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我們勸退了一位高管

年前,我們勸退了一位高管。

說心裡話,那人的職業素養很好,業務能力也算得上中等,但快要過試用期的時候,經與老闆討論,還是對其進行了勸退,沒讓他過試用期。周邊的同事覺得他不錯,他管理的部門下屬也對他評價有嘉,與之有工作交集的部門對他印象也尚可,我們招了半年才招到他入職,就是這樣一個人,我們卻在他將要轉正的時候踩了剎車,究竟是為什麼呢?

原因看上去很簡單,老闆覺得他的能力和薪酬不匹配。說的俗一些,就是嫌他貴了。老闆對這個崗位的期望值與他表現出來的能力有一段差距。他的面試過程其實非常順利,侃侃而談,連過三關。入職以後,他在管理層會議上的表現也是讓大家頻頻點頭。但僅僅兩個月不到,老闆就找我,說對他不滿意。

職場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沒有任何一位老闆願意平白無故地付給你工資。所以,企業所給出的報酬正是公司對崗位人員的期望值。上述那位其實犯了四個錯誤:

一、他為了求職成功,給了老闆非常高的期望,犯了個常識性的錯誤——承諾了自己沒有辦法兌現的諾言。很多面試者在面試時都會誇大自己簡歷上的經歷,但千萬記住,不要去杜撰某一塊的經歷。商人經商,最重信譽,每個老闆都非常看重你給他許下的諾言,尤其是你在面試的時候說的事。如果三番四次都無法兌現你所說過的話,那你就成了牛皮大王,信譽掃地。沒有任何一個老闆能忍受的了。不過,將自己曾經的經歷誇大其實,恐怕也是許多面試者都會犯的通病。所以,面試時,大家一定要注意,儘可能中肯,客觀地表述自己做過的業績。互聯網時代的信息非常透明,真要做背調,一切都能弄的非常清楚。

二、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實力,沒有對自己即將進入的工作環境進行有效的分析。他之所以敢在面試時大話其說,恐怕是想有些事即便沒做過,現做也沒什麼不可以。盲目自大,沒有客觀評價自我。沒有將自己與企業當時的狀況進行有效適配。

三、正是因為沒有對自己進行客觀的評價,所以,他提的工資期望,從結果來看,是十分不合理的,跟他的成果輸出完全不匹配。他工作勤奮,管理思路清晰,最終的結果呈現卻連及格的分數都沒有。

四、他在進入工作以後,試用期間,還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就是沒有抓住工作重點。人往往喜歡幹自己喜歡做的事,但你喜歡乾的事並一定就是你的工作重心。此人入職以後,幹起自己認為的本職工作,兢兢業業,然而沒有明白一點,每個崗位都是帶有期望值的。你想做什麼,與你被期望做什麼,兩者之間往往有差異。不能僅滿足了自己,卻忽視了期望。作為高管,每一個崗位都有一部分的戰略職能,這才是最重要的。他履行了所在部門的很多職能,唯獨沒有履行好這個部門的戰略職能。

因為年前被勸退,加上疫情,他至今仍未就業,前兩天聯繫我,問我有沒有合適的工作機會,他願意降低工資要求。

林氏職語:

1、面試時不要輕易對未來的事情許諾;

2、對即將進入的工作環境做全面的瞭解,包括你的職位信息,工作關係,組織結構,工資福利等等;

3、清楚瞭解公司上級、同事對這個崗位的期望,要將你的工作與這些期望結合起來;

4、不要一味去做你擅長和喜歡做的事情,對成長無益;

5、每個部門都有一部分的戰略職能,常規職能履行的不好影響的是你的績效,戰略職能影響你的去留。


年前,我們勸退了一位高管

面試時不要輕易對未來的事情許諾;不要一味去做你擅長和喜歡做的事情,對成長無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