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加封賢德妃晉封風藻宮尚書,尚書不是六部一品官嗎,怎麼妃嬪也可以做尚書?

春日之虎


鳳藻宮尚書是《紅樓夢》中元妃的官職。鳳藻是有文采的意思。尚書這裡指女尚書。三國時魏國曾設尚書(但不是女官),管理秘書省以外的奏章,但歷代均沒有鳳藻宮尚書這一官職,《紅樓夢》中系作者虛構。

賈政過生日,一家人正熱熱鬧鬧擺酒聽戲,內廷太監前來傳旨,著賈政立刻陛見。這一下子整個賈府上下都惴惴不安,生怕賈政此去招來禍事。一家子眼巴巴等了大半天,才傳來消息:元春晉封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喜訊傳來,賈府人丁個個心花怒放、喜氣洋洋。那麼這個“鳳藻宮尚書+賢德妃”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

元春因賢孝才德選為女史入宮,得皇上眷顧,晉封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憑賢孝才德貌,深得盛寵,其封號中的鳳藻指文采,寶玉讀書啟蒙乃元春親口傳授,省親時對別墅內詩文有獨到見解,評定姊妹們詩文之好歹,頗有閒情雅緻,在省親後,整理詩文,命人篆刻,多種樹植,在元宵佳節親制燈謎與眾姊妹猜,可見元春才華;元春的丫鬟喚抱琴,參見迎春的司棋,探春的待書,惜春的入畫,透出四春於琴棋書畫的造詣,元春擅琴,與皇上可說是知音,日常生活該是吟詩作對,琴瑟和鳴,何況元春“二十年來辨是非”,頗具賢德,又美貌異常,錦上添花。

前面都是其次,重點是皇帝給個貴妃讓她當。

對於元春的加封,我始終沒有明白——皇帝到底給她封的位份是什麼?是朝廷女官?還是後宮嬪妃?“鳳藻宮尚書”這個頭銜,說明元春是女官(女尚書就是宮內的女官名,負責管理批閱宮外奏章﹑文書等等;而加封的“賢德妃”,又說明元春是後宮的嬪妃。

不過,歷史上我還真沒找到哪一朝有“賢德妃”這個奇怪的位份:唐朝時期,皇后之下設四夫人——貴妃、淑妃、德妃、賢妃(正一品);明朝初期,皇后之下是貴妃、妃,後來漸漸變成皇后之下為皇貴妃、貴妃、妃(清朝類似)。總之,把“賢妃”和“德妃”兩個位份合二為一,大約是曹公的文字遊戲。

先是封宮中女官,然後加封為後宮嬪妃,那麼元春從女官晉升為妃嬪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

賢德妃就賢德妃吧,反正封的是妃位。然而,就在元春得到了省親的恩准之後不久,賈府諸人對她的稱謂又變了。

第十七回:

賈政說道:「這匾額對聯倒是一件難事。論理該請貴妃賜題才是,然貴妃若不親睹其景,大約亦必不肯妄擬,若直待貴妃遊幸過再請題,偌大景緻,若干亭榭,無字標題,也覺寥落無趣,任有花柳山水,也斷不能生色。。」

從頭至尾連續叫了好幾遍,這決不是賈政一時糊塗。等到省親時,對元春的稱謂又統一改成了賈妃、妃,沒有再提過“貴妃”或“賢德妃”。留意過元春的儀仗——“一把曲柄七鳳金黃傘”“一頂金頂金黃繡鳳版輿”——結果我發現,在清史稿中,能用到這兩樣的就有:

1)皇貴妃儀仗,七鳳明黃曲柄蓋一,翟輿一乘;

2)貴妃儀仗,同上;

3)妃採仗,亦同。

單看曹公描寫的元妃儀仗,確實看不出來她的品級,但是在古代以言獲罪的文字獄有不少,所以賈政當著那麼多人說出來的貴妃應該是元春的品級,而賢德妃則是封號一類,晉封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


詩詞與美文欣賞


《紅樓夢》裡的賈元春因才學、品德、賢惠、孝順而被選入宮裡當女史。後來元春被晉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

難道皇帝的嬪妃還可以當女官,掌管國家命脈?

