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吴家大老爷说错的话

长这么大看过的影视剧绝对不算少了,但是每每看到一个词,总是让我突然间不舒服一下。为什么呢?因为这个词,几乎在我看过的所有的影视剧中,都用错了。

——空穴来风。

《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吴家大老爷说错的话

《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吴家大老爷说错的话

空穴来风表达的是: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双重否定表示肯定,也就是指事出有因。这个词的原意我有点模糊,大概是指在一个山洞里,有缝隙,洞口,才会进来风。其实这是个常识问题,你待在一个完全密闭的空间里,自然是感受不到风的,只有这个空间有了缝隙,开了窗,才会有风进来。

朽株难免蠹,空穴易来风。——唐·白居易《初病风诗》

然而银行当事人,安能逃避责任,空穴来风,理有固然。——清·梁启超《续论市民与银行》

还有前段时间非常火的《人民的名义》

《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吴家大老爷说错的话

《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吴家大老爷说错的话

都是良心剧,我并没有要挑刺的意思,只是越是高质量的电视剧,就越不希望他有瑕疵。在我看过的电视剧中,只有一部是用对了的,我不太记得是哪部了,好像是《琅琊榜》,我当时就觉得眼前一亮,顿时更加钦佩编剧。

可是就在刚刚,我百度了一下“空穴来风”。发现原意跟我上面说的一字不差,也给了出处。但是,后面居然跟了一句“现多用来指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第6版,第742页,2015年1月第517次印刷)”

为什么要改呢?为迎合大众吗?这本就是个稍一代入就显而易见的常识性问题,为什么因为误解的人多就将错就错了呢?那我们再回去读先贤的语录不是完全就按反方向理解了?不通顺的地方又要费一番周折,查出原意原来正相反。这并不会带来便利,反而造成麻烦。我觉得传播知识这类的工作者不能这么轻易就妥协,明知是错的,明知解释不通,却要助一把东风,在我看来,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们完全可以借住各种媒体逐渐矫正过来,就像影视剧,是最易传播,大众最易受其影响的途径。

如今背其道而行之,实在不智。

我知道时代发展到今天,有很多词或成语要表达的意思都进行过改动,但是如此原意显而易见,又运用频繁的词,做完全相反的解释,真的好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