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享故鄉的那一片風光

新民屋脊——浪池

浪池,位遵義市播州區新民鎮烏江河畔的銀峰山上,登上浪池,可看南山之巍峨,觀烏江之俊秀,賞大地之蒼茫。

謀籌許久上浪池,總是無閒未有期。

今又相逢週末到,觀山賞景正當時。


盡享故鄉的那一片風光

週末閒遊浪池


難逢週末有閒光,再上浪池賞夕陽。

不懼寒冬天色冷,無虛傍晚北風涼。

一輪紅日西邊墜,萬道金霞眼底彰。

綠水潺潺歸大海,青山茫茫入穹蒼。


對於浪池的美,那是無法用語言能表達出來的,那不只是自然的風光之美,還有沉澱在內心深處永不抹滅的記憶。

故鄉就在浪池所在的銀峰山脈腳下,走出家門口,抬頭就能望見直入雲端的浪池,小時候,浪池給予我的印象就像是仙人居住的地方,浪池腳下的那一片黃土地,是父輩們為養家餬口而勤耕苦的地方,也是年少時的我們牧馬、放牛、割草、嬉戲的地方。

相傳,幾百年前,浪池並沒有人居住,是燕子做窩之地,所以得名燕子窩。後來,原本居住在龍堰的蔡家,由於受到夏家的驅趕,又傳言說是受陰陽之蠱惑,先遷居五龍蔡溝,再遷三腳渡,最後遷入燕子窩,從此在此安居樂業。因浪池是缺水的,為寄託人們的美好願望,後來得名為浪池。

大自然 的鬼斧神工在銀峰這片土地上留下了太多美麗的印記,大大小小的天坑數以百計,而浪池歷來就有九嶺十三窩之美譽。

盡享故鄉的那一片風光


登上浪池,烏江河就像一條綠色的紐帶飄過,那連綿起伏的群山就像泛著波浪的海洋,重重疊疊,一直伸向遠方。那些鑲嵌在群山之中的公路,就像是一條條銀絲帶,點綴著這個美麗的世界。

浪池的美,不僅僅是可登高望,拓寬視野,開闊心胸,還有那日薄西下的夕陽。


盡享故鄉的那一片風光


登浪池,多數的時間都是選在下午,有時候是下班之後,有時候是在週末,不管是在什麼時候,多是選在天氣晴朗的時候,只有那個時候,才會欣賞到浪池的夕陽之美。

記不清自己有多少個晴朗的傍晚,獨自駕車登上浪池,看風光之秀,賞夕陽之美。

盡享故鄉的那一片風光


今年的時間過得總是那麼匆忙,也總是那麼的無閒,登浪池的夙願,從春天等到夏天,從夏天等到秋天,等到了隆冬時節,才總算有了機會。

盡享故鄉的那一片風光


“紅哥,帶我去賴子山送禮。”那是一個晴朗的週日下午,當我走出家門,正在路上溜達的時候,迎面走來的堂弟對我說道。好吧,反正也是好久沒有出去溜達了,正好天氣也不錯,出去走走總比呆在家裡好吧,我便愉快的答應了他。

我們一車二人從下五龍出發,經上五龍,查腰,大毛坡,到達了目的地賴子山。

堂弟去送禮的這一家是老人過世,據說,這位過世的老人到底是怎麼過世的並無人知道,前一天都還在幹活,第二天有人再去找他做事,才發現他坐在沙發上沒有了氣息,人們在惋惜的同時,也欣慰他並沒有遭受到病痛的折磨就離開了人世。

堂弟送完禮後,並沒有留下來吃飯,也就是幾分鐘的時間,我們便又驅車繼續前進,我已經想好了下一個目的地——浪池。那是我曾經去過多次而又很久沒有去過的地方,天近黃昏,正好欣賞夕陽之美。

盡享故鄉的那一片風光


登上浪池,將車停靠在離村莊大約幾百米遠的地便下了車。夕陽西下,萬道霞光,雲朵生彩,晚風正涼。千言萬語說不盡眼前的美,萬語千言道不盡心中的情,一時之間,詩意橫生,略書數語以記之。

一輪紅日掛西方,萬道霞光映臉龐。

陣陣晚風吹四野,飄飄飛絮落山崗。

烏江流水如絲線,妙嶺巒峰似鳳凰。

看罷吾鄉多景緻,誰無不道勝蘇杭。


盡享故鄉的那一片風光

來新民,可別忘了去浪池,最好是天氣晴朗的日子,在這裡,你可以欣賞到新民最好的自然風光。

暢遊天地之間,樂享山水之美,用手機攝下影像,用拙筆譜寫詩章,在山水之間感受時光流淌,在文字之中留住已逝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