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如何看待年輕人頻繁跳槽?

不僅僅是足球


年輕人頻繁跳槽,這種現象很普遍,也很正常,我剛畢業的時候也是這樣,請問誰不是從這個時期過來的?

剛畢業前兩年,都有一個“試”的過程,企業在試你,你也在試企業,甚至說,企業就是給你試驗和磨練的,要抓住這樣難得機會啊,年齡再大一點,就沒有這樣的機會了。除了像華為這樣的偉大公司,有完善的新人培養培訓系統,很多公司是沒有這樣的,你只有自己在市場上跳來跳去的摔打,才能真正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是一種正常策略。

所以說,年輕人跳來跳去不值得大驚小怪,真正讓人驚訝的是過了30歲還跳來跳去,或者說工作了3年以上,在履歷中任然沒有體現出任何亮點,比方說升職、做出突出的成績成就等,這倒是問題所在!至少說明這個年輕人向上的意願不夠強,學習提升速度還不夠快。至於是不是在一家公司完成這樣的跨越,真的不是特別重要,有很多有才能的年輕人,在一家公司無法發揮自己的才華,找一個更好的平臺施展自己的抱負,這本身說明他有野心、有追求,沒什麼不好,只要他足夠職業和專業,一切都能配得上他的跳槽,“自古英雄出少年”,不要拿老標準、老眼光看新人。

世界終究是年輕人的,跳槽頻繁不是本質問題所在,而在於他是不是有追求,是不是有料,剩下的就看你怎麼用了,這個問題就在管理不在個人了,所以要好好的檢討!


喻派職言


90後正處於試錯的階段。

在稜角未平的時候遇上職業上升期,有對於前途規劃的改變是很常見的。

現在的90後,哪個不是在迷茫中匆匆開啟職業道路呢,真正接觸工作後,才會發現什麼是想做的,什麼是完全不想做的,尤其實際的工作與在學校學習的東西、所憧憬的景象有很大差異,這種巨大的落差往往會令職場新人用更換工作的形式進行調整。

而且剛畢業去基層工作的流動性本來就比較大,一些人能很快適應這些差異,而更多的人可能需要不斷調整職業規劃去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90後願意試錯,也不怕試錯,即使試錯後,他們還有廣闊的選擇。


祝你前程無憂


對於95後畢業的大學生,頻繁跳槽這種行為是正常,剛從大學出來,是有個對社會的適應期。但這個適應期不宜太久。

如果頻繁跳槽,且是因為適應不了公司一些規章制度。那麼這對之後的工作面試起到的是負面導向。

跳槽起到正面影響的情況是,你對自己未來的職業方向明確的情況下,當前的工作學習已未能滿足你下份工作的具備條件下,你可以考慮跳槽。這時候,隨著來的不僅僅是優秀的offer,還有偉大的毛爺爺!


運營Officer


都說樹挪死,人挪活。

我們不停地換工作,就是因為我們認為下一份工作,工資待遇能提升。我們需要薪酬的不斷提升,來趕上不斷上漲的房租和生活消費。

說說我這幾年工作的想法:

1、現在的公司,你要獲得升值加薪,很難。因為內部晉升遠不如外部空降來得快

2、你在一個行業努力地做著,你能確保你的公司明天還在嗎?你所在的行業還在嗎?當然這只是對於小公司而言

3、頻繁的換工作,不是我們的錯,是這個社會的變化在迫使我們不得不這樣做。

我們年輕人,要適應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我們需要不停的前進,不停的努力。才能夠得著自己想要的生活和價值。

當然,我這裡也不是呼籲大家要頻繁地換工作。畢竟換工作的成本也很高,入職一家新公司,你要付出的成本和代價去適應和習慣。

我們面對生存壓力,只有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個人能力。才有這個換工作的資本,才能換個好工作,才能通過換工作獲得職業發展的進一步。

最後希望各位老總能夠理解支持,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沒有一定的技術是不會跳槽的


蒙奇D小小飛


回答:當今社會,如何看待年輕人頻繁跳槽!