元春的尚書與朝堂上的尚書是不一樣的。朝堂上的尚書是政府高官,相當於宰相。在清朝,六部和理藩院等部門的主官稱為尚書。宰相和各部的尚書只能是男人而不是女人。元春的鳳藻宮尚書,只是皇宮大內裡的尚書,而不是全國的尚書。

元春原來是女史。女史,是後宮的女官。《周禮·天官·女史》:“女史掌王后之禮職,掌內治之貳,以詔後治內政。”女史負責皇后禮儀等事。負責起草、頒發皇后的御令,文件等事。相當於辦公室秘書。

後來元春升職了,變成了辦公室主任。這個鳳藻宮就相當於皇宮裡的辦公室,元春是辦公室主任。

本來,鳳藻宮裡的尚書,都由女官擔任,可是因為元春獲得了皇帝的青睞,因此給元春升職了,成為尚書。由元春掌管皇宮裡旨意、文件的起草、頒佈、監督、執行。這個工作很重要,相當於皇后的辦公室主任。

更厲害的是元春不僅是辦公室主任,還是皇帝的貴妃。皇帝封元春是賢德妃。

清朝皇宮的妃子都是一個字的封號,例如康熙朝,雍正的母親是德妃;

大阿哥的生母是惠妃。有的說惠妃是明珠的妹妹,實際上惠妃是明珠的侄女。明珠的爺爺是惠妃的太爺爺金臺石。

八阿哥的母親是良妃;

九阿哥的母親是宜妃,即《康熙微服私訪記》裡鄧婕扮演的宜妃;

這些妃子的封號都是一個字。元春竟然有兩個字的封號,說明皇帝對元春非常重視。

元春這個賢德妃不是普通的妃子,而是貴妃。賈政說:“這匾額對聯倒是一件難事。論理該請貴妃賜題才是,然貴妃若不親睹其景,大約亦必不肯妄擬,若直待貴妃遊幸過再請題,偌大景緻,若干亭榭,無字標題,也覺寥落無趣,任有花柳山水,也斷不能生色”。賈政的話證明,元春是貴妃。

貴妃兼辦公室主任。這個職權就大了。如果在《甄嬛傳》,元春相當於協助皇后娘娘管理後宮的華妃。只不過元春沒有華妃強大的孃家背景。華妃的哥哥年羹堯——年大將軍如日中天,華妃在後宮的風頭甚至蓋過了皇后。

不過元春與華妃還真有點相像,孃家是武將家族,伯父賈赦是一等將軍,哥哥賈珍是三等將軍。

華妃死了,年羹堯也被抄家;元春死了,賈府也被抄家。

秦可卿託夢給王熙鳳:“不日又有一件非常的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這個大喜事就是元春被封為賢德妃,然後是元春省親。賈府達到了空前的繁榮。

不過秦可卿又說:"要知道也不過是瞬息的繁華,一時的歡樂,萬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語”。“榮辱自古週而復始,豈人力所能常保的?”

華妃與元春的家族悲劇說明,皇帝翻手浮雲,覆手為雨,雷霆雨露都是君恩。皇帝能皇恩浩蕩,皇帝也能冷酷無情。今天提拔你當人上人,明天就可能把你廢為庶人;今天賞賜你家金銀珠寶,明天就可能抄家問斬。這就是伴君如伴虎。

不要以為元春的賢德妃和鳳藻宮尚書有多風光。元春的生死榮辱掌握在皇帝的手裡,都源於皇帝的一念之差。


潤楊閬苑


賈元春是後宮嬪妃,元妃這個是後宮嬪妃的等級編制,封號是賢德妃。清朝後宮皇后下設皇貴妃一人、貴妃二人、妃四人、嬪六人。嬪以下貴人、常在、答應。原著第十六回說元春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元春省親的時候,書裡寫的也是元妃。因此,賈元春在後宮嬪妃的等級編制中在妃位,是個妃子,而不是貴妃。按通俗的說法就是“四姨太”。



這裡的“鳳藻宮尚書”可不是六部的“尚書”。這個“鳳藻宮尚書”是曹雪芹虛擬出來的,也許是避免文字獄吧。

賈元春因賢孝才得選為女史入宮。後被皇帝看上了。

賈元春確實很有才華,她在家時教寶玉認字讀書,寶玉很有才情。省親的時候她題的匾額,以及讓姐妹們寫詩,她評點。這些都體現她的才學。

女史,主要是後宮的女官。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子宮中都有女史,由此看出,女史的位分。賈元春是誰的女史,原著沒說。但是晉封鳳藻宮尚書,說明元春升官了。

