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炅:這才是明星該有的模樣

近日,噹噹網創始人李國慶帶人上門搶噹噹公章,疑上演“奪權”事件,李國慶此舉目的為何?其後雙方的相繼發聲緣何各執一詞?“搶公章”接管公司的行為又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關注公眾號“

文化產業新聞”,回覆“噹噹之爭”,獲取更多詳細內容。


新聞君這幾天刷微博,看到大家一直在說一個神奇的榜單——何榜。本著不懂就問的原則,新聞君趕緊去查了一下,明白了。


原來何炅生日微博的評論排名叫“何榜”。每年的4月28日是何炅的生日,這一天,幾乎娛樂圈的所有明星都在為他慶生。而何炅的微博評論會根據每個明星的留言點贊形成一個榜單,這個榜單就被網友稱作“何榜”。


何炅:這才是明星該有的模樣


翻了一圈,新聞君發現,他的評論區裡,好像藏著整個娛樂圈,一次生日,一次盛況,足可窺見其人脈之廣。當然,他在娛樂圈這麼高的地位與他的人品和實力是分不開的。


當下娛樂圈,各路明星混戰互撕者有之,黑料不絕者有之,人設崩塌者有之,而他這麼多年來似乎並沒有傳出什麼黑料,一直默默地做著自己的事。甚至如果不是特意去搜,新聞君都沒有發現,他是一個坐擁一億粉絲的“頂流”。


何炅:這才是明星該有的模樣


看著他的數據,他的人氣,他的低調,再聯想到最近娛樂圈各方亂戰的境況,新聞君不得不感嘆一句,這才是明星該有的模樣啊。


何炅:這才是明星該有的模樣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何榜演變史

猶記得23年前的何炅,只不過是少兒欄目《大風車》裡的“毛毛蟲”;如今,46歲的何炅,主持著各種各樣的綜藝,被所有人親切的稱為“何老師”,從這份稱呼我們讀到的是一份尊重,也是一份認可。扒了扒“何榜發展史”後,新聞君發現,其實明星在微博給何炅送生日祝福的熱潮,在九年前就有了。何炅還擔心這種刷屏會煩到路人。2011年生日前夕,他特地發微博,不想“佔用太多公眾資源”。他希望朋友們發短信或私信祝福,“不用興師動眾發微博”。

何炅:這才是明星該有的模樣

但架不住友人的熱情。每年4月28日,各路明星還是會紛紛翻出和何炅壓箱底的合照,在微博送出祝福。像是除夕夜的短信拜年比拼,為了防止生日當天自己的祝福被淹沒,還要提前“搶發”——不是提前幾小時,而是提前兩三天。何炅還調侃這種行為是有些人記錯了日期,祝福送早了。直到2017年,微博開始自動生成生日動態,明星不需要在自己的微博裡發祝福@何炅,可以直接集中在生日動態下排隊留言送祝福。何炅也不必再一條一條轉發回應,“何榜”由此誕生。


君子如玉

事實上,明星們對何老師的愛不難理解,在中國娛樂圈,何炅是極其罕見的存在。出道二十餘年,何炅一直以提攜後輩、寬厚待人著稱。他給池子洗襪子,幫吳亦凡戴手套,替陳偉霆系領帶;他在典禮中把襪子借給張若昀;他能瞭解參賽素人的背景和情況,尊重普通人的熱愛;他時隔一年後還記得一個節目組導演回家的路——細心得令人震撼

。而原因,他說:“我不是圓滑,只是想每個人都體面。”作為主持人,他的業務能力和人品都是當之無愧的,4月25日晚,在歌手當打之年總決賽的舞臺上,擔任總決賽主持人的何老師一反常態,簡單的一句話中竟然嘴瓢了三次,不禁讓人心生疑惑。比賽結束之後,有網友爆出比賽現場的圖片,原來提詞器上的主持詞十分不恰當,甚至帶有一些人身攻擊的意味。

何炅:這才是明星該有的模樣

注意到主持詞不對勁的何炅,立馬調整內容,妥當表達,並且事後分毫未提主持詞不當的之事,沒有將鍋甩到節目組身上,而是用幽默的口吻一筆帶過:

