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硯者說素硯之“工”

大凡文玩,皆求精緻。

自古以來,這種文人對精緻的追求,可到極致,甚至有痴迷者,不恤下血本。

比如硯臺,不僅是在用法上追求老坑等頂級石質,更在做工、保養等方面,“喜愛無上限”。

玩硯者說素硯之“工”

玩家(漁人)的硯匣

在硯藏人士的眼裡,其審美觀已經突破到非常講究的地步,其對於“工藝”的審美,可能遠遠超出大家的想象。

可能普通的玩家對於“工藝”的理解,就是豐富多彩的花紋雕刻,抑或氣勢磅礴的大江大河。但是,受歡迎度非常高的素硯,怎麼看“工”呢?

玩硯者說素硯之“工”

處處皆美方為真美

一方硯要成為“人人都愛”的可能性不太大,但是,卻可以做到“符合高標準要求的人所愛”。

  • 素硯之美,首先須美在設計

我們說,自然生萬物都有其天然法度的,一個物種誕生出來,是不是能被不斷淘汰的社會接受,第一是要有一個合適的“面相”。

硯臺也為自然之物,那麼其自身的設計、所附元素的各種搭配,是不是符合高標準者的要求,則是很重要的。

玩硯者說素硯之“工”

  • 硯臺之美,美在工藝的精度

看一方好硯的線條如何走,便可粗略判斷出製作者的用心程度、藝術水準。

比如下面這方硯臺的,看硯崗的弧度處理,可說是非常的俊秀,用心。

玩硯者說素硯之“工”

將看到的俗品與之對比,美俗之別,一目瞭然

玩硯者說素硯之“工”

  • 硯臺之美,美在到位的呵護

極致追求者,無論是製作藝人,還是資深藏家,一方美硯到手,都會親自過手品玩幾番。

或試磨、或追加保養、或定製硯匣……

細心之處,不亞於愛護自己的小孩,故,文玩在一些人士愛人的眼中,也被稱作“情人”。

情人的妝顏,自然是少不了擺弄的。

比如,稜角的處理。

玩硯者說素硯之“工”

現在市面太多的硯臺,邊和角甚至面,都沒有做什麼處理。

到手之後,如自己不去收拾,簡直就是各種不和諧。

邊角咯手且不說,甚至有的正面的“硯邊上表面”都沒有處理平,除了“看上去有個硯的樣子”,在製作上簡直就粗糙到不能忍受的程度了。

玩硯者說素硯之“工”

這樣肯定是不能接受的。

如果手摸著不舒服,那還叫文玩麼。

玩硯者說素硯之“工”

  • 硯臺之美,美在養護

用過端硯的人都知道,有些硯臺的石質非常容易“吸墨”,新硯使用哪怕一次之後,你想徹底洗乾淨,那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端硯,如果平時養護不好,“洗硯”是個每天都要痛苦面對的事——比歙硯難洗多了。

因此,大凡藏硯者都喜歡“養護”。

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會拒絕“自然的包漿”,養護得法,包漿可“日久見真金”——那真是價值的反映。

但如果用心不夠或者不得法,會很容易出現“花和尚的臉”,

越是石質好的硯臺,“顏妝”越容易花。

精美之硯,美在持久的用心呵護!

玩硯者說素硯之“工”

現如今,隨著書法進課堂的全面推開,傳統的文房四寶便加速了在這個現代生活中的展示廣度。但由於繁忙的社會工作,使得很多人不見得有大把的時間去深入瞭解這些“傳統文化的內涵之美”,使得市面上出現很多庸俗的粗糙品。

這對於收藏的文化價值傳承,是很不利的。甚至在某一種程度上,屬於“資源浪費”的表現。

希望每一個偏愛這些傳統文化的人們,都能加入到“深入普及”這個隊伍中來。

即便獻力很小,也是弘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