作為24歲的年輕人,我認為年輕人頻繁跳槽可能存在以下幾個方面:

公司方面:

1.公司沒有給到年輕人所想的期望薪資

2.公司的規章制度很死板

3.領導同事不nice

4.公司的氛圍不是很好

5.公司的價值觀和本人不一致

個人原因

1.年輕人適應不了社會(遇到事情總是想逃避,換公司去解決)

2.懷才不遇(公司給不了年輕人的發展空間)

3.好高騖遠(眼高手低,年輕人不能從點滴小事做起)

4.心裡承受力不行(受不得委屈,被家人保護的太好)

5.文藝青年(世界那麼大,我想辭職到處看一看,在找工作)

以上都可能是導致年輕人跳槽的原因

說說我的跳槽經歷(2018年)

本人2015年6月份參加工作至今,讓我內心最絕望的一次跳槽經歷大概是這樣的

18年在廣州找的一家文案工作(薪資在5000-6000之間)簡稱這家公司為A公司

因為找了半個多月都沒有找到工作,我就有點發慌,在面試A公司的時候,看到A公司的環境挺不錯,我就考慮下要不要留下來工作,由於A公司人資但是非常熱情,面試結束後,人資都在聯繫我,我就準備去A公司試試。

入職那天,我驚呆了,原因如下:

1.面試的時候是24樓環境很好,可是我的部門在19樓的一個小單間,環境很差

2.我的領導去馬爾代夫旅遊,一個星期後才回來,在那一個星期幾乎沒有管我

3.公司沒啥文件資料可以看,導致我寫不出來有用的文案。

以上原因,我準備走了,但是由於當時母親的壓力,說我工作總是頻繁跳槽,很她很心累,我就留下來試試。

堅持到第五個月,(已經轉正)我終於爆發了,決然辭職,因為領導不能體諒下屬,我心寒了

做一期朋友圈,我寫了差不多6稿都沒有定稿。每天凌晨都在想文案怎麼寫,和我對接的是一個市場的領導,想法每天都變來變去,所以我的朋友圈文案遲遲不能定稿,寫了一週朋友圈(3期的)卻指定稿1期,所以我在週五彙報工作的時候,把這個情況和總監說了,總監就讓我領導(經理)和我對接的市場領導說下情況,如果不滿意我們文案,就讓他們自己寫。

然後過了15分鐘之後,領導下來直接就對著我說,態度很生氣說,是因為我的文字寫的不好,所以人家不定稿,一堆訓斥。

我當時就委屈的想哭了

1.是因為市場的領導想法變來變去,我寫了好幾版,他們部門的人覺得沒問題,讓設計去做,而她回來卻說不行

2.和他們部門對接的時候,他們總是說忙,沒有時間,導致我對活動不熟悉

3.我當時的文案功底確實有限,可能寫不出來他們想要的。

但是領導沒有了解所有情況,下來就是訓斥,讓我寒了心,決然辭職,跳槽下一家

以上是我的一次跳槽經驗,都說年輕人自尊心很強,但是憑心而論,我對待工作很認真,一直都在挑戰我不擅長的領域,如果以上都換不來一點點尊重,我覺得也沒有必要堅持了。

以上是我的跳槽經驗,希望我的回答能讓題主受益!


yoyo君的Vlog


首先:從大的方面來講,要正確看待。用唯物辯證的觀點去看待,不能片面,也不能注入太多的個人色彩。

年輕人跳槽無非是因為錢少事多離家還遠。

當然,如果一個人離開,只是因為這個公司或者團隊有問題就走,那個這個人也是有問題的,原因是任何一家單位都是有問題的,但是要看什麼問題。

如果盡力去做,努力去溝通,已經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完成了業績或者相關的考核,數據還不錯,但是領導依舊非要按自己的來,還要給你穿小鞋,這個時候是可以考慮跳槽的,畢竟不是每個公司都是扁平化管理,大領導可以發現你的才幹。

