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的口感發甜,是因為添加了什麼東西嗎?

潺亭


甜味通常指那種由糖引起的令人愉快的感覺。某些蛋白質和一些其他非糖類特殊物質也會引起甜味。甜通常與連接到羰基上的醛基和酮基有關。甜味是通過多種G蛋白耦合受體來獲得的,這些感受器耦合了味蕾上存在的G蛋白味導素。

在食品行業中經常添加甜蜜素(環己基氨基磺酸鹽),安等蜜(乙酰磺胺酸鉀),糖精鈉(鄰磺酰苯酰亞胺鈉鹽),阿巴斯甜(L-天冬氨酞-L-苯丙氨酸甲酯)等甜味劑來增加食品口感,但這些化學合成的甜味劑在白酒企業酒類生產過程中是嚴禁添加使用的,按照國家標準的規定,白酒屬於發酵酒,是不能用甜味劑的。

白酒中,甜味物質以酒中帶羥基(一OH)團的物質為代表。一般來說,羥基數增多,則甜味增大。例如,甘露醇比甘油甜,而赤蘚醇則更甜。乙醇帶有甜味,是因為本身含的羥基(一OH)。在酒中還含有甘油和2,3-丁二醇等均有甜味。

醇類物質在白酒中呈香呈味作用都很重要。高級醇是醇甜和助香的主要物質,也是酯類的前驅物質,是香與味的連接紐帶,起呈香和呈味的橋樑作用。醇類是構成白酒相當一部分味覺的骨架,這主要表現出柔和的刺激感,甘甜兼有醇厚感、綿柔感,有時也賦予酒體一定的苦味。甜味在品嚐時常常在呈味感中來得比較遲,呈後味,稱“回甜”或“回甘”。若酒入口初就感到甜味,或回甜消失時間太長、甜味太強,則為白酒的缺點。

醇類中的甘油,又稱丙三醇,具有脂肪醇的化學活性,同時又是多元醇 ,是最簡單的三元醇,由白酒發酵過程所產生,能夠使酒體變得甘甜、醇香 ,能夠與白酒中的單寧、醛類物質發生反應,使得白酒澀感減弱。

在釀酒發酵的過程中,微生物會產生各種各樣的酸、醛、酮、醇、酯等各類有機質,各類物質細微差異賦予了不同白酒獨特的香味和口感。而好的坤沙醬香酒是酸甜苦辣澀五味俱全的,純淨協調,入口下肚後滿口回香,醇厚豐富,回味悠長細膩。

其實,沒人願意做神農,以身試酒,即費時費財又傷身。如果有幸希望我可以成為大家的引路人,幫助大家找到純糧釀造且適合自己,喝的舒服,還不傷身體的好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