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如何提高自己未來的競爭力?

生活就像一頭暴躁的公牛,主動的人執掌牛耳,被動的人被追的疲憊不堪,你敢放棄安全感,走出舒適區,向前一步站出來,就已經贏了90%的人群了!

關於競爭力有以下幾點心得:

1.大方向要選好,方向不對、努力白費,看準一個行業,就持續的做,不能隔三差五換行業,就像挖井一樣,三天兩頭換地方是挖不出水的,而挖出水是衡量挖井工作的唯一標準!不管是職場或是創業,長時間保持專注都是做出成績的必要素質,不要追求安全感,安全感就像一根拴住大象的細繩索,讓你忘記自己原本可以輕鬆掙脫的。穩定和自由是一對矛盾體,人與人之間的本質差別是耐受度的差別,別人覺得不能忍受的拒絕和挫折以及恐懼,你覺得這就是遊戲的通關而已,大多數人都習慣待在自己熟悉的舒適區,不願意探索自己認知以外的領域,不敢擁抱不確定性,你敢放棄這種虛假的安全感,走進未開拓的地帶,探尋不確定的礦藏,那你勢必已經比很多人更具有競爭力了,因為大多數機會都是隱藏在人少的地帶,站滿了人的果樹下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麼果子留給你摘了,想要過上更好的生活,首先要敢於走出舒適區,擁抱不確定的未來,當然這種勇敢不是魯莽和衝動,而是經過獨立思考和深入分析,精心的學習和準備之後做出的決定,不是追求高槓杆高風險的投資行為,大多數炒期貨炒幣追求短平快的行為都是抱著錢跳火坑。

2.精要主義,當前是互聯網時代,信息爆炸,獲取知識特別容易了,但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能什麼都想學,什麼都不專,各行各業都在朝著細分化、精細化發展,讓自己成為一個細分領域的專家,好過什麼都懂一點,但什麼都做不好。

3.在選定的領域內要廣泛涉獵,這個和第二條看上去有點矛盾,其實不然,這一條的意思作為一個賽車手應該儘可能廣泛的學習關於車輛的性能、引擎、扭矩、抓地力、牽引力、空氣動力學、人體工學......方面的知識,而不是去關注廚師領域的知識。

4.建立可以遷移的能力,比如我是做互聯網營銷工作的,我的客戶有保險公司、摩托車製造企業、貿易公司、家居行業.......雖然是同一套工具和系統,但隨時可以套用到不同的行業,而不是換個公司就不靈了,建立個人品牌終身為你創造價值。

5.做可積累的事情,想想看五年前你學的東西和你做的工作,對今天的你有沒有幫助?你今天所做的工作何所學習的知識對你五年後有沒有幫助?很多人的每一天都是隔斷的,今天就掙今天的錢,明天就掙明天的錢,把一生切割成若干小塊零售,自然很難賣出好價錢!就像樂高玩具一樣,單獨的一塊就是一片塑料,價值也就一毛錢,但一千塊組裝到一起,就值一千元,你說不出他是哪一片值錢,形成一個系統才值錢。

6.早知三日富貴十年其實說的就是對趨勢的敏感度和把握度,學會掌握一種“指數型思維”,即站在概率論的角度,從自己過去的5到10年中尋找未來5到10年的規律,認清人生的大方向,用趨勢的不可逆性去抵抗個人風險的不確定性,先知先覺者創造並引領,後知後覺者跟隨並收穫,不知不覺者匱乏並迷失。

我從過去10年的互聯網從業經驗中看未來5到10年的大勢就是以網站+內容+搜索+微信+社交電商構建的B2C2B閉環,將助力真正具備互聯網思維的中小企業去中間化,實現企業與用戶之間直線裂變互動,這一步將大幅度降低企業營銷與運營成本,達致輕資產生存,3000萬中小企業搶10億微信用戶,未來5-10年,不論企業還是個人,得用戶者得天下。做領先行業一兩年的事情,領先的太多別人會一臉懵逼,落後了又只能撿別人剩下的,先知先覺者賺大錢,後知後覺者跟著賺小錢,不知不覺者沒錢賺,知行合一勤思考,任何一個行業都有人盆滿缽滿有人食不果腹,差別在於思維不是技能和努力程度,思維的差距短期內不明顯,長期來看天壤之別,思維的差距是不可追趕的。

