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妓女到一代影星,她奮鬥70年,吃遍苦頭,晚年卻說:這輩子值得

她是“百變影星”,一生拍了33部影片。

其中,不管是少女、婦人、婆婆、俠女、還是妓女,她都能演得入神,深入人心。

可以說,在民國那個時代,家家戶戶無人不知曉她。

只不過,比起她的電影,人們更愛談她的身世背景——出身卑微的青樓女子。

可縱使如此,她還是靠著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上了成功巔峰,被電影界同仁們尊稱為前輩大姐。

此人便是宣景琳,一個笑對人生苦難的電影女明星。

從妓女到一代影星,她奮鬥70年,吃遍苦頭,晚年卻說:這輩子值得

圖 | 宣景琳

賣身葬母

1907年,宣景琳出生於上海,原名叫田金玲,是家中的么女。

在她出生後四個月,父親便因病撒手人寰。

看到女婿早亡,宣景琳的外婆氣得說她“落地敗命”,稱要把她送人。

好在,宣景琳的母親急忙攔下了衝動的母親,把孩子護在懷裡。

由於家無頂樑柱,只能靠兩位女性撐著。

可縱使宣景琳的母親和外婆能靠繡花為生,也無法靠它一直維持生活。

於是,宣母便帶著一家老小前去投奔在“笑舞臺”管賬的哥哥。

為了更好地維持生活,宣景琳的兩個哥哥跑去小店學做生意,兩個姐姐則去紗廠做了童工。

至於她本人,小小年紀便到處跟著舅舅跑,躲在舞臺後面看文明戲。

耳濡目染多了之後,宣景琳竟慢慢學起了演員的表情和動作,這一學,還真有模有樣的。

後來,她家鄰居顧少夫見宣景琳對戲劇如此痴迷,便親自上手教她幾齣青衣戲:《三孃教子》、《二進宮》等。

顧少夫在當時是京劇名醜,能得此人教導,可謂是極其幸運的。

可惜,宣母並不希望她學戲,她只想讓宣景琳走上讀書這條路。

因此,宣景琳便被送到教會辦的慕爾堂免費讀書。

然而,在那處讀書的人有大多都是有錢家孩子,他們經常對宣景琳冷嘲熱諷。

沒過多久,不堪受辱的宣景琳便哀求母親辦理退學,不再讀書。

自那後,宣景琳經常跑去“笑舞臺”看戲,看完就回家表演給母親看,討她開心。

但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於1922年,宣景琳的母親急病驟死。

母親去得突然,家中並沒有錢去埋葬她,15歲的宣景琳在這時也顧不得難過,只能想方設法籌錢,早日讓母親入土為安。

可惜,親友靠不住,宣景琳壓根借不到半分錢。

無奈之下,她想到了戲曲裡的“賣身葬父”,那為了母親,她也能“賣身葬母”。

於是,宣景琳賣身給了當地叫“會樂裡”的妓院,拿得一百元去安葬母親。

親友們知曉此事後,個個為她憐惜,可她卻說:“娘把我養大成人,我應該以身相報。”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如今,宣景琳以賣身報答母親,她無怨無悔。

