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孤獨,孤獨成癮

因工作原因遠離家鄉,單位給租了間酒店公寓。樓層很高,雖處鬧市,但鬧中取靜,宅居時有種“躲進小樓成一統”之感。白天上班,晚上回公寓居住,或出差返回時居住。

城市裡住宅樓鄰里之間幾乎無交往,幾年下來都不知道左鄰右舍長什麼樣,這種習慣甚好,雖然沒有鄰里之間溫情沐浴,但絕對也避免了無關緊要的打擾,我很適應,也很享受!

若是不出差,晴好天氣的早晨我會選擇步行至單位。半個鐘頭里程吧,仰望明媚的天空,看一下看早晨的太陽,迎著秋日裡涼爽的風,極目藍天與白雲,走過斑駁陸離的林蔭道,步履輕盈!適量的行走利於心情愉悅,開啟一天的忙碌工作生活,直到下班後重返公寓,日復一日地循環。

每天下班回公寓的路上,心裡有個聲音:宅起來,宅起來!

因為宅居公寓的感覺超好,晚上基本沒有社交。大多數時間是儘量簡便地吃點東西充飢,或在回公寓的路上吃一下,算是對自己履行了義務。有的時侯也認為晚上沒必要進餐,因為體檢提示體重已經超標,還有就是家人及好久不見的熟人再見面時第一句話便是“胖了”。此前大姐的身材便如現在的我,我此前的身材便如她的現在(她由於高血糖的原因,已經瘦了十幾斤,完全是穿衣服最好看的時候)。女人大都不希望自己變胖!

公寓只有40來個平米,面積受限,房東沒有配置書桌,除此以外一應俱全。無處書寫,洗漱好躺著刷手機,很爽!房東留下的60吋的大彩電成了可有可無的擺設,我甚至想:房東是不是該將電視搬走,空出來的地方擺個小書桌,僅僅是想想而已,具體也沒有跟房東商談過。不知道將來電視會不會從人們生活中消失,反正我對電視沒感覺,手機足以撥弄我的生活。

偶爾會有至親與摯友有一些工作範圍內事務諮詢,此等情況需翻資料,查找規定,然後我或電話或微信回覆與解釋。完畢後接下來的閒暇便是思想與思緒最為活躍、最為自由的時間,當然得除去必要的睡眠時間。總感到上帝是賦予了我那麼一點天賦,每當夜晚來臨的時侯,思維的靈感便頻頻光顧,但尚未養成隨手記錄靈感的習慣,這確實有些懊惱,但還不至於感覺自己是個廢人。通過對這麼久的靈感的浪費,彷彿覺得自己有必要寫些什麼,說些什麼,雖然有時候也覺得自己胡思亂想,但是感覺有時間的時侯也可記錄一下,否則靈感便會毫不客氣地縮了回去,使得我無處尋找,我需要瞬間抓住。

刷手機頭條裡感興趣的文章和內容、微信裡一些有關注必要的事情,享受著自由,這可能也是大多數人喜歡宅居的原因之一吧!

除此,我還喜歡閱讀紙質書籍,覺得一個人的空間裡閱讀是一種超級享受。沒有打攪,集中注意力沉浸在閱讀帶來的快感之中是一種至美的體驗。前天去參觀了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一天的參觀,使我對那段沉痛的歷史有了較為直觀和深刻的認識,我更想對大屠殺期間南京市民和居住在那裡的外國人生活狀況以及當時政府所採取的抗戰行動等客觀真實狀態進一步瞭解,出館時買了本《魏特琳日記》,昨天來武漢的車上便迫不及待的翻閱了起來。不知道是視力問題還是光線問題,一、兩個鐘頭的閱讀,感覺並不舒服。晚上寓居公寓時打開射燈,先是查閱了同學諮詢的法律事務方面的法律法規。及至八點多吧,打開《魏特琳日記》,接著白天的繼續閱讀,暗黃色的燈光卻絲毫沒有影響,接連閱讀完二十來頁吧。魏特琳女士和一些其他外籍人士在大屠殺期間對中國人民友好援助的行為和思想閃耀著人性的光輝。即使歷史已經過了七十餘年,我依然心存感激!我想除我以外其他人也一樣。我也對大屠殺期間中國人民不屈不撓、英勇抗戰的精神所折服並且被鼓舞與激勵!魏特琳女士的日記真實地記載了大屠殺期間人們的生活狀態,使人們對當時的生活有個確切的瞭解。

希望接下來能在十個晚上閱讀完這本書。

此前,去陝西出差順便去賈平凹先生老家那買回十來本賈平凹先生的書,因工作較忙,未及閱讀,一直擱著。只要閒暇,便希望閱讀!

時至十一點半,恐太晚休息影對睡眠有影響,便不捨地關燈休息!

夜晚的閒暇時刻,是我人生最自由、最享受的時刻!

我愛孤獨,孤獨成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