7.長期視角,我們要學會跳出自己的軌道,從一個局外人的視角看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或事業,嘗試培養一種時空穿越的超能力,覆盤一下自己的發展歷程,假設你已經知道了今天的結果,如果給你一次機會倒回五年前或十年前,你會怎麼做?當然人生沒有如果,過去的永遠過去了,不可能有重來的機會,但好在還有未來,我們可以繼往開來,瞭解過去才能展望未來,以終點為起點,五年後甚至十年後你想要什麼樣的結果?現在就出發!大多數人十年後沒有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根本原因就是十年前他壓根沒想過十年後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就像開車出門一樣,沒有設定目的地,肯定也就到不了目的地!

8.化繁為簡,有目的的做事,你是不是經常在社交媒體或新聞APP上一混就是幾個小時?東家長西家短有一搭沒一搭的到處看看到處說說,但一年過去了粉絲還是十位數,人家進入你的主頁也不知道你是做什麼的,同樣的時間有想法的人只會說跟自己專業有關的事,有價值的事情,能影響別人的事情,所以減少無效社交、減少社交媒體、降低把時間分割成碎片的概率,分清先後次序,一切都圍繞這最重要的那件事情,也就是能夠實現價值最大化的事情。

9.拒絕眼前的誘惑,一個人最簡單最快速的變現方式就是打零工,幾乎不需要太多的學習和訓練就能去做服務員和外賣員,工資也可以周結甚至日結,但你重複一生也就那樣,永遠實現不了時間自由和財務自由,當然每個人可能都不得不經歷一段生存期,你不得不靠變賣自己的時間和勞動生活,但不能讓這種商業模式成為習慣和常態,必須利用好八小時以外的時間學習、訓練一項長期技能,獲得跳板和槓桿,步步為營漸入佳境。

10.整合資源輸出產品的能力,我們在學校讀書學了很多知識,到了公司卻發現什麼都做不了,畢業前想著自己可能碩士學歷怎麼也值個萬兒八千的,但實際上起薪可能只有四五千塊,因為學校裡學的是基礎和理論知識,你還不能把他變為可創造價值可銷售的產品,我們進入一個行業也是一樣,必須整合資源,找到自己能夠解決的問題,並形成自己的解決方案,能夠填補某個空白,你可能會說各行各業都競爭激烈哪裡還有空白?我想說你潛的不夠深,蘋果做大之前諾基亞和摩托羅拉夠強勢吧?最後呢?再繁忙的路口都能找到一塊清淨之地,需要的是你靜下心來用心尋找。

11.最直觀的競爭力體驗在價值和價格上面,讓你的服務在你的領域具備高性價比和不可替代性,比如我是做中小企業互聯網營銷與運營服務的,我肯定不是市場上最強的,但跟最強的供應商相比我更便宜,跟更便宜的供應商相比我產品和服務更好,從個人技能方面,我不會編程,但我目前的收入比很多程序員更高,因為橫向整合能力,編程的離了前端、策劃、產品沒辦法獨立工作,我一個人藉助CMS系統可以搞定整個網站建設的全流程,不必依賴於團隊或搭檔,當然這也有侷限,那就是隻能服務常規中小企業,具有特別個性的定製數據開發的項目我就做不了了,但能找到一個特定的需求群體就已經足夠了,為什麼企業願意以兼職的形式付給我比全職更高的費用,那就是我能做三個全職的工作,只收兩個全職的費用。

12.逆向思維能力,不管你是求職還是做客戶,還是後期做營銷與運營,換位思考幫助你把事情變得簡單,成效更高。

13.槓桿他人和時間的能力,單打獨鬥再強也不可能做成大事,完成早期技術經驗的積累後,必須建立複利思維,槓桿更多的人一起做一件事情,在你沒有找到槓桿和複利建立起被動收入之前,你不可能實現財務自由。

14.穩定的普世價值觀是一種隱形競爭力,比如誠信、正直、利他、不違背良心……很多時候這比技能更重要,正所謂小勝靠智大勝靠德。

15.堅持運動、健康飲食,健康的身體會幫助你保持活力和自信,是一切的基礎!