從妓女到一代影星,她奮鬥70年,吃遍苦頭,晚年卻說:這輩子值得

圖 | 宣景琳藝術照

初次心動

你看到的,不是我真實的樣子,妓女也有情義。

——《金陵十三釵》

自從踏入那風月場所,宣景琳便掛上了一副假笑的面孔。

她笑,純粹只是為了賺錢,而非發自內心。

可她也有真情實意,在面對心上人的時候,宣景琳滿心喜悅。

當時,一旦白天有空了,宣景琳還是會跑去舅舅那裡看戲,有時看得激動了,還會拍手叫好。

偶爾她也會跑去新世界遊樂場玩耍,騎騾。

其中有些人一看到宣景琳那出挑的外貌後,就給拍了下來,放雜誌上去了。

還有一些人,則是直接傾心於她。

其中有一位姓“王”的畫家後代,他對宣景琳特別痴迷,為了她還常常跑去會樂裡。

這去的次數多了之後,宣景琳也注意到了對方。

漸漸地,便被這位風度翩翩的王公子給吸引了。

按理說,郎有情,妾有意,兩人既然你情我願,那交往些時日也是可以設想未來的了。

可還沒等宣景琳開口構想二人的未來時,這王公子就發言了,說“他父親歧視青樓女子”。

言外之意便是,兩人的未來不會出現“結婚”這兩個字眼。

宣景琳一聽,失望是肯定的,但她也清楚自己的妓女身份確實入不了名門世家。

因此,她也不鬧脾氣,繼續和王公子交往著。

或許於那時的她而言,活在當下,及時享樂才是最重要的。

畢竟,人生不易。

從妓女到一代影星,她奮鬥70年,吃遍苦頭,晚年卻說:這輩子值得

貴人相助

常言道,上帝為你關上了一扇門,必然為你開了另一扇窗。

但其實,人還是不能空等著上帝開窗。

畢竟如當代作家馮唐所說,“上帝關門的同時還會用門夾你的腦子”。

最現實的說法莫過於還是“上帝為你關上了一扇門,你就得努力為自己開一扇窗”。

1925年,18歲的宣景琳便是為自己開了一扇大窗,人生步入了轉折。

這一年,上海灘最大的影片公司之一——明星製片公司正在尋找新戲《最後之良心》的女配角。

老闆張石川在尋覓過程中,恰好瞧見了宣景琳當初登上雜誌的照片。

看著那閉月羞花之顏,張石川不由得感嘆:“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隨後,為了找到此佳人,張石川便四處派人打聽。

說巧不巧,剛好他公司裡有一個叫王吉亭的,曾經和宣景琳有過來往,這便把人給帶過去了。

宣景琳在得知自己被明星公司看中後,別提有多高興了。

但她也明白,不能過早高興,光靠容貌並不能演戲,關鍵還是要有能力。

於是,宣景琳靠著早先年間學的京戲要領,認真融入角色當場試戲了一段。

張石川和當家導演鄭正秋看了後,話不多說,直接就讓宣景琳以後每天下午過來拍戲。

由此可見,雖然她沒有過正規演技訓練,但底子還是不錯的。

從妓女到一代影星,她奮鬥70年,吃遍苦頭,晚年卻說:這輩子值得

圖 | 宣景琳劇照

接下來的日子裡,宣景琳每天都會準時去公司報道,認真聽鄭正秋講劇情,認真學張石川的表演要領。

不到一個星期,她便殺青了,得到十天份的薪水和車馬費,以及酬金,一共三十元。

出社會至今,這是宣景琳第一次得到那麼多錢,她在妓院的收入也就幾角錢零用而已。

看著那些錢,宣景琳萌生了一個念頭,她想要抓住演戲這個機會,籌夠賣身錢為自己贖身,然後和王公子結婚。

然而,夢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雖然在開始拍戲後,為了不被老鴇發現,鄭正秋便將她的名字從“金玲”改成了“宣景琳”。

但瞞得過一時,瞞不過一世。

在宣景琳拍完《小朋友》後,她的一百元贖身費就已經湊齊了。

當她拿著四十元酬金,和王公子一同回妓院時才發現,自己藏在床下鐵皮箱的六十元被老鴇拿走了。

不等她反應,老鴇便走進了她房間,拿走了她身上的錢,大罵:“不該瞞著妓院,在外面賺錢,全部沒收。以後不許出門!