清朝入關時,沿用明朝的後宮制度,到康熙皇帝在位,他完善了後宮制度,就不設女官了。


chen清英雅秀


賈元春晉升賢德妃,為什麼是鳳藻宮尚書?貴妃當然不能當尚書,所謂鳳藻宮尚書,代指貴妃職銜,換了個花哨的說法而已。

(第十六回)賴大稟道:“小的們只在臨敬門外伺候,裡頭的信息一概不能得知。後來還是夏太監出來道喜,說咱們家大小姐晉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後來老爺出來亦如此吩咐小的。如今老爺又往東宮去了,速請老太太領著太太們去謝恩。”

《紅樓夢》涉及到官銜職位都或據史、或自創,很難完全依據史料解釋。賈元春加封的賢德妃,歷史上就沒有。

宋代高承的《事物紀原·帝王后妃·四妃》記載:“三代有三夫人而無妃號,漢有貴人,魏始置妃,此夫人號妃之始也。 唐初皇后而降,有貴、淑、德、賢,是為四妃也。”

四妃之中“貴妃”為高,楊貴妃就是如此,其後歷代後宮體制改變,貴妃成為僅次皇后的嬪妃,高於妃。到清朝皇后和貴妃之中又增加皇貴妃,貴妃仍高於妃。賈元春之所以是貴妃,是賢妃和德妃疊加,等同貴妃。

歷史上沒有兩字妃號,“賢德”二字諷刺意思明顯,證明賈元春晉升有問題。


賢德妃封號以外,賈元春還是鳳藻宮尚書,為宮中女官職銜,就像賈元春進宮為“女史”一樣,來源古代宮中女官傳統,《紅樓夢》中,預示妃嬪品級。

《周禮·天官》中,除天子後體同天子,夫人於後猶三公之於王,坐而論婦禮,不能作官看待外,其他九嬪以下既是王的嬪妾,也是執掌各方面的女官(據百科)。

北魏孝文帝之時,女官主管宮中具體事務,其職秩與外官相對。最高領導人內司,官比尚書令。其二是作司、大監、女侍中,官比二品。其三是監、女尚書、美人、女史、女賢人、女書史、書女、小書女等,官比三品。其四是中才人、供人、中使、女生才人、恭使宮人,官比四品。最下一等是青衣、女酒、女餉、女食、奚官女奴,官比五品(據百科)。

說白了,後宮如前朝,也分品級等級。以清代為例,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官女子等,答應以上又分品級。共有二十幾級劃分。

皇后為六宮之主,皇貴妃不常設,其餘各有品級。賈元春的鳳藻宮尚書,鳳藻宮是她居住的宮殿,尚書是她的品級。隋唐尚書為正三品,明清為正二品。證明賈元春的賢德妃品級很高,宮中地位崇高,甚至不排除有協助皇后理六宮事的部分權力。



賈元春從進宮為女史,也就五六品,期間杳無音訊,一步登天到了正二品鳳藻宮尚書,賢德妃……背後問題重重。賈璉在第十六回提到兩個人,暗示賈元春的晉升有問題。

(第十六回賈璉說)此旨一下,誰不踴躍感戴?現今周貴人父親已在家裡動了工了,修蓋省親別院呢。又有吳貴妃的父親吳天佑家,也往城外踏看地方去了。

周貴人,周姓在《紅樓夢》中不好。周通謅,周貴人通“謅”貴人,胡謅的貴人是“假的”。

吳貴妃,吳通無,無貴妃還是假的。

周貴人和吳貴妃都是假的,是假貴人,假貴妃。暗示三點:

一,賈元春進宮當女史,就是皇帝的貴人。

二,賈元春晉升賢德妃是假的,有皇帝的陰謀在其中,是無(假)貴妃。

三,吳貴妃的父親叫吳天佑,通“無天佑”。古代皇帝是天,天不佑,暗示賈家最後被皇帝抄家,是皇帝不信任。

賈元春晉升鳳藻宮尚書,賢德妃,一切都是假的,是皇帝的陰謀障眼法。賈元春很快失寵,有太監來打秋風就是證明。

別忘了關注:君箋雅侃紅樓,您的轉發會讓更多人看到更多內容,感謝讚賞。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周汝昌校訂批點本石頭記》80回本 ;

《紅樓夢》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1990/2018 ;

《紅樓夢》程乙本·啟功校訂;

