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社區吹哨我報到”的哨音

“社區吹哨我報到”這種做法可以有效緩解社區黨建中的很多難題,好處多多,應該放大“社區吹哨”的哨音。

  大眾網•海報新聞特約評論員 康朋

  歲末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社區治理中的一些弊端,尤其是社區人手不夠等問題更是凸顯。但在實踐中證明,實行“社區吹哨我報到”黨建工作機制的地方也是能夠有效防控疫情的,而且,“社區吹哨我報到”這種做法可以有效緩解社區黨建中的很多難題,好處多多,應該放大“社區吹哨”的哨音。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是對基層工作的形象描述。從實踐中來看,街道或鄉鎮還有直屬部門的職能定位不清、權責邊界不明,“條”“塊”關係捋不順,無法形成合力,有些重要資源掌握在直屬部門手裡,而街道或鄉鎮在基層治理中缺少抓手,這些都阻礙著基層政府職能轉變和治理水平的提升。怎麼把屬地責任轉化為街鄉的治理能力,這是全國各地都面臨的一個挑戰。而“吹哨報到”黨建工作機制就是基於問題導向的創新,它是從基層治理實踐中發展而來,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對於全國共同面臨的挑戰是一個有效的手段。

  “吹哨報到”黨建工作機制抓住了城市治理的痛點。社區作為城市黨建的基層單位,與居民群眾直接打交道,很多資源本來應該統籌利用,但由於管理職責分散、職能交叉,在以往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條”“塊”有機結合不夠的問題,即同一“條”或“塊”內的問題能快速解決,如遇到需要多部門協調處理的問題就有可能推進緩慢,甚至有些難題很難在短時間內解決。久而久之,就成了社區黨建和城市治理的痛點。“吹哨報到”黨建工作機制,以黨建為統領,以基層黨組織為基礎,力量層層傳導,把各職能部門擰成一股繩,哨響人到。同時,可以有效融合社區內的各類資源,形成工作合力,可謂是給基層送來了“及時雨”,解除了“病痛”。

  “吹哨報到”黨建工作機制是解決基層治理難題的有效手段。“好的制度,能讓壞人變成好人;壞的制度,能把好人逼成壞人。”一個機制好不好,關鍵是看它能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看它能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居民群眾就認這個理兒。“社區吹哨我報到”這一機制以社區為核心,以街道為統籌,具有承上啟下的優勢,它離居民群眾最近,它最容易發現城市管理和社區治理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又便於與上級各職能部門對接聯繫。為了更好的將這一機制的作用發揮到極致,縣級層面還專門給了“吹哨報到”黨建工作機制賦權、考核、問責等配套制度保障,確保了其持續有效運行。在疫情防控和為小區居民服務、清潔衛生等實踐中證明,它解決了不少基層治理難題,幹部群眾都擁護,已經成為社區黨建和城市治理的有效手段之一。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吹哨報到”黨建工作機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可推廣、可複製。這一機制是在黨建引領下進行的,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發揮了模範帶頭作用,和群眾一起發現及解決基層難題,黨建引領賦予它旺盛的生命力。在實踐中,“吹哨報到”黨建工作機制儘管還不完善,比如,還需要進一步深化其統籌機制,明確其傳導機制,但這一機制成為社區黨建的常態化有利於解決很多難題,如果用好了,將會更好的滿足居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