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逃,讓“遲到的正義”永不缺席

追逃,讓“遲到的正義”永不缺席

丁安 繪

追逃,让“迟到的正义”永不缺席

◀去年12月,慈溪一名潛逃多年的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

(慈溪公安提供)

追逃,让“迟到的正义”永不缺席

製圖 金雅男

記者 王曉峰

“正義也許會遲到,但永不會缺席”,這句話用在追捕逃犯上最為恰當不過。

追逃,是公安機關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抓手,也是打擊犯罪的重要環節。每一名逃犯的背後,都存在著數量不等的受害者,甚至可能與嚴重的暴力犯罪或者命案有關聯。

近年來,隨著我市刑偵科技建設的加快,一大批潛逃多年的重大逃犯相繼落網,不僅帶動了整體破案打擊效能的提升,更極大地消除了社會隱患。

2019年,我市公安的追逃工作績效在全國32個省會城市、自治區首府和計劃單列市中排名第一。這是記者從日前召開的寧波公安刑偵工作通氣會上獲得的令人振奮的消息。

追逃不停 “疫”外收穫頻頻出現

“出不去,手頭也沒錢了。到處都要掃碼、實名登記,實在沒法逃了。”前不久,涉嫌詐騙奉化某企業70餘萬元的逃犯張某,迫於壓力向廣西警方自首。隨後,這一消息傳到了奉化公安部門,他們派遣專人驅車1800公里從廣西將其帶回,堪稱又一“疫”外之喜。

據悉,疫情暴發前,奉化尚田發生了一起犯罪嫌疑人在QQ上冒充某企業老闆要求打款的詐騙案件,令相關企業損失慘重。案件發生後,警方就介入調查,鎖定了遠在廣西賓陽的5名犯罪嫌疑人。後來,警方展開抓捕行動,陸續抓獲其中4人,唯有張某趁亂逃脫,他也因此被奉化公安上網追逃。

儘管前段時間公安機關忙於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但追逃的腳步始終未曾停下。3月中旬,廣西警方傳來捷報,稱張某向當地派出所自首了。3月26日凌晨4時許,寧波警方順利將張某羈押回奉。

“疫”外收穫不斷出現。最近,寧海公安也在小週期滾動排查中抓獲了一名潛逃13年的“隱身者”。

3月25日下午,寧海長街派出所社區民警金凱鋒在寧東村進行租戶身份信息核查時,碰到了只能提供戶口簿的男子胡某。金凱鋒進一步核查,發現胡某沒有申領二代身份證的記錄,且戶籍處於註銷狀態,於是便將其帶回派出所進一步查驗身份。

在所裡,金凱鋒聯繫了胡某戶籍所在地的公安機關,獲悉他並未被上網追逃,在當地也無違法犯罪記錄。胡某戶籍被註銷,是因為他未申領過二代身份證且當地派出所通過各種途徑均無法聯繫到其本人,故於2015年將其戶籍信息註銷。

這一切,初看很符合邏輯,但經過仔細分析,民警認為胡某十餘年未申領二代身份證,且戶籍信息被刪長達4年,其本人不可能毫無察覺,這就說明他在刻意避免使用身份信息。而且,談話時胡某眼神躲閃,說話吞吞吐吐。經過進一步訊問,民警識破了他言語中的漏洞,隨後乘勝追擊攻破了他的心理防線。

據胡某交代,其在13年前夥同他人前往江西某縣盜竊電纜,這起案件涉案價值40萬元。案發後,其餘人落網,只有他潛逃在外。寧海警方又與江西警方取得聯繫,但對方反饋該案主犯均已被判刑,胡某又未被上網追逃,難以判定他是否為同案犯、有無超過訴訟時效。

歷經多次波折,寧海警方又在江西警方的協助下從法院調取了該案的案卷材料,證實胡某確為同案犯,並於當年被當地檢察院批准逮捕。至此,胡某的身份信息和涉案情況被徹底查清,一個潛逃13年的“隱身者”終於歸案。

“在今年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我們通過小週期滾動排查機制,已抓獲了35名在逃人員。”3月27日,市公安局刑偵支隊相關負責人在通氣會上通報了這一數字。而一週後,這一數字又更新為44名。

全國第一 去年追逃成績為歷年最好

3月30日,中央反腐敗協調小組國際追逃追贓工作辦公室作出部署,啟動“天網2020”行動。根據行動安排,公安部將繼續牽頭開展“獵狐”專項行動。

“‘獵狐行動’是追逃工作中的一項重要行動,最早是2014年開啟的,目的是追捕境外在逃的經濟犯罪嫌疑人。它每年都開展,如今已成為國際追逃追贓工作的代名詞。追逃,還有一項重要行動就是‘雲劍行動’。”市公安局刑偵支隊相關負責人說,追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為追逃工作常能與命案積案的偵破掛上鉤。