《紅樓夢》繪全本·清·孫溫 。


君箋雅侃紅樓


當然是文字遊戲。

一,皇宮中有女官,作為外官的對應。

漢晉均應有,但記錄缺失。北魏孝文帝時明確記載,女官之首為內司,比外朝尚書令。其下就有三品女尚書,只是此時的尚書不是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尚書。

二、女官的工作

女官的本職是服從上級分配,教引宮女,管理庶務。在這個時候,女官就是管事丫頭。

某些時候,女官還負責對年齡逐步長大的皇子進行成人教育,也就類似富裕人家給少爺安排的貼身丫頭+通房丫頭。



從來源上說,女官類似清代內務府小選,妃嬪則是正規選秀。

當然,女官是僕役,與妃嬪有區別。雖然二者都屬於皇帝所有。

有些女官名稱有嬪妃化傾向,也有女官被寵幸後晉升妃嬪或兼任妃嬪。也有宮女被寵幸後因各種原因不能晉升妃嬪而封女官。

三、元春的怪異封號

賈元春的正式名稱是,晉封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

所以,本來是女史(低級女官)的賈元春因為某種原因被加封為鳳藻宮的頂級女官,同時皇帝給予了妃的待遇。

鳳藻宮尚書,說明賈元春本人只是鳳藻宮的高級管理員,而非鳳藻宮主人。鳳藻宮應指代皇后所居,畢竟鳳不是一般妃嬪可用的。

至於賢德妃....呵呵,自有妃嬪名號後,俺似乎沒聽說皇帝妃子有活著得二字的。只有賢妃德妃,賢嬪德嬪....沒有過賢德妃。



而賈元春,是賢+德妃呢?還是賢德+妃?

前者,德妃不是貴妃這樣的等級稱號,所以活著的皇帝妃子可以有德+貴妃,賢+貴妃,但不會出現賢+德妃。

後者,賢德不能並出。

那麼唯一解釋是,皇帝提前給賈元春一個特殊名分——諡號,才可能有賢+德妃。賈元春封妃開始,意味著皇帝就已視之死人。


四川達州


第十六回賈政過生日,一家人正熱熱鬧鬧擺酒聽戲,內廷太監前來傳旨,著賈政立刻陛見。這一下子整個賈府上下都惴惴不安,生怕賈政此去招來禍事。一家子眼巴巴等了大半天,才傳來消息:元春晉封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喜訊傳來,賈府人丁個個心花怒放、喜氣洋洋。那麼鳳藻宮尚書、賢德妃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
元春因賢孝才德選為女史入宮,得皇上眷顧,晉封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憑賢孝才德貌,深得盛寵,其中鳳藻指文采,寶玉讀書啟蒙者乃元春,省親時對別墅內詩文有獨到見解,評定姊妹們詩文之好歹,頗有閒情雅緻,在省親後,整理詩文,命人篆刻,多種樹植,在元宵佳節親制燈謎與眾姊妹猜,可見元春才華;元春的丫鬟喚抱琴,參見迎春的司棋,探春的待書,惜春的入畫,透出四春於琴棋書畫的造詣,元春擅琴,與皇上堪稱知音,日常生活該是吟詩作對,琴瑟和鳴,何況元春二十年來辨是非,頗具賢德。 對於皇帝給元春的加封,到底給她封的位份是什麼? “鳳藻宮尚書”這個頭銜,說明元春是女官(女尚書就是宮內的女官名,負責管理批閱宮外奏章﹑文書等等;而加封的“賢德妃”,又表明元春是後宮的嬪妃。 先是封宮中女官,然後加封為後宮嬪妃,元春是從女官晉升為嬪妃的。賢德妃就賢德妃吧,反正封的是妃位。

元妃賈元春,究竟是貴妃?還是妃呢?書中表述不清。第十六回是這樣寫的: “咱們家大小姐晉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
我們想看一下書上是如何介紹宮中規矩的,絕對查不到賢德妃。這就對了。

請看第一回: 空空道人看了一回,曉得這石頭有些來歷,遂向石頭說道:“石兄,你這一段故事,據你自己說來,有些趣味,故鐫寫此,意欲聞世傳奇。據我看來:第一件,無朝代年紀可考;第二件,並無大賢大忠、理朝廷、治風俗的善政,其中只不過幾個異樣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我縱然抄去,也算不得一種奇書。”石頭果然答道:“我師何必太痴!我想歷來野史的朝代,無非假借漢、唐的名色;莫如我這石頭所記,不借此套,只按自己的事體情理,反倒新鮮別緻。

