作為一個學生,懶,不算聰明,一開始好好學,後面很容易懈怠,然後成績掉下,有什麼辦法改善?

夜幕下的哈里博特


首先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

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習成功的必經之路,與小學生相比,初中生的學習方法顯得更加多樣和複雜,學習內容的變化要求初中生做到:

1、學會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以免造成學習上的忙亂。

2、課堂上,要求學生認真聽講,學會記聽課筆記。

3、隨著學習內容的擴大加深,要求學生能夠學會獨立思考,對學習材料進行邏輯加工,做到學得活、記得牢、用得上。

其次要儘快適應學校學習。

“入學時進了全年級前30名,其中考試後退到200多名,準是沒有認真學習”。前幾天,各中學其中考試成績一下來,一位家長看到上初一的孩子來了個“開門黑”,便一籌莫展,學校舉辦家長會,家長感覺沒有面子,也不願參加。據老師介紹,初一上學期能否儘快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對整個中學階段的學習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一學生考試成績下降,在很大原因上是還沒有適應初中學習,這是父母抱怨、責罵是沒有意義的,應該積極幫助孩子儘快適應新的學習環境。

最後家長應配合孩子實現三個方面的轉變。

1、學習方法的轉變。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科目相對較少,能按時完成作業就可以了,以語文為例,只要把課本上的知識基本掌握,考試就不成問題,但初中階段,課程設置增多,考試題更為靈活,講究活學活用,學生必須改變以往寫完作業萬事大吉的做法,主動複習當天所學的知識,除了老師所留的作業,還應該多做參考資料,加深理解,拓寬知識面,由依賴性學習向主動、獨立性學習轉變。

2、生活習慣的轉變。中學課程緊,內容多,在學生生活上必須有規律,緊張起來,制訂適合自己的作息時間表並自覺遵守,保證作息有規律。

3、看電視的轉變。一些家長不許孩子看電視,其實翻翻一些高、中考題就會發現,部分考題與電視有不小的聯繫,如上海市近年高考題有一題目就是讓考生推薦看一部電影(電視劇、或戲曲),因此學生應將電視作為學習的工具,有目的的有意識的看,不能在電視前一看就是一兩小時,或總看一些連續劇,應選擇與學習有關的積極向上、能陶冶情操的影視劇。



常識客棧店小二


這是一個與學習動力相關的問題。

人的學習動力來自兩個方面,一個來自外部,一個來自內部。

行為主義認為,人的學習動力可以通過外部刺激(表揚或批評,獎勵或懲罰)不斷加強。我們常會聽到"好孩子是誇出來的"這種話不能說毫無道理。但通過鼓勵(獎勵),對孩子學習動力提高作用實際上非常有限,因為這種外部刺激發揮作用的時間不會持續太久,學習熱情很容易受到干擾而熄滅。也就是說,靠外部刺激提升學習動力短期可能有效,甚至效果很好,但難以持久。

要徹底解決學習動力問題,必須通過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性)來實現。從逼著學習轉變到"想學習",愛學習,學習動力才會持久!

高昂,持久的學習積極性來自於遠大理想,空想不等於理想,理想也未必需要高大上,對於普通人來講,理想往往很現實,甚至有些卑微。有一次和高中同學聚會,就討論過我們當初為什麼會學習那麼刻苦,那麼拼命。一句話,就是為了改變生存狀況,就是為了將農村戶口變成城鎮戶口,就是為了逃離貧窮落後的農村,不再面向黃土背朝天一年結果過年時仍吃不飽穿不暖。這些如果都實現不了,那成為什麼科學家,工人,教師,活得有尊嚴都是扯淡。要改變就要付出,拼命學習。

現在的學生不會遇到我們那個年代的問題,但21世紀的當下自有當下的問題。儘管不同的家庭會遇到不同的問題,但追求幸福生活的願望是相同的。我們不妨和孩子們談談理想,談談夢想,談談遠期的目標,也談談近期的目標,讓孩子們有個目標,一個看得見的切合學生實際的奮鬥目標!千萬別好高騖遠!很多父母對孩子期望太高,父母沒上過大學,孩子能考上大專就行,憑什麼要求孩子必須上211,985呢?

有志者立長志,無志者常立志。引導孩子樹立自己的遠大理想併為之奮鬥吧!只要有了好的學習習慣,什麼問題都不成問題了。


活著不是為了痛苦


作為學生還是要勤奮一點學習得好!

現在,你已經知道自己的問題了,容易懈怠,不能夠堅持下去。

發現了問題,就要解決問題。

1、制訂詳細的學習計劃,並將計劃中的目標分為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將長期目標細分為一個個短期目標更有助於學習效率提高。給自己設置期限,激勵自己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

2、擺脫拖延症。《明日歌》裡寫到: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就是不要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當我們把很多的事情都拖到明天的時候,最後的結果就是什麼事情都不會完成。

3、給自己營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準備你學習過程所需要的一切資料和學具,遠離手機的誘惑。

4、自律。真正的自律,不過是主動脫離舒適區,然後挑戰自己,規範自己。或者找到一個互相努力的夥伴,互相激勵,共同進步。

自律的人不一定優秀,但優秀的人一定自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