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靈異事件更顛覆三觀,這個理論被科學家說是世界本來樣子?

科學革命

在科學史領域,有個著名的學者叫做伯納德·科恩(I. Bernard Cohen)。他長期從事科學史方面的研究,尤其是科學革命。他曾提出,科學革命的本質就是範式的轉移。

如果我們縱觀整個科學史的發展,就會發現,科學革命可以改變人們的世界觀。

比靈異事件更顛覆三觀,這個理論被科學家說是世界本來樣子?

亞里士多德世界觀

實際上,早期的科學知識是很符合我們的直覺的。比如,亞里士多德曾經提出,兩個物體同時在同一個高度釋放,重的物體會先落地。這個觀念就很符合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經驗。

還有早期的人認為地球是不動的,萬物都繞著地球轉,也就是地心說。

比靈異事件更顛覆三觀,這個理論被科學家說是世界本來樣子?

客觀地說,這也是符合我們的直覺的。我們生活在地球上,靠直覺是感覺不到地球在運動的,自然會認為地球沒有在動。而天上的天體,尤其是為數眾多的恆星,以一年為單位週期性變化,自然也會有萬物繞著地球轉的感覺。

所以,早期的古希臘學者就會得出這樣的結論:

地球是不動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所有天體都繞著地球轉天體都是在做完美的勻速圓周運動宇宙的規律和地球上的而不一樣(那個時代也稱為月上(宇宙)和月下(地球))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我們也把這世界觀稱之為:亞里士多德世界觀。其中,地球不動,地球是宇宙中心,所有天體都繞著地球轉是這套世界觀的基石。一切以這個基石為主來構建理論,並儘可能的擬合觀測現象。因此,到了後期,地心說發展得極其複雜,用起來極其不便利。

比靈異事件更顛覆三觀,這個理論被科學家說是世界本來樣子?

哥白尼革命

取代亞里士多德世界觀的,實際上就是牛頓世界觀。但整個過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歷了哥白尼革命。參與到哥白尼革命的有哥白尼、第谷、開普勒和伽利略。這裡多說一句,第谷並不認同哥白尼革命,只是他順手幫了忙。

比靈異事件更顛覆三觀,這個理論被科學家說是世界本來樣子?

這幫人搞得這一套就開始有範式的轉移。新的範式是以太陽是宇宙中心,地球繞太陽公轉為核心開始發展的。伽利略解決了地動拋物問題,說白了就是地球動起來後,為什麼人跳起來,不會落到後面的問題。所以,地球也可以公轉,也可以自轉。其中,他利用思想實驗和斜面實驗,就證明了慣性的存在。

比靈異事件更顛覆三觀,這個理論被科學家說是世界本來樣子?

古希臘人認為天界(月球以上)是完美,永恆的,而第谷通過觀測發現了超新星和彗星,否定了這個說法。同時伽利略第一個用望遠鏡看太空,也發現天界並不完美,並不是所有的天體都繞著地球轉,比如:木星就有衛星。

伽利略解決的是精準度的問題,當時的日心說的理論並沒有很準,直到開普勒提出行星運動的三定律,發現行星運動並不是圓,而是橢圓。

比靈異事件更顛覆三觀,這個理論被科學家說是世界本來樣子?

這幾位學者應該說是強有力地證明地心說的根基並不是絕對的,同時也證明了日心說是可能的,至此,日心說有一套全新的世界觀:

太陽是宇宙中心行星是繞著太陽轉的,行星還可以有衛星行星運動的軌道是橢圓其實如果你並非一個學者,同時讓你去選這兩套世界觀哪個對。一般來說,亞里士多德世界觀會更符合我們的直覺。而日心說這是相對顛覆三觀,尤其是伽利略的那一些發現,如果沒有望遠鏡和實驗,僅僅依靠肉眼和直覺,根本沒有辦法得出伽利略的那些結論和發現。比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很難能得出,不同物體在同一高度,同一時刻,同時釋放,會同時著地。

比靈異事件更顛覆三觀,這個理論被科學家說是世界本來樣子?

所以,從哥白尼革命開始,科學就已經在開始顛覆我們的三觀了。

牛頓世界觀

在科學革命的路上,牛頓才是集大成者。他的世界觀是很符合我們現代接受過物理學教育的人的。但是,如果是一個沒有接受過物理學教育的人,其實很難接受牛頓的世界觀。所以,很多人會覺得物理非常難。

比靈異事件更顛覆三觀,這個理論被科學家說是世界本來樣子?

那牛頓的世界觀有什麼呢?

其實他在哥白尼的基礎上,再一次實現了範式的轉移,提出了全新的力學理論,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牛頓三大定律。其次,他又把哥白尼革命向前推了一步,也就是萬有引力定律。更難可貴的是,他把力學理論和萬有引力定律結合在了一起,也就是說,他統一了地球上和宇宙裡的物理學,讓我們知道,兩者遵循同一個物理學規律。

比靈異事件更顛覆三觀,這個理論被科學家說是世界本來樣子?

所以,從牛頓開始,我們會發現,不再去探討所謂的宇宙中心論的,因為在牛頓世界觀中,這一點沒有任何意義。

僅僅在地球上,一位科學家就可以憑藉他的智慧發現,宇宙和地球都遵循同樣的物理學規律,並且證明出來,而且還能和觀測、實驗擬合得幾近完美,這其實是非常可怕的。這也是為什麼牛頓至今都穩居最頂級科學家行列的原因。而他所提出的科學理論其實是極其顛覆的。

現代物理學的世界觀

到了上世界,物理學再次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愛因斯坦和同一時代的物理學家,在牛頓的基礎上再次完成了2次科學革命,2次範式轉移,造就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誕生。

比靈異事件更顛覆三觀,這個理論被科學家說是世界本來樣子?

毫無疑問,這次的科學革命更加顛覆普通人的三觀,遠比牛頓的世界觀還要難以理解。因此,我們會發現,如今真正懂得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普通人少之又少。其實根本性的原因就是實在太顛覆,導致太難以理解。

總結

因此,如果把牛頓、伽利略的時代定格為近代科學的起點。那麼科學的誕生實際上就是伴隨著三觀被顛覆而開始的。每次一次科學的躍進,都是在大幅度顛覆我們的三觀。因此,科學知識都是顛覆三觀,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花費很大的功夫去學習才能把科學知識搞懂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