你看,一會鳳藻宮尚書,一會賢德妃,一會貴妃。說法一點都不統一。一般來說,宮中等級,皇后第一,皇貴妃次之,貴妃再次之,妃子更次之。《紅樓夢》作者絕對不會連這都分不清。顯然,作者是在故意製造混亂,你只要理解到賈元春被封了妃子就可以了。不過是石頭所記,只按自己的事體情理,反倒新鮮別緻。元春封妃、省親是賈家鼎盛時期的一個很重要的象徵。


因為她不是由一般嬪妃才人晉升的,而是由原來就有品級的女官加封的,所以應該是貴妃,而不是普通的妃子。

另外,書中說 此旨下了,誰不踴躍感戴!現今周貴妃的父親已在家裡動了工,修蓋省親的別院呢。又有吳貴妃的父親吳天佑家,也往城外踏看地方去了。

既然能夠與周貴妃、吳貴妃比肩,大概賈元春也是貴妃。

第十七回:賈政說道:這匾額對聯倒是一件難事。論理該請貴妃賜題才是,然貴妃若不親睹其景,大約亦必不肯妄擬,若直待貴妃遊幸過再請題,偌大景緻,若干亭榭,無字標題,也覺寥落無趣,任有花柳山水,也斷不能生色。

從頭至尾連續叫了好幾遍,這決不是賈政一時糊塗。等到省親時,對元春的稱謂又統一改成了賈妃、妃,沒有再提過“貴妃”或“賢德妃”。從元春的儀仗“一把曲柄七鳳金黃傘”“一頂金頂金黃繡鳳版輿”,也看不出她的品級,在《紅樓夢》成書的時代,以言獲罪的不少,賈政能夠當著那麼多人說出來的貴妃是元春的品級,應該不會有錯。而賢德妃則是封號名稱。


伴讀紅樓夢


中國古代一直都是以男性為主導的社會,官場上的官職名稱等都是指的是男人的官職,這個只有在武則天時代是個例外,當然武則天時代為了標榜自己的特殊性,不但讓很多女人做了官,也把很多官職名稱給改了。

尚書是古代的一個官名,紅樓夢之所以這麼寫應該是處於一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 古代真的有這麼一個官名。前面說過古代一直都是以男性為主導的,但是有原則就有例外,三國時期的魏國還真的就有“女尚書”這麼一個職位,因為曹操很重視女性的才能,所以才特意設了這麼一個職位。這個名稱時候真的實際掌管具體事務還是隻是一個名稱而已,現在已經不得而知,但可以明確的是,三國時期的魏國的確出現過這麼一個女尚書的官職。

第二 明清時期女性根本不可能出現這麼一個官位名稱,這一點有大量的史料可以證明。明清兩代對於官職官位都有大量的記載的說明,而且明清兩代政治體制非常相似,官職很多都是相同的,在一個相對非常穩定的政治體制內,是不可能出現一直都是男人主導的官職,突然出現一個女性被封做尚書的。

第三曹雪芹這麼寫就是為了要突出本書並不是真實的故事,當然他越是這麼荒誕的寫,越能從某個方面看出來曹雪芹的良苦用心,他並不希望自己書中的故事情節被對應到現實中來,所以故意便排了這麼一個職位,甚至是明顯荒誕的職位,目的就是告訴人們,元妃不過就是自己虛構出來的人物,讀者千萬不要多想。

元妃封的這個名稱,很像是一個華麗的宮殿,鳳是指皇后,藻是才華的意思,這個名字說明了元妃是個詩文很好的女孩子,但同時也暗示了她日後失寵的一個重要原因,元妃就是太有才華了,所以對於宮裡的那些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對於她來說肯定是力不從心的,所以從這個名字中能看看出來元妃日後衰敗的根源和跡象。


昭烈名臣


元春是以女官的身份坐上妃子的,根本不能丟掉。


已成往事


後宮不能幹政,可一群娘們天天閒著保不齊出啥事,就弄一套後宮升級系統,這裡的尚書是後宮的職位,鳳藻宮尚書大概相當於店長之類的,反正都是皇帝床上的肉,掀不起風浪,純粹是百無聊賴的後宮生活中的一點點綴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