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三峽”,我們這樣迎接挑戰

滋滋滋……"噴霧器的聲音打破了清晨的寧靜。寬扎河畔的安哥拉凱凱水電站營地,工作人員開始了一天的消殺作業。這裡,500多名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的建設者正面臨著一場防疫與生產的雙重考驗。

安哥拉凱凱水電站是目前中資企業在非洲承建的最大水電站,被譽為"非洲三峽工程",建成後將滿足安哥拉40%以上供電需求,極大促進當地經濟及社會發展,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國際影響。

目前,項目導流洞已全線貫通,正由洞挖階段向混凝土階段轉序,項目部正在抓緊推動材料進場和混凝土試驗工作,力爭實現2020年寬扎河截流目標。

戰疫情,中國方案落地海外

"其實,早在安哥拉尚未出現疑似或確診病例的時候,我們就根據國內發佈的疫情防控指導手冊,開始研究符合項目部實際的防疫抗疫方案。"項目部質量安全總監彭展介紹說。

成立防疫指揮部、分區域治理、全封閉管理、全天候值守、全覆蓋消殺、常態化體溫監控、隔離區域設置、防護物資儲備配給……一項項來自國內的成功防疫舉措在現場落地實施,織起了項目部的安全防護網。

"目前項目現場共有200多名中方員工和200多名外籍員工作業,如何準確掌握人員健康信息,控制人員有序流動、這需要我們找到一個有力的管理抓手。" 彭展說。

盯著項目部駐地圖紙上的網格線,彭展想到國內社區網格化管理在抗疫期間的成功實踐。項目部依據現場平面佈置圖,將施工區域、營地劃分為7個獨立的安全單元(網格),每個單元(網格)設立一名專兼職網格員,負責網絡內的員工健康登記報送、防控消殺、政策宣貫等工作。

"起初,每天登記、測量、排查,會有一些員工覺得太麻煩,存在牴觸心理,我們就不斷的給他們擺事實,講解國內防疫措施、國際疫情形勢、新冠肺炎特徵和個人防護事項,大家逐漸增強了的警惕。"營地網格員王帥說。

通過網格管理的形式,一方面減少各區域間的人員流動,另一方面工作效率也大大提升。項目現場防疫指揮部可以通過網格員,實時掌握每一名員工的健康狀況和網格內的防疫情況,並有針對性進行指導改進。目前,項目部內部人員健康情況良好,未發現一例疑似或確診人員。

兩手抓,防疫生產同步推進

受春節假期及疫情形勢的影響,國內休假人員一時間無法按時進場復工返崗。"根據項目進展情況,我建議對項目部現有人員進行整體調配,確保關鍵線路、重點工作有序開展。"在項目部的復工復產專題會上,張曉剛提出了這個方案,作為分管施工生產和機電物資副總經理,他負責項目現場的全面工作。

在優化人力資源的基礎上,項目部重點針對設計人員不足,設計圖紙及方案的編制、審批進度緩慢,一批重點試驗工作跟不上項目進程等關鍵性問題,及時作出調整。項目部分管技術副總經理王繼飛,扛起了施工技術和設計的多方協調工作。"現在,項目部正在加大現場同業主設計諮詢 COBA 和監理的溝通,加快設計方案、施工方案審批,錨杆的侵蝕性實驗及配合比報批工作。"王繼飛介紹說。

與此同時,根據生產需求,項目部成立了黨員突擊隊和青年突擊隊,著手對安哥拉當地設備物資市場進行調研,提高粉煤灰、硅粉、鋼筋等工程物資屬地化及第三國採購比例,防範化解疫情下的履約風險。

陳佔龍是黨員突擊隊疫情防控分隊隊長,今年3月初,在安哥拉尚未出現疫情的時候,他未雨綢繆,主動申請到安哥拉首都羅安達採購了4萬個口罩。在疫情發生後,有了這些物資儲備,成功穩住了人心。

"目前,我主要負責導流洞混凝土施工的準備工作,並推動採購所需的粉煤灰、止水材料。"青年突擊隊履約生產分隊隊長孫明博介紹說。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導流洞洞挖階段比之前提前半個月結束。目前正在施工的導流洞、進廠交通洞和部分生產臨建設施,受疫情影響進度有所滯後,但仍在繼續推進。

暖人心,職工關懷不停歇

自疫情發生以來,項目部加大與安哥拉政府、中國駐安大使館以及項目業主、監理的多方溝通,聯合制定了項目應急預案,及時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學習宣貫,確保各項防疫防護知識入腦入心,引導職工科學樂觀面對疫情。

"《人文關懷大講堂》,就像一劑'心理處方',讓我不穩定的情緒得到緩解。我將保持積極健康心態,為項目順利履約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安哥拉凱凱項目部已經駐守1年的項目部職工潘鑫說。

項目部通過網站、OA、微信等平臺,組織員工收看《人文關懷大講堂》欄目,對員工進行心理疏導。

"疫情的突然爆發讓不少職工的情緒有些不安,心理疏導顯得極為重要。我們按照中國能建'六個一'行動要求,迅速架起了海外員工與家屬的心靈橋樑。"張曉剛介紹說。

針對職工普遍反映的封閉管理下會不會存在物資匱乏的問題,項目部黨總支通過職工思想動態分析會,集中向職工解惑答疑,並按照集團海外疫情防控要求,儲備了生活物資和防護物資,開辦了生活小超市。

目前,安哥拉疫情數據仍在增長,項目部在在國內組織貨源加緊採購,以確保後續的防疫所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