何炅:這才是明星該有的模樣

作為前輩,他對後輩的照拂也是有目共睹的,在《嚮往的生活》第一季中,魏大勳完美的詮釋了什麼叫做言多必失。在聊到自己對錶演的看法時,魏大勳開啟了吐槽模式:“有些劇組現在拍攝很忙,很多戲唸了一遍詞就拍完了,明明是導演的問題,有的時候卻要讓演員自己承擔後果。其實魏大勳本來只是一句茶餘飯後的吐槽,但尷尬的是,在場的幾位都是導演,這樣的一番話就顯得有所指了。於是氣氛一時有些凝固,所有人都不知道接下來說什麼。只有何炅端起杯子,說了一句:“他可能說的是他的上一部作品《梔子花開》吧”。因為這個是他導演的作品。

他的這種圓場的水平或許是出於一個職業主持人的本能,但更體現了何炅的情商與智慧。一時之間,場面破冰,聽出何炅替自己解圍的魏大勳也半開玩笑示意導演把剛才那段話掐掉。隨後何老師在節目中向魏大勳說了演藝圈的生存之道,善意地提醒他要如何講話。“做藝人,永遠不要去橫向比較,你就講這個人好在哪兒,不能直說一個人好別人不好,因為你不知道別人會是誰。”

優秀的偶像


何為偶像?

這幾天,微博上各類大瓜不斷,輿論場上一篇紛繁,吃瓜群眾一臉興奮,好像一個個在“瓜田裡上竄下跳的猹”,有人分手爆出“時間管理”,有人未婚先孕被群嘲,有人忙著和別人較勁,發聲明表示沒有詐捐……反正左右不過,路人吃瓜吃的熱鬧,粉絲焦心急得跳腳。新聞君圍觀了一圈各方混戰,再看到“何榜”盛況,不由感嘆,何炅所表現出來的,才是明星該有的樣子。一直以來,有一個問題就非常值得探討,粉絲和偶像之間究竟應該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

那些為了自己偶像拼命做數據,投入大量時間金錢的粉絲就真的是“真愛粉”嗎?新聞君曾經問過一個飯圈的朋友,關於偶像和追星的意義。她是這麼說的:追星的意義是要認同偶像的內在特質,這樣可以推動我們去積極辨別偶像身上那些有利於我們個人成長的特徵,從而把偶像所代表的精神內化為自我成長的動力,這實質上就是將偶像化為了可以學習的榜樣。

病態追星


如果說追星是為了使自己變成更好的人,那追星本身應該是良性的,但是反觀當下的粉絲現狀,那些動輒人肉、人身攻擊甚至舉報的粉絲,他們還是追星原本該有的模樣嗎?飯圈之下動輒控評,網暴,不許他人說一點不同的看法,這樣的現象是正常的嗎?偶像和粉絲之間應該是一種怎樣的狀態,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新聞君認為,在流量時代裡,當追星變得失智甚至盲目,粉絲眼裡沒有是非對錯只有自己偶像的時候,這種關係就已經徹底病態了。

就像何炅在《中學生百科雜誌》裡給中學生的回信中所說的那樣:

何炅:這才是明星該有的模樣

什麼才是真正的明星?真正的明星應該是立身立德,用正確的價值觀去帶動粉絲的人,應該是和粉絲共同進步一起變得更好的人,他應當有自己的判斷和選擇,自己的責任和擔當,就像被整個娛樂圈祝福的何炅,春雨無言,潤物無聲。


結語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何老師在娛樂圈的地位和他所受到的尊重,向我們展示了明星應該是什麼樣。用專業實力面對一切質疑,用細心溫和去對待周圍的每一個人,如同春雨一樣默默無聲的用自己的正能量和粉絲一道成長,明星原該是這個模樣。


文編:張文棟

推廣:王雅晨

文化產業新聞:

創建於2013年4月,微信內創建最早、最有價值的文化產業資訊平臺,在業內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中國文化報》曾 做專訪,刊發題為《生產高品質內容,做專業自媒體平臺——文化產業新聞:不做新聞的搬運工》的報道。發送最新行業動態和分析報道,鏈接政府、企業、學界的 信息中轉站,文化產業相關從業者學習、交流、宣傳的必備工具。

何炅:這才是明星該有的模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