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衛視《詩·中國》今晚開播

安徽衛視《詩·中國》今晚開播

那些詩詞背後的故事,也這麼耐人尋味!

安徽廣播電視臺聯合《詩刊》社特別推出大型詩歌文化類節目《詩·中國》即將於今晚(10月13日)21:20登錄安徽衛視,該欄目由楊瀾擔任主持,除了有兩代亮劍“楚雲飛”的扮演者果靖霖和張光北,李亞鵬、王姬等著名演員之外,著名詩人吉狄馬加、著名學者趙長征、才女學者戴濰娜等也傾力加盟。文學和藝術的碰撞,為《詩·中國》舞臺點燃了奇妙的火花。

主持人楊瀾堪稱《詩·中國》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談到為何在眾多詩歌類節目中選擇

安徽衛視《詩·中國》今晚開播

《詩·中國》,楊瀾笑說:“這個節目特別有代入感,會讓你進入青春年少的時光,回到你的故鄉和夢想裡,是特別能夠帶入我們自身感情和詩意的一個節目。”相信眾多藝人、詩歌愛好者和文學從業者,也和主持人楊瀾一樣,懷抱探索詩歌中美好中國的願景,一起加盟到《詩·中國》中來。他們將帶領觀眾一同發現那些經典詩詞背後傳承的中國精神,共同尋覓那些驚濤拍岸的偉大時刻,聆聽那些美妙音符背後的櫛風沐雨。

安徽衛視《詩·中國》今晚開播

在節目中,有的嘉賓藉助詩歌和節目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演員王姬就對《我的祖國》這首歌情有獨鍾,“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船工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當《詩·中國》現場響起這段旋律時,王姬的眼眶溼潤了。她說,正因為有這首歌曲的陪伴,自己度過了在海外的艱難歲月。“尤其是過春節的時候,特別思念祖國。大家在一起聚會,就一起唱《我的祖國》,唱得每個人都眼淚汪汪。《北京人在紐約》裡面也有這個情節,也是我跟導演提出來的。”

安徽衛視《詩·中國》今晚開播

值得一提的是,《我的祖國》這首歌是經典影片《上甘嶺》的插曲,欄目組也特意尋訪到《上甘嶺》中連長的原型張計發,張老已經90多歲了,他回憶起上甘嶺戰役的崢嶸歲月,還特意為欄目開播送上祝福,深情演唱了這首《我的祖國》。不得不說,這和“中國最好聲音”徐濤在節目現場朗誦《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時所表達的,是同樣的愛國熱情。

安徽衛視《詩·中國》今晚開播

時光流逝、歲月迴響。如果說,王姬他們想表達的是遊子藉助詩歌對祖國母親的熱愛,那麼在兩代《亮劍》中出演同一角色的張光北和果靖霖,則猶如兩棵傲然挺立的青松,以他們詮釋過的軍人視角,亮出歌頌美好祖國的好聲音。對他們來說,這一身戎裝,不僅僅是影視表演中的道具,更是一生的榮光!

安徽衛視《詩·中國》今晚開播

家者,最小國也;國者,最大家也。在提到中華詩歌的時候,多位嘉賓和學者提到“傳承”二字。在著名詩人吉狄馬加那裡,一名作家和詩人通過身體力行的寫作實現中國精神的傳承,他們傳承的是文化,也是精神。著名演員李亞鵬回憶道,自己14歲離家,如今將14歲的女兒送到海外留學,自己的父親也是從14歲開始漂泊半生的。這樣一種冥冥之中的東西,體現自己和女兒對於父親這種“勇往直前、不怕艱險”精神的延續,這也是一種傳承。

安徽衛視《詩·中國》今晚開播

在家國情懷中盪滌出的豪情壯志,會讓我們更加珍惜平淡生活中的歲月靜好,楊瀾笑說:“我覺得萬物皆有詩意,萬物皆是詩歌”。在《詩·中國》現場,節目組還請到了詩歌《快遞中國》的作者王二東。王二東是一名快遞行業的從業者,也是一名詩歌寫作者,他用自己手中的筆,書寫了自己眼中充滿詩意的中國快遞業。在他的眼中,快遞員就是城市的“超人”,他們用最快的速度,將人們心愛的物品送達到千家萬戶,而他們最後走進的那扇家門裡,則蘊藏著他們自己生活中最心愛的人和物品。

安徽衛視《詩·中國》今晚開播

知名藝人用獨特的經歷去詮釋詩歌,文學研究者用平實的語言去探討詩歌,著名朗誦家用專業的語調去朗誦詩歌,平凡人用詩意的眼睛去發現詩意的世界,他們在《詩·中國》共同為“詩歌般的生活,生活裡的詩歌”給出了全新的註腳。

安徽衛視《詩·中國》今晚開播

安徽廣播電視臺聯合《詩刊》社特別推出大型文化詩詞類節目《詩·中國》,可謂是看點輩出,好戲連臺。借詩歌之聲,歌頌美好祖國,用詩詞在歷史和觀眾之間建立聯結,挖掘詩詞本身的文化背景與動人故事,延伸到當下鮮為人知的真實事件,反映出亙古不變的文化傳承和家國情懷。情理之中的故事,意料之外的呈現,與觀眾建立起穿越時空的情感連接,以小見大,見微知著,將詩韻之美落實在闡述“人與詩的故事”。在偉大祖國70年華誕之際,《詩中國》將於今晚(10月13日)21:20登錄安徽衛視,與全國的觀眾“分賞詩歌之美,感受中國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