據悉,2017年、2018年、2019年連續三年,我市命案破案率達100%,三年間共偵破命案積案15起,其中有不少典型案例。比如,去年9月17日,鄞州公安分局工作組抓獲的公安部部督逃犯唐某,就潛逃17年之久。2002年9月,在鄞州邱隘,唐某因瑣事持刀將同鄉肖某刺死,後被上網追逃。17年來,唐某躲過了寧波公安偵查員的一次次追捕,躲過了全國“清網行動”,就像人間蒸發一樣無跡可尋。但最終他還是栽在了鄞州公安獨創的“智獵數據追逃法”上。他的落網,也算是給了死者家屬一個遲到的交代。

2004年至2011年,時任鎮海區公安分局民警金國民和他的團隊抓住了1700多名逃犯,其中金國民親手抓獲的就有600多名。由金國民總結歸納出來的追逃方法,人稱“金國民追逃法”。

近年來,寧波公安積極構建現代警務模式,在優化網上追逃工作機制的基礎上,整合各方資源,融合傳統及科技手段,推進追逃工作新模式。在這一過程中,全市湧現出一批“追逃能手”,形成市、縣、所三級追逃梯隊。在他們的努力下,“金國民追逃法”得到不斷優化升級,形成了“蜘蛛戰法”“智獵數據追逃”“疑似漂白逃犯分析”“追逃三揭”等一批先進追逃方法,進一步提高了全市民警的追逃水平。

去年,全市公安機關抓獲的網上逃犯同比增長47.94%。其中,抓獲國際紅通逃犯1名,抓獲部督、省督逃犯16名,抓獲命案逃犯19名、涉黑涉惡類逃犯1302名,抓獲潛逃8年以上逃犯37名。網上逃犯數量由年初的1303名下降到年末的387名。寧波公安追逃綜合績效考核在全國32個省會城市、自治區首府和計劃單列市中名列第一,取得了追逃工作史上的最好成績。

科技賦能 打造智能警務新生態

在追逃工作中,寧波公安非常重視打基礎。打好基礎,是任何工作取勝的關鍵。要抓獲逃犯,首先要研究逃犯,要收集每名逃犯涉及的案件、個人喜好等基本情況,建立一份翔實的檔案,也就是“一人一冊”。然後有針對性地制定追逃策略或方案,明確一名責任領導,組建一個追逃專班,制定一張責任圖和一份時間表,保證每名逃犯有人研究、有人抓捕。

其次,也就是最為重要的一點——科技賦能。在現代警務模式下,如何從數據和科技中獲取動力,提升工作能效,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一直以來,寧波公安重視智能警務建設,依靠大數據、改革強警、基層基礎振興“三大戰略”,全力打造智能警務新生態。通過刑事科學技術建設,進一步豐富應對犯罪的偵查手段,進一步增強打擊能力,最大限度擠壓逃犯的活動生存空間。

公安刑事技術部門肩負著“現場勘驗洗冤澤物,物證鑑定去偽存真”的重要任務,主要負責全市重、特大案(事)件的現場勘查、檢驗鑑定、技術指導和課題研究。近年來,他們依託人才、裝備和技術優勢,在科研創新、信息導偵、服務實戰、服務基層等方面均走在全國前列。目前,他們已成功培養了一批在全國全省有影響力的學科帶頭人與專業團隊領軍人物,其中公安部刑事技術特長專家1人、省公安廳刑偵專家3人、全國刑事技術青年人才11人。

在強調利用科技信息化手段提升效率的同時,追逃的“傳統手藝”也不能丟。

去年年初以來,寧波公安積極開展“楓橋式派出所”創建和“千警下基層、萬警大巡訪”活動,目的在於實施公安基層基礎振興戰略,構建多方聯動的基層治理格局。其中,加強網格化管理依然是重中之重。在科技的助力下,寧波公安通過對社區、城中村、流動人口聚集地、建築工地、出租房屋等區域的滾動排查,不斷抓獲“漏網之魚”。

同時,寧波公安還在勸投、懸賞等常規性手段上下功夫,突出針對性、精準性,常以算清法律賬、親情賬、時間賬等方式來科普相關政策、推演後果。去年,全市有300餘名逃犯在民警的工作下選擇自首,有的甚至從國外趕回寧波投案。

雲劍行動, 全國共抓獲逃犯24.3萬名

雲劍行動,即以互聯網雲服務、雲平臺為利劍去抓捕疑犯,是2019年6月13日由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開展的以“打詐騙、抓逃犯、保大慶”為主題的專項打擊行動。

去年12月25日,公安部在京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全國公安機關開展雲劍行動工作情況。據悉,專項行動開啟後,各地公安機關多措並舉,打數據戰、科技戰,不斷掀起偵查打擊新高潮。截至去年 12月25日,全國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1.8萬起,同比上升62.7%;抓獲犯罪嫌疑人9.9萬名,同比上升135.6%。

公安部還組織13個省的公安機關多次赴柬埔寨、菲律賓、老撾等國家開展警務執法合作,搗毀了一大批詐騙窩點,先後14次將2553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押解回國。破獲套路貸犯罪案件5.8萬起,打掉團伙4205個,抓獲犯罪嫌疑人4.1萬名,查繳涉案資金577億元;打掉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團伙576個,抓獲犯罪嫌疑人8982名。

去年,我國的追逃工作也取得8年來的最好成績,共抓獲逃犯24.3萬名,其中公安部A級通緝令逃犯96名。

(王曉峰 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