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裡的那些值得一刷再刷的電視劇

我眼裡的那些值得一刷再刷的電視劇


筆者業餘時間,喜歡去追劇,尤其是咱們大陸拍攝的電視劇。美劇港劇雖然看過一些,但是並不多,故不在本文考慮之列。


筆者認為,所謂的經典電視劇,不管是歷史劇還是現實劇,描述的故事內容都要能契合當時的社會背景與歷史,要尊重觀眾對於歷史和現實的最基本的認知,讓觀眾觀看後能感受到強烈的真實性。那些過於虛幻浮誇的雷人情節,是對觀眾的侮辱與糊弄。這樣的電視劇不僅無法成為經典,甚至都無法讓觀眾耐心看完。


國產劇中有很多電視劇堪稱經典,值得我們去花時間一刷再刷。


一,《亮劍》


筆者認為這是抗戰題材最經典的電視劇。它的火爆,帶火了國內抗戰題材電視劇。自《亮劍》之後,大陸地區的抗戰題材電視劇如同雨後春筍,層出不窮,時至當下,還能時不時的看到新的此類題材電視劇。


我眼裡的那些值得一刷再刷的電視劇


電視劇《亮劍》,故事情節非常吸引人,劇中一正一反主角的表演也很到位,很符合所塑造的人物的形象。劇中對於敵我雙方軍隊的戰術素養,指揮能力,實戰能力等描述的比較貼近當時歷史事實。對我方人員不會誇張的抬高,對敵人也沒有過分的貶低與醜化。這部抗戰電視劇算是比較真實反映敵我雙方力量對比以及變化的電視劇,比較尊重歷史事實,絕非雷人抗戰劇。可惜後續出現的很多抗戰題材電視劇,為了提高收視率,極其不尊重歷史事實,惡意矮化醜化敵人,虛構的故事情節過於雷人,以至於很多人不再對這種題材電視劇感興趣了。筆者也寧可再次花時間看一遍電視劇《亮劍》,也不願意去看一部新的雷人抗戰劇。


二,《中國兄弟連》


這個是筆者刷過3遍的電視劇,它也是一部抗戰題材電視劇。


我眼裡的那些值得一刷再刷的電視劇


這部劇劇情是這樣的: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發動了對中國的全面侵華戰爭。一次和日軍的戰役中,國民黨軍隊敗退,但一個掌握著重要情報的部門被日軍圍困,下落不明。因此國民黨軍隊派一個連回去營救。而新四軍的一支游擊隊在行軍途中恰好遇到並營救下該國民黨情報部門主任蘇白,在與日寇的戰鬥中,隨後趕到的國民黨連隊與游擊隊前後夾攻,暫時擊退日軍分隊,充滿戲劇性的故事由此展開。兩支共產黨和國民黨的"友軍"本來也相互是敵人,但由於國共抗日一致對外而成為"友軍",但彼此的戒備並未消除。兩個部隊戲劇化的相遇,因為不熟悉差點衝突,在抗擊日軍的過程中互不服氣,直至手挽手聯合殺敵成為生死兄弟,最後全軍覆沒戰死沙場。


我眼裡的那些值得一刷再刷的電視劇


《中國兄弟連》是2008年第一部播出的戰爭大戲,片中每個人都有著鮮明的個人魅力和個性特點。角色刻畫得入木三分,充滿了英雄的血性,也有著小人物的私心理,看似矛盾,卻更人性。KMT連隊與我游擊隊兩個連隊,從最初的相互猜疑提防,發展到最後能相互信任,相互幫助能將後背交給對方,這個過程比較精彩。電視劇在描述故事的細節上表現出兩個連隊完全不同的個人性格,精神風貌,對人性的刻畫非常細膩,讓人看著覺得很真實。它打破以往的一個英雄堅持到底的創作原則,而是通過不分主次的敘述,強調每一個參加戰鬥的中國人,都是我們的民族英雄,這點不僅是《中國兄弟連》的特色,更是整個中華革命史的特點。


三,《中國遠征軍》


筆者刷過2遍,夠經典!


