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絲綢之路”到“利豐”到“阿里巴巴”淺談數據時代下的B2B

從“絲綢之路”到“利豐”到“阿里巴巴”淺談數據時代下的B2B

絲綢之路

如果讓我們回想中國人的對外貿易歷史,絲綢之路一定是首批出現的之一。它見證了中國乃至東亞對西亞以及歐洲的對外貿易史。據專家考證從宋開始,由於這條路上的國家更迭以及國家之間的戰事,導致官方貿易慢慢下滑,但是民間貿易依然比較興盛。而是絲綢之路的真正蕭條開始於15世紀,由於奧斯曼帝國的強大,直接導致2種宗教的對立。那傳統的絲綢之路的目的市場的人們很難經由原來的路徑在進行貿易,於是他們在造船和航海能力大幅提高的背景下,開啟了所謂的“地理大發現”。慢慢地海上貿易的興盛導致絲綢之路最終謝幕。在絲綢之路的時代,無論是官方貿易還是個人貿易,都是因為需求的產品,使得個人或者團體因為跨境去滿足需求而產生利益。這個時代影響貿易的是政治和物流因素。這個時代的數據是掌握在貿易商和經銷商手裡面,但是多半是片面的。因為物流時間比較長,產品往往也就是不同國家的優勢產品來回運輸,慢慢地就催生出貿易公司的出現。

從“絲綢之路”到“利豐”到“阿里巴巴”淺談數據時代下的B2B

利豐

利豐,現在依然是外貿屆的巨無霸。始於1906年,至今已經百年有餘。起初它是首批打破洋行壟斷貿易的華資公司,到現在全球40多個國家超過70個分公司或者辦事處,它引以為豪和牢牢抓住的是它的供應鏈體系。利於地緣優勢,牢牢抓住地緣的價格優勢去更好的服務自己的客戶成為利豐成長的很重要的原因,也是基於此,它慢慢衍生出批發以及終端零售,這是必然。這幾年大家談到利豐,很多人會談到利豐的虧損和利豐的業務調整。其中其業務調整的核心之一就是供應鏈的數字化,從而慢慢轉型成為一個“數據公司“。因為他們也深刻體會到在第四代和第五代工業革命夾縫中的時代,數據已經非常重要。但是他們現在依然在轉型的路上,他們依然在從事很多傳統貿易的操作。利豐已經可利用自己的供應鏈和各地的分公司從市場和工廠2個方面來獲取遠遠超過競爭對手的信息,從而更好的做出決策和選擇。 這個時候的數據已經相對豐富,但是侷限於其人員和地域的限制,數據的寬度和廣度也是受限。

從“絲綢之路”到“利豐”到“阿里巴巴”淺談數據時代下的B2B

阿里巴巴

阿里的出現得益於第三次工業革命,出現在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其如何成長很多人都可以娓娓道來,不知道的也完全可以百度到,這不是我談的重點。我想說的是現在阿里是中國最大的B2B外貿平臺,裡面無數個貿易公司和工廠。讓我們來看看阿里巴巴慢慢在做什麼。起初它就是個平臺,它吸引供應商進來做為他們的供應,反過來,這些供應商也可以作為它的優勢來吸引更多的客戶。後來出現了排名,P4P,一達通等。P4P是什麼?說白了就是一個數據變現的方式,不論是它是競拍或者其他什麼方式。那麼一達通又是什麼呢?應該是金融/物流的一攬子方案。為什麼要做這些?讓我們來梳理外貿涉及到的過程和事物:產品/客戶/價格/外匯/物流/終端銷售等,產品數據它自己平臺會蒐集,夠嗎?不夠,因為很多數量級更大的公司目前不用,或者不全用平臺來走貨。客戶夠嗎?你如果瞭解阿里客戶的來源,你也會發現,其實不夠的。所以,這樣你就會明白為什麼阿里的銷售告訴你可以適當從自己的非平臺的訂單來倒入到阿里平臺來,來獲取更多的權重,有利於自己的公司的XXXX之類。如果你導入客戶,它就獲取了更多的數據,掌握更多的價格。而外匯等就如同支付寶,他們會自然或者時間差收益。大家想想這個時候的數據的多樣性和廣度有多大。我們大膽試想一下,如果阿里巴巴想把自己做成電子化的利豐,你覺得如何?它手握客戶信息和需求,也掌握無數供應商的信息和成交價格。它能成功嗎?它會這樣做嗎?它如果這樣做,普通供應商有辦法阻止嗎?回想下阿里線下的其他業務的佈局,不禁細思極恐。前幾天有朋友跟我講亞馬遜將他不好賣而選擇清倉的貨自己去賣,而且銷的非常快,聽到之後一陣發冷。當然亞馬遜是B2C的。

對於平臺,我們是有選擇權的,但是大潮流,我們只能逐流。那麼數據時代的我們,尤其是中小貿易公司或者工廠,我們如何更好地利用數據來做好B2B呢?

1.專業數據輔助貿易:這裡的數據涵蓋很多維度,每個維度都是專業從業者提供數據。但是你是否真的需要,這個需要好好思考。

2.自己業務做好數據分析和整理:將訂單多維度系統化分析整理。

3.將供應商數據化:就如同前面說到的利豐將自己的供應商數據化,我們也要將我們自己的供應商數據化,為了更好更有效率的對接和聯絡。

4.客戶和潛在客戶的數據化:用數據信息去畫像前在客戶。

說句題外話,數據時代的我們,並不是生活著各種攝像頭下,而活著各種APP的注視下。信不信不用探頭,淘寶+京東+今日頭條+微信,就可以勾勒出你一天的生活軌跡?

(生活已是不易,需要更多勇氣,你的點贊關注和轉發是我無盡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