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塊豆腐切10萬根絲,我終於親眼見識了《舌尖上的中國》裡的文思豆腐

當年看完《舌尖上的中國》,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文思豆腐。

刀光輾轉,轉眼間,柔嫩的豆腐方塊就化作千萬縷絲,根根細如毛髮,在水中緩緩散開,像水墨畫一般靈動飄逸。

1块豆腐切10万根丝,我终于亲眼见识了《舌尖上的中国》里的文思豆腐
1块豆腐切10万根丝,我终于亲眼见识了《舌尖上的中国》里的文思豆腐

僅靠刀工,讓一味再簡單不過的食材重新煥發生命力,這就是廚師的功力所在。

上週在澳門金沙度假區的「金宴」晚宴上,我終於親眼見識了一把,比在熒幕上看更震撼。內脂豆腐,豆腐裡含水量最高、最嫩的品種,要先切片、再切絲。10 公分大小的豆腐塊,得切出 10 萬根絲才算及格。

1块豆腐切10万根丝,我终于亲眼见识了《舌尖上的中国》里的文思豆腐1块豆腐切10万根丝,我终于亲眼见识了《舌尖上的中国》里的文思豆腐

因為手速太快,切的過程全憑感覺,手刀須合二為一,心無雜念,一氣呵成。看似考驗刀工,實則更考心力。400 年前的文思和尚發明這道菜,大概是為了修行吧。

我實在太好奇:這得練多久啊?

至少十年刀工基礎吧。最麻煩的還不是這個,加雞高湯之後得讓它慢慢潤開,手下去一攪和,豆腐絲就變成豆腐糊了。燒熟了還是豆腐絲才算真功夫。

1块豆腐切10万根丝,我终于亲眼见识了《舌尖上的中国》里的文思豆腐
1块豆腐切10万根丝,我终于亲眼见识了《舌尖上的中国》里的文思豆腐

周曉燕大師與其弟子現場演示文思豆腐。左:香港TVB主持人胡蓓蔚 右:周曉燕大師

回答的人是周曉燕師傅。周曉燕是誰?

他是淮揚菜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揚州大學烹飪學院教授,培養出大量名廚。國內有名的淮揚菜餐廳,如北京淮揚府、揚州趣園茶社、南京香格里拉大酒店江南灶,主理人全是周曉燕老師的弟子。

在第二季《舌尖上的中國》裡,他表演的整骨脫魚、三套鴨淮揚菜絕技看得我嘖嘖稱奇。

沒想到多年後,有幸在澳門品嚐到他的手藝。這是他第二次來澳門金沙度假區獻技了。去年 11 月他的晚宴票剛開賣,不到十分鐘就搶空,我硬是沒搶到,這次終於如願以償。

1块豆腐切10万根丝,我终于亲眼见识了《舌尖上的中国》里的文思豆腐

這次周師傅主理的映日荷花晚宴,是澳門金沙度假區舉辦的「金宴」系列主題晚宴之一。他們會定期邀請各地名廚來澳門獻藝,至今已經做到第 4 場,在美食圈內口碑頗佳。此前還邀請過掌舵杭州四季酒店金沙廳的王勇師傅、川菜大師蘭明路,當真是一期一會。

1块豆腐切10万根丝,我终于亲眼见识了《舌尖上的中国》里的文思豆腐

淮揚菜極重刀工和火候。晚宴上除了文思豆腐,還有道「花膠鱔魚酥」也很能體現這個特點。它改良自民國南京四大名菜之一「燉生敲」。(其實就是燉鱔魚啦,把魚敲至肉質酥軟,謂之「生敲」)

1块豆腐切10万根丝,我终于亲眼见识了《舌尖上的中国》里的文思豆腐

黃鱔肉上細密地劃了花刀,魚皮仍光潔完整,先炸後燜,入口酥軟無比。花膠早已煨至軟滑,連帶著湯汁也膠粘感十足。最好吃的卻是那顆獨子蒜,吸盡高湯精華,在嘴裡綿綿化開。這時喝一口古越龍山 10 年陳花雕,簡直要飄上天。

1块豆腐切10万根丝,我终于亲眼见识了《舌尖上的中国》里的文思豆腐1块豆腐切10万根丝,我终于亲眼见识了《舌尖上的中国》里的文思豆腐

淮揚人尤喜以香糟、酒釀、腐乳、桂花、黴菜、臭腐入菜,廚師們彷彿都是天生的調香師,香與臭之間的微妙平衡,他們總能拿捏到位。

晚宴一道前菜,就用上酒醉、香糟、桂花三味。

1块豆腐切10万根丝,我终于亲眼见识了《舌尖上的中国》里的文思豆腐

以馥郁的醉蝦開場,素鵝、桂花蜜藕之後,甜味上揚至最高點,以酸甜清新的蘋果凍適時清口,最後吃糟魚,抿一口 20 年陳花雕,松葉的沉鬱香氣幽幽迴盪在口腔中,味覺的起承轉合極為流暢。南國盛夏的味道,全在這一盤裡了。

