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掠影

閒暇的週末裡,總是盤算著出門去走走看看。尤其這種適合戶外活動的高天氣爽,冬日暖陽,更加不想浪費美好的時光。在微信群裡發出邀約結伴的消息,儘管只有唯一聯繫同行的陌生夥伴,二個人的摩旅之行,如期上路。30多公里的路程,我們轉身就到達了高新區馬洪辦事處的山南村。

山南——掠影

——遠望山南,白牆紅瓦,鱗次櫛比,一幅新農村的畫卷,就呈現在我們眼前。

山南——掠影

山南村,屬丘陵地帶,西北地勢略高,以廖姓為主。據山南廖氏族譜記載;山南廖氏十一世規公,也就是山南廖氏始祖,在南宋紹興壬子年(公元1162年)授嶽州教授升監察御史,因諫忤皇上的意願,而謫官於臨江府新喻,隨後舉家由福建順昌,交溪廖坑徒居於此。因落戶居住在山之南面,逐漸繁衍生息,故而村名——山南。沿用至今,距今已有857年曆史。

山南——掠影

進入村裡,讓我頗感意外的是,這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古村落,完全不是常見的那種房屋零亂,巷陌逼仄的場景。儘管房屋建造的年代不同,形式不一,但疏密有致,敞亮通透的總體佈局,加上統一妝點美化的外觀,絲毫不遜色於當今新規劃建設的村落,洋溢著古村新貌的生機。

山南——掠影

沿路來到了村子的北面,轉過一個小山頭,山南水庫的身影,就出現在我們面前。據資料介紹,山南水庫坐落在袁河支流的陳家江流域,是1958年由當時的馬洪鄉和北崗鄉村民共同修建的一座小(二)型水庫,水面面積有1200餘畝。

山南——掠影

山南——掠影

——水壩之上。碧波輕漾,青山綿亙,近水與遠山呼應,紅丘與青樹相輝。

山南——掠影

山南——掠影

山南——掠影


山南——掠影

在這裡,一眼天高地廣,風輕雲淡,那一抹山色空濛的恬淡,那一簾波瀾不驚的從容,就讓你心曠神怡的流連忘返。

山南——掠影

山南——掠影

山南——掠影

山南——掠影

山南水庫的水系,總體輪廓大體為一個斜“十”字型。一豎,為西南到北東方向,縱深長達約3公里。一橫,為坐南的壩址到北邊山巒,寬幅開闊約1公里。從壩址進入兩側的庫區水邊,不便直接通行,需要分別繞過大壩兩端的山頭進入。

山南——掠影

山南——掠影

——西南庫區。是從水壩西端山頭後,也就是山南村北邊村旁的土路岔道進山,再從一道油茶林場的大門進入。穿過茶林,轉過二座山頭,來到最裡的一座小山頭前,這座三面臨水的山頭,北岸邊建有一幢青瓦小樓,可惜被一道大門的鏽鎖攔住,無法看看裡面的情景。這三個丘陵串聯的小山,縱深約500米,是大壩北望的那一道橫入水面的連綿丘陵,也是整個水庫方圓近7平方公里水面中,唯一延伸入庫區的湖心島嶼。

山南——掠影

山南——掠影

湖心島之北。靜水遠山,曲蜿歌長,紅船與綠水相映,枯黃與青黛相宜。在這裡,一眼五彩紛呈,濃抹淡妝,那一道水岸空靈的線條,那一框天光水色的雅俗,就叫人心如靜水的融入其間。

山南——掠影

山南——掠影

山南——掠影

——東北庫區。是往水壩東側而去,繞過山頭,沿山谷土路,途經一段溢洪槽到達。一走近大壩的東岸邊,一群受驚的鴨鵝,撲騰騰地落荒而逃,剛遠離岸邊就煽起了翅膀,引頸高歌,發出了得意的嘶鳴;倒是岸邊的獨釣客,心無旁騖地融入在這方山水之間。

山南——掠影

山南——掠影

東望西北。群山環抱,光影瀲灩,水瀾與天色相間,人物與山水交融。在這裡,環顧山光水色,靜幽豁然,那一卷素色如錦的畫面,那一幅層巒起伏的水墨,就使人心蕩神怡間忘卻煙火。

山南——掠影

山南——掠影

山南——掠影

山南——掠影

向北縱深。近光遠影,水轉山彎,線條與色塊碰撞,生機與荒漠交錯。在這裡,縱覽山水,細聽沉浮,那一幕岸紅與山黃的對歌,那一塊孤石與沉巖的落寞,就讓人觸情生情地心緒萬千。

山南——掠影

山南——掠影

山南——掠影

山之南,點春秋,縱情於這山水之間。二個人,就如此邊走邊看。

山南——掠影

山南——掠影

山南——掠影

山南——掠影

水之邊,攬江山,隨想在這水川之中。二個輪,就這般且遊且樂。

山南——掠影

山南——掠影

山南——掠影

山南——掠影

由於水庫景色一路輾轉的時間過長,加上另有一站探秋色的安排。山南村裡——宋朝年間“五馬流芳”古牌坊,風水古牆,眾廳古井等古蹟,也只能忍痛錯過,等下一次找機會,再去一睹風采。

山南——掠影

山南——掠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