走到今時今日,好不容易湊齊了錢,卻在一瞬間沒了,這對宣景琳來說簡直是五雷轟頂。

王公子看此情形,也不出手相助,灰溜溜地就跑了。

那晚上,宣景琳拒不接客,也不休息,就這麼坐到天亮,想透了所有世間無情。

第二天,她又偷溜出妓院,告訴鄭正秋詳情,並說自己以後再也不拍戲了。

聽罷,鄭正秋和張石川都沉默不語了。

正待宣景琳轉身離開時,鄭正秋突然道:“明星公司要拍一部電影,請宣景琳任主角,預付她一百元!由周劍雲陪她回妓院,證明是明星公司付給她的贖身錢。

這世道,好人終究還是要比壞人多的。

從妓女到一代影星,她奮鬥70年,吃遍苦頭,晚年卻說:這輩子值得

圖 | 鄭正秋先生

坎坷不斷

脫離妓院生活後,宣景琳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去告知王公子,自己已得到自由。

按理說,當初她被老鴇欺負時,王公子有錢有勢的都不出面幫忙,這個時候就理應與他斷絕往來了。

可宣景琳卻仍對他一片真情,還想著兩人以後能結婚。

雖說王公子在得知這事後,也開開心心地去給宣景琳租房子住。

可到了談婚論嫁時,他又變成了慫小子。

於王父看來,這一日是妓女,終身不乾淨,就算兩人結婚,宣景琳也不得進王家大門。

慫如王公子,只會乖乖聽從父親的。

兩人結婚後,宣景琳便不斷拍片,從不說要去王家。

然而,結婚一年,王公子便因電影圈的流言蜚語而對宣景琳產生誤會,決意離婚。

宣景琳心痛不已,但也只能自己擦掉眼淚,重新站起來,對著鏡頭歡笑。

可惜,在她拍完《上海一婦人》後,明星公司開始捧新生代演員了,宣景琳只能去走配角戲路。

從妓女到一代影星,她奮鬥70年,吃遍苦頭,晚年卻說:這輩子值得

愛情失意,事業失利,這雙重打擊讓宣景琳越發痛苦。

可她若在此時倒下,那便再無站起來的機會了。

因此,不管是配角還是路人,宣景琳都會認真演好那個角色。

對此,鄭正秋也都看在眼裡,為了不辜負宣景琳的努力,他親自編劇,讓宣景琳主演。

然而,宣景琳在後來卻為了賺錢,輕率地簽了天一公司的有聲片。

簽約後她才知道,她需要出賣色相拍半裸戲,拍得不好就要一次次重拍。

由於第一次拍有聲片,宣景琳不由得有點慌,這一慌,就得重拍。

重拍越多,宣景琳越慌,以至後來心臟病發,當場昏厥。

送醫搶救後,天一公司的人還責怪宣景琳不敬業,耽誤拍攝,因此不付一分報酬。

此時此刻,宣景琳才恍然大悟自己做錯了,不該貪小便宜亂簽約。

好在,明星製片公司的人有情有義。

鄭正秋在那時不僅託影后胡蝶給宣景琳送醫藥費,還繼續請她拍戲。

算起來,這已經是明星製片公司第二次出手相助了。

大恩大德無以回報,宣景琳便只能以多拍戲來報答這些恩了。

自1933年起,宣景琳在兩年內拍了十部戲,部部大火!

張石川當時還稱她是“天生演老太婆角色”的。

鄭正秋則誇道:“她是中國電影第一位老太婆。”

還有胡蝶,在與宣景琳搭檔拍戲後,她說:“我在戲裡被宣大姊傑出表演而感動。我也對她為中國電影作出貢獻而感動。

也是在這段期間,宣景琳榮獲明星“四大金剛”之首。

從妓女到一代影星,她奮鬥70年,吃遍苦頭,晚年卻說:這輩子值得

人生值得

然而,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1935年,鄭正秋逝世,宣景琳在靈堂上長跪不起。

1937年,戰爭爆發,明星製片公司被日機轟炸,宣景琳為感恩,咬牙宣誓:“救我助我的明星公司被毀,我從此不拍電影!

於是,宣景琳便退出了影壇。

而在卸下明星光環後不久,她又開始了自己愛情上的“第二春”。

早在拍戲期間,因為宣景琳太過操勞,便患上了心臟病,不得不多次去看病。

看病的醫生叫沈鴻來,兩人在多次見面後互生情愫。

待宣景琳息影時,他們就一起組建了家庭,日子過得特別舒適。

後來,宣景琳還迷上了收藏名畫,四處收購。

不過,她對名畫有個條件,就是絕不收購王公子父親的畫。

當時王父對她的侮辱,她可是全記在心裡。

此外,抗戰那時,也有日方想要購買宣景琳收藏的字畫,可她卻一口拒絕了。

在解放戰爭那時也一樣,當國民黨要沒收她的名畫時,宣景琳以死相抵,拒不上交。

直到1992年,宣景琳無法再保護那些名畫了,她於1月22日逝世,享年85歲。

從妓女到一代影星,她奮鬥70年,吃遍苦頭,晚年卻說:這輩子值得

圖 | 宣景琳晚年

回溯她這一生,一路上磕磕絆絆的,有過痛苦、有過失敗、也有過成功、有過幸福。

而她的成功幸福,也都是源於她那堅強的個性。

母親離世時,她不是隻會頹喪;淪落青樓時,她也不會縱容自己墮落;電影成名時,她沒有驕傲自負。

若是細究起來,宣景琳從15歲開始,到逝世這一年,整整在人世間奮鬥了70年。

她在回憶那幾十年奮鬥歲月時,曾說:“我這輩子過得真苦,也很值得。”

確實,人生雖苦,但用心生活了,這輩子也是值得的。

從妓女到一代影星,她奮鬥70年,吃遍苦頭,晚年卻說:這輩子值得

文 | 千拾

圖片參考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