16.誰掌握的稀缺性資源越多,誰利用資源的效率越高,誰就更具有爭取社會財富的能力。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掙點錢那麼難?當你只關注錢的時候,賺錢就會變得很難,想得不可得!但如果你關注如何讓自己成為稀缺人才後,賺錢就會變得簡單,想要獲得人群中1%的高收入就要能做99%的人做不了的事,你現在做的事有多少人能做?

17.重複練習,進入一個領域,學習一門技能,反覆練習是成為專家最笨但也是最快的手段,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大多數技能包括思維都是熟練工種,對於一個射擊世界冠軍來說脫靶是小概率事件,對於普通人來說脫靶是大概率事件,這就是為何大多數人創業最終敗多成少的原因,因為大多數人都是為了賺錢貿然進入一個領域,但他並沒有深入分析和了解這個領域,所以失敗是大概率事件。

18.捷徑就是最大的彎路,一不留神就會掉井裡,比如網貸、網賭、高槓杆投資……掉下去很容易,一瞬間的事,爬上來會很難,比如學習一門技能、拓展和維護人際關係、輸出價值、運動、理財……可能是幾個月、幾年甚至是一生!你除了用力往上爬沒有別的路可走,誰也救不了你,除了你自己!一個人的自我驅動力也就是主觀能動性幾乎可以決定一個人成就的高低,知行合一的能力決定一個人的社會地位,簡單的說不管理好自己就會被人管束,管理好自己的人才有可能獲得自由,你去分析一下身邊那些學的好、乾的好的人,他們未必是知識最淵博,最努力的人,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就是都擁有超強的自我驅動力,這個是基礎。自知者不怨人、自明者不怨天,是為好命也。

19.價值導向、結果導向,如果你的職業競爭力不足,恰好又處在夕陽產業,你就會一直在找工作,而且一份不如一份,越來越邊緣化,最後連餬口都成問題;反之,如果你能做大多數人做不了的事情,恰好又處在一個朝陽行業,那就不是你找工作而是工作來找你,什麼條件都好談,甚至你可能不再選擇上班這條路,所以求職者的年齡不過是搪塞不符條件者的藉口罷了,只要你能持續創造足夠的價值,打不打卡根本不重要,你的報酬不是和你的勞動量成正比,而是和你勞動所創造的價值成正比。你的報酬不是和你的勞動成正比,而是和你的勞動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提高收入最好的辦法就是提升自己,當你能做9999/10000人做不了的事情,你必然會成為1/10000收入最高的人!老闆不給你,老天會給你!不怕火山不爆發,就怕裡面沒內壓!價值就是自由職業者的唯一要求,一個成功的職場人士大概率會成為一個好的自由職業者,意味著你擁有獨擋一面的技能和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假以時日創業也就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情,而自由職業是從就業到創業之間軟著陸的根基,如果你做不到自由職業活的很好,直接從上班族跳到創業可能會硬著陸摔的很難看!

20.創業是挑戰新的關卡,就像遊戲一樣,已經駕輕就熟了,緊著不解鎖新地圖也就沒意思了,所以創業是優秀的昇華,價值更大化的體現。

………………

當你把一個夢想切成若干個小塊,細分到長達十多年的時間裡去實施,真的沒那麼難,昨天看到一短視頻感覺特別震撼,我們要做成一件事情就要像這些石匠學習,專注的力量實在是太強大了!把人生的一個大夢想,分割成若干個小目標,每一個目標都紮紮實實的做到位,持續發力,最後連成一條線,達到一個臨界點,就能金石為開,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正所謂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