1块豆腐切10万根丝,我终于亲眼见识了《舌尖上的中国》里的文思豆腐1块豆腐切10万根丝,我终于亲眼见识了《舌尖上的中国》里的文思豆腐

作為廣東人,對「流沙」再熟悉不過。早茶裡的流沙包一直是我的最愛,輕輕撕開一道口子,餡料就如金沙般湧出,鹹中帶甜,奶香十足,讓人慾罷不能。

這次晚宴周師傅也用上了流沙元素,但卻跟廣東師傅的處理手法完全不同。

1块豆腐切10万根丝,我终于亲眼见识了《舌尖上的中国》里的文思豆腐

高郵盛產鹹鴨蛋。周師傅在爽彈的鮮蝦球裡釀入鹹蛋黃流沙,原以為蛋黃味會蓋過蝦味,沒想到兩者平衡得很好。懂得剋制,是社會廚師和受過正統訓練大廚的區別之一。

1块豆腐切10万根丝,我终于亲眼见识了《舌尖上的中国》里的文思豆腐

壓軸主菜是海參揚州炒飯配素湯。海參的泡發煨煮很見功力,更驚喜的是炒飯上灑的炸乾貝絲和京蔥絲,香氣層層疊疊在口中炸開,層次尤其豐富。

炒飯當然是好吃的,不過我印象最深刻的卻是那碗素湯。江南時令野菜菊花苗,快馬加鞭空運至澳門,熬成的湯清而略帶甘苦。

尤其是一頓濃墨重彩的盛筵後,這份清苦更顯矜貴。

1块豆腐切10万根丝,我终于亲眼见识了《舌尖上的中国》里的文思豆腐

此刻不禁要 cue 一下文人吃貨蘇東坡。想當年,他最窮困的時候也曾拉著老友在古城牆底下挖野菊花苗吃。東坡居士大概猜不到,千年之後,他用來勉強填肚子的野菊花苗成了稀罕貨,而他最愛的紅燒肉還能這樣玩。

1块豆腐切10万根丝,我终于亲眼见识了《舌尖上的中国》里的文思豆腐

周師傅版本的紅燒肉造型別致,拆開它的過程讓我想起小時候吃糖,小心翼翼拆玻璃糖紙的時刻。一打開袋子,黑松露的澎湃香味立刻迎面撲來。紅燒肉肥瘦相間,極盡誘人。

具體有多好吃呢?坐在我對面的小哥兩三口就把肉吃完了,而旁邊攝影師小姐姐因為沒能吃上,臉氣鼓鼓的,生了好一會兒悶氣。

1块豆腐切10万根丝,我终于亲眼见识了《舌尖上的中国》里的文思豆腐

這道菜除了好看,每個細節設計都有實用意義:底下的粉紅玫瑰鹽起保溫作用,而塑料紙則能有效聚攏香氣。

這才是我心目中優秀擺盤的標準,不僅僅為了「好拍照」而造作,每個元素都應該服務於提升菜式。

晚宴上其他菜也別具巧思。比如傳統粉蒸肉,用童子雞的雞腿肉重新演繹為「荷香粉蒸雞」;節瓜釀入燕窩與蟹肉齊煨,海陸清甜共冶一爐。

1块豆腐切10万根丝,我终于亲眼见识了《舌尖上的中国》里的文思豆腐1块豆腐切10万根丝,我终于亲眼见识了《舌尖上的中国》里的文思豆腐

從菜單設計和配酒不難看出主辦方用心程度,最難得的是出餐節奏把控很到位。要給場內上百位賓客同時上菜,後廚壓力不小。每當周大師開始介紹下一道菜,我隔壁的負責人就緊張地拿起對講機喊:GOGOGO!場景如同 TVB 特警即將衝鋒陷陣。

1块豆腐切10万根丝,我终于亲眼见识了《舌尖上的中国》里的文思豆腐1块豆腐切10万根丝,我终于亲眼见识了《舌尖上的中国》里的文思豆腐

一般晚宴可能上幾道菜,吃就完事了。金沙度假區顯然花了大功夫,不僅把周師傅和一幫弟子請到澳門四季酒店做菜,更打造了一個沉浸式文化體驗現場,把荷花池直接搬進宴會廳裡,現場仙氣繚繞,還有花鳥畫、剪紙手藝人即興獻藝。

1块豆腐切10万根丝,我终于亲眼见识了《舌尖上的中国》里的文思豆腐1块豆腐切10万根丝,我终于亲眼见识了《舌尖上的中国》里的文思豆腐

因為剪紙區太受歡迎,阿姨很委屈,「好了不接活了,剪不過來。」

整個映日荷花晚宴簡直像江浙聯歡晚會,期間穿插著二胡古箏表演,油紙扇舞蹈,Fancy 到不行。

1块豆腐切10万根丝,我终于亲眼见识了《舌尖上的中国》里的文思豆腐1块豆腐切10万根丝,我终于亲眼见识了《舌尖上的中国》里的文思豆腐

據飯老師說,上一場蘭明路大師的川菜主題晚宴也毫不遜色,進門就看到麻將桌和糖畫,一副川渝小酒館的派頭,小哥拿著黃銅長嘴壺倒茶炫技。

吃完這頓飯,我立刻打聽下一場晚宴是什麼主題。「暫時保密喲!」看來又有了下次去澳門覓食的理由。

作為香港的鄰居,一直以來澳門的美食地位似乎總被低估,其實從繁華的商場到橫街窄巷裡都藏著不少好吃的。下篇跟你分享澳門金沙度假區私藏餐廳,等我!~

FIND ME HERE

新浪微博 @飲茶君啊

小紅書 @eimoleung

一年掃蕩1200+餐廳嘴刁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