這部電視劇由董亞春、楊軍執導,由演員黃志忠,張豐毅,柯藍,李玥等主演的電視連續劇。


我眼裡的那些值得一刷再刷的電視劇


劇情大致是: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後,中、美、英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同盟國。韓家系祖籍雲南滇西的書香門第。韓家長子韓紹功是戴安瀾將軍麾下的一名上校團長,其弟韓紹勳是跟隨孫立人將軍的少尉排長,妹妹韓紹英則是我黨滇西支委的重要成員。珍珠港事件後,中、美、英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同盟國,中國政府組建了遠征軍。遠征軍奉命入緬後,韓家人離開昆明,分赴緬甸、重慶和滇西三地,一家人由此開始了歷經三年血與火的洗禮以及情感、命運的考驗。兄弟倆同赴緬甸作戰,先後經歷了中、英聯軍緬北大潰敗,經歷了戴安瀾等將士的重大犧牲,也經歷了中國遠征軍反攻緬北和反攻滇西的偉大勝利。


《中國遠征軍》講述了整個滇緬戰爭的全貌,把跨越了幾年的完整戰爭戰爭清晰而細膩的表現出來。主要講述講述了200師和新38師兩支傳奇之師為代表的中國遠征軍在同古戰役、仁安羌戰役、野人山大撤退、滇西大反攻等重大歷史事件中的悲壯經歷。和大多數戰爭劇相比,嚴肅是這部劇一大特色,嚴肅到近乎拘泥,可以看得出《中國遠征軍》對這段歷史的謹慎態度,完全正劇的風範。


筆者認為如果想對抗戰期間中國遠征軍的那段壯觀的歷史有興趣的話,就可以好好看看這部劇。畢竟通過這部歷史正劇去了解遠征軍的歷史,要比看相關歷史書籍去了解歷史來的更為深刻,更為直接,更為方便吧!


四,94版《三國演義》


這是一個不可逾越的經典之作,筆者刷過2遍。


84集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根據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改編,由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中央電視臺製作,王扶林擔任總導演,蔡曉晴、張紹林、孫光明、張中一、沈好放任分部導演,孫彥軍、唐國強、鮑國安、吳曉東、陸樹銘、李靖飛、洪宇宙、魏宗萬、張光北主演。


我眼裡的那些值得一刷再刷的電視劇


該劇演述的是三國時代的故事,是魏、蜀、吳的興亡史,共分為《群雄逐鹿》(1—23集)、《赤壁鏖戰》(24—47集)、《三足鼎立》(48—64集)、《南征北戰》(65—77集)、《三分歸一》(78—84集)五大部分。著重表現的是亂世中多個政治集團間錯綜複雜、緊張尖銳的鬥爭;這種鬥爭發展成為連接不斷的對政治權力的爭奪和軍事衝突,造就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將近一個世紀中的風雲變幻。


這部劇就是我們說的老版《三國演義》,它的經典是全國的觀眾有目共睹的,是大家的共識。它是諸多三國題材的電視劇電影中最忠實於原著的,所以能引起眾多《三國演義》小說讀者的強烈共鳴。這部劇是在1994年上映的,從第一集開始就廣受好評,萬人空巷。雖然比較長(長達84集),但是在那個好的精神食糧供應並不充分的年代,中國觀眾們無不為之傾倒為之著迷,也迎來了觀眾們的一致好評。電視劇從演員的選型,片頭片尾歌曲的演繹,道具的挑選,宏大的戰爭場面等都讓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2010年推出的新版《三國演義》電視劇,筆者一直記得當時主創人員說想超越經典,也想讓新版《三國演義》經典20年。事實證明,新版電視劇《三國演義》不過經典,遠遠無法超越老版。中老年人如果要重看電視劇《三國演義》,都希望能看94版的。為了讓下一代能早日瞭解中國四大名著,我在給我家小朋友推薦電視劇《三國演義》的時候,也是首選94版的。


如果我說,94版《三國演義》電視劇,經典不可超越,相信很多人都會認同的吧!


五,98版的《雍正王朝》


筆者刷過3遍,描寫帝王偉大故事的電視劇裡,是一個難以逾越的經典。


我眼裡的那些值得一刷再刷的電視劇

《雍正王朝》是中央電視臺影視部, 長沙電視臺等聯合制作的歷史題材電視劇,改編自二月河長篇小說。由胡玫執導,唐國強、焦晃等主演。該劇講述了康熙皇帝駕崩,素有"冷麵王"之稱的四阿哥胤禎繼位,在當政後出現的山西諾敏案、科場舞弊案中,雍正殺了一批牽扯其中的朝廷重臣。"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河南罷考案"、"鐵帽子親王大殿發難逼宮"、"含淚殺親子"等一系列旨在推行新政、抑制官紳斂財和宮廷內部黨爭、擠壓的歷史事件貫穿了雍正的一生和雍正王朝。


這部劇最精彩最吸引人的情節是康熙皇子們對於帝位的爭奪過程,以及雍正即位之後,繼續跟其兄弟們之間的明爭暗鬥。雍正從不被看好的皇子到被挑選為皇位繼承人的過程,對於職場中的我們也很有啟發。比如不爭即爭,比如多幹少說,多幹別人不願意或者不能幹的難事兒為領導(父王康熙以及太子)分憂,比如對於領導忠誠等等,在競爭激烈的職場,這些都是很有用很實用的哲學。


-完-


2020-4-12 寫於蘇州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