但是如果是因為工作失誤,領導或者同事說了比較難聽的話,是應該可以承受的,這個時候要努力去發現自己的問題,改成,用數據說話。畢竟沒有一份工作是不辛苦的。

看是因為什麼原因離職,不可逆轉又無發展,是可以離職的,但如果只是怕辛苦,又混日子,那就另當別論了。


職考教育說


大部分年輕人在找工作時都存在“試試看”的心態,畢竟年輕嘛,有的是時間和機會,老闆不合意、工資不到位、同事不和睦等原因都可能成為跳槽的藉口。但是老實說,社會對這些頻繁跳槽的年輕人並不寬容。畢竟“這山望著那山高”從來就不是什麼好事,用人單位辛辛苦苦培養出一個人才是很不容易的,頻繁跳槽不僅會浪費用人單位培養人才付出的成本,還會導致某一項工作停擺。老一輩們也很擔心年輕人們犯丟了西瓜撿芝麻的錯誤,最終白折騰一通。

不過我個人認為,應該理性的看待年輕人的這一行為,不必大驚小怪,也不必嚴加苛責。現在社會就業壓力大,很多剛走出象牙塔的畢業生們都想著先找一份保底的工作,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不得不說這也是一種責任感,至少不是一畢業就躺在家裡啃老,等著父母繼續餵養。等到翅膀硬了,學到職場上的一些知識後,如果能碰到橄欖枝就可以果斷的換工作,沒準可以造就更敞亮的人生。再說了,能夠頻繁跳槽的年輕人,大多是有“硬本領”的,不然也不能每次都能安安穩穩的跳到好坑裡,沒本事的人是無坑可跳的,甚至都找不到工作。

不過返回來說,既然已經成年了,就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跳槽與否,沒人可以干涉,但是自己要想明白跳槽的後果和可能出現的職業風險,無論前路如何,都要能承擔。


體制之路


年輕人跳槽不是壞事,頻繁跳槽不是好事。

跳槽要有自己的想法和目的,有計劃的改變自己的工作環境和內容是件好事,但我看到的是盲目跳槽的最多,不過誰都年輕過,只是希望他們儘早明白過來,好好規劃自己的人生路!不要等年紀大了,悔不當初。

以上內容,希望幫到你!🤗🤗🤗



愛是奢侈品無心止步


浮躁的社會+不堅定的內心+低級的職場能力=頻繁跳槽


另一種解讀


隨著時代的變遷,曾經的那種“大鍋飯”、“鐵飯碗”的時代已經成為了歷史,計劃經濟時代已經變成了市場經濟的時代,工作對於每個人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但也是企業與個人的雙向選擇。浙江擬用徵信約束頻繁跳槽,這將會是又一次劃時代的變革,徵信的力量在互聯網科技時代是最為強有力的“殺手鐧”。

徵信是專業化、獨立的第三方機構為個人或者企業建立的信用檔案,如果個人或者企業徵信不好,就會導致銀行借不到錢,貸款審批不過,就連信用卡都無法申請,包括很多日常生活中的消費,可能因為你的徵信“不合格”,而導致你寸步難行。近期浙江的企業座談會上,有一家企業的老總提到:“企業可以提前一個月通知員工離職,但是你要賠經濟補償金,如果說不這麼做,就要賠雙倍。但是員工如果要走,說真的,我們現在一點辦法都沒有。”

站在企業的角度,這種說走就走的辭職,對於企業的影響是毋容置疑的,沒有妥善的交接程序,離職的人把之前的工作進展到哪一步?還有什麼工作流程沒有完成的?公司一些機密文件存放在哪?等等問題都會讓後來者不知所措,這樣會給公司帶來一些“不必要”的損失,這樣的做法也是不負責的。站在個人的角度,如果企業真的“那麼好”,有“人情味”,錢都“給到位”了,又有誰會願意跳槽呢?工作其實也是雙向的,自主擇業的時代正是如此,很多企業開除員工,只是找一個很好的理由趕你走,或者把你調到不願意去的部門讓你自己走,賠償金只是說的好聽,有多少公司會給?員工的初衷還是在分享的同時,獲得自己應有的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