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好老師讓學生學習更輕鬆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好老師讓學生學習更輕鬆


期末考試即將到來,老師的在知識上的教學成果即將有一個學期性的總結,在這之前,學生也會針對老師的教學,對老師進行客觀的討論。哪些老師讓大家覺得學到了東西?哪些老師讓大家覺得很失望?雖然,每個學生都有自己喜歡的老師的風格,但是真正的好老師卻是可以得到大部分學生的贊同的。總結一下,好老師就是:

好好教書:

教師的本職工作是教書育人,教書是將知識傳授給學生。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好老師讓學生學習更輕鬆


要不要因材施教?有些老師根本不會傳授知識,不管學生學生哪不好,缺少什麼,只是一昧地灌輸知識,這就沒有好好教書。比如,教給孩子英語中的“過去完成進行時”,但是學生連“完成時”都還不會,那麼一次次灌輸都是無效的,所以需要找準學生的定位,這樣的學生需要從基礎抓起。“教師資格證”考下來不難,但是,做一個能夠兼顧學生程度與教學目標的老師很難。

打好基礎:在學習上為學生打好基礎,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必太吃力。

有的老師待在最差的學校,就覺得學生也很差,不好好教學,到最後,孩子想學點東西卻也學不到,這是不是沒有好好教學呢?見過一個老師,在面對班級很差的學生時,幫助他一次次學習最基礎的知識,最後,老師考到了更好的學校、帶最好的班;那位學生也考上了大學。老師的作用很重要,這是毋庸置疑的,好好教書,認真培養每一位學生,學生會感激老師的。

教師的不可替代性:

調查顯示:如果很多職業是很容易被替代的,但是老師這個職業不會。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好老師讓學生學習更輕鬆


可替代性的老師?最近聽到身邊學生討論:在安排的有網絡課程資源的課程有時還會配有一個老師輔導,到最後,學生們反映在課堂上沒有學到東西。老師讓在課堂交作業而沒有對重難點、作業等進行講解。(“為何這門課程有網絡資源,還有老師?”其實就是,即使有專業的網絡課程,但是學習內容是學生一點都沒接觸過的操作性課程,沒有老師,學習效果會稍微差點兒、疑惑多點兒。)這樣的一個例子就是:老師的可替代性,被網絡資源替代,沒有發揮好自己的作用。

做一個不可替代的老師:有自己優秀的教學內容可以講解,讓學生在學習中有獲得感,解決學生的學習困難,或許才是重要的,而不是簡單地完成教學目標,忽視了學生的學習以及其他收穫。

有一個好老師,才更容易帶出好學生。學生們平時好好學習,期末也不用擔心,學習效果也會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