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這三件事宋仁宗最應該感謝呂夷簡

呂夷簡在《清平樂》已播出的劇情裡戲份還是挺多的,他是第一個出場的臣子,在很多場合發揮重要作用,

特別是有三件事關宋仁宗的人生大事,呂夷簡實在功不可沒。

一、及時阻止宋仁宗與生母相聚

年少時的宋仁宗,在八大王的挑唆下,得知自己生母不是當朝太后,而是苦守皇陵的李蘭蕙,立即連夜快馬加鞭趕去皇陵,和母親相認。

《清平樂》這三件事宋仁宗最應該感謝呂夷簡

當時八大王在去宋仁宗寢殿之前,曾與呂夷簡爭吵一番,怨恨劉太后霸佔了他們趙家江山。呂夷簡留心觀察了八大王離去的方向,馬上反應過來八大王要去告密。

呂夷簡來不及通報太后,立即找內侍前去阻攔,結果仍是晚了一步,宋仁宗已經強行出宮。在危急時刻,呂夷簡立即去找宋仁宗的老師晏殊,他知道只有晏殊能勸住宋仁宗。

《清平樂》這三件事宋仁宗最應該感謝呂夷簡

果真,在宋仁宗剛到皇陵就有大批人馬趕到,而且還帶了祭祀的儀仗隊,掩人耳目,在晏殊的力勸下,宋仁宗才沒有衝進去與母親相認。

如果不是呂夷簡反應迅速、應對有策,宋仁宗可能就和生母相認,並且帶生母入宮,造成宋真宗所擔心的兩宮並立,朝野動盪不安。最後要麼劉太后廢去宋仁宗,要麼宋仁宗奪權自保,不管何種結果,必定影響宋仁宗的權力地位的穩固。

《清平樂》這三件事宋仁宗最應該感謝呂夷簡

二、 為宋仁宗生母爭得厚葬之禮

宋仁宗生母病逝,劉太后為了爭一口氣,決定對李蘭蕙採用普通妃嬪的葬禮。呂夷簡一聽到消息,立即遞了三道劄子求見太后。見太后不回應,又火速跑到宮殿,顧不得讓任守忠通報,直闖進去。

說他爭分奪秒也不為過,他怕再晚幾個時辰李蘭蕙就“鑿垣而出”了。見了太后,太后仍然固執己見,呂夷簡不僅沒有知難而退,反而不顧太后發怒,實實在在站了幾個時辰。等太后氣消了些,又勸太后不可因一時的意氣,讓宋仁宗心裡對生母的愧疚轉化成怨恨。最終,太后宣詔厚葬李蘭蕙。

《清平樂》這三件事宋仁宗最應該感謝呂夷簡

他這句話說得非常正確,宋仁宗是一位仁孝君王,本身就為了知曉母親身世而不能接入宮中盡孝自責難過,死之前為了大朝會都沒趕去見一面,現在連死後葬不成禮他也沒辦法。呂夷簡勸諫成功,給宋仁宗一個極大的心理安慰,如果不是他出面,好強固執的太后估計很難改變心意。

《清平樂》這三件事宋仁宗最應該感謝呂夷簡

三、 提點宋仁宗藉機廢后

在廢后這件事情上,雖然呂夷簡有點私心,但他確實為宋仁宗廢后的想法付諸行動找到準了時機。細看那段戲,越嚼越有味。呂夷簡其實事先是知道宋仁宗被皇后打傷,但他故意裝作不知道,並且還詢問宋仁宗是不是和內侍比劃才被傷到了,讓宋仁宗放鬆警惕,對他說出實情。

《清平樂》這三件事宋仁宗最應該感謝呂夷簡

隨後他就從皇后毆傷皇帝無德到未給皇家延綿子嗣再到無法為天下女子做表率,特別還指出這個皇后是劉太后逼皇帝所娶,一步一步將宋仁宗說到立馬草詔廢去皇后。群臣聽聞都異常震驚,這樣的行為實在不符合宋仁宗的處事風格,也不符合禮制。

不得不說呂夷簡實在是牙尖嘴利,口才了得。如果不是他這番言辭,宋仁宗可能還沒這麼快下定決心廢后,完成自己一直想做卻沒做的事,這件事大概只有呂夷簡站在他這邊,所以成功廢后,呂夷簡也是功不可沒。

《清平樂》這三件事宋仁宗最應該感謝呂夷簡

由此看來,宋仁宗幾項人生大事,呂夷簡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雖然他不像晏殊、范仲淹那樣正直及大公無私,甚至有一些旁門左道和私心,但正是他這樣的圓滑,才能充當劉太后和宋仁宗關係的潤滑劑,雙方不至於劍拔弩張、兩敗俱傷,也間接為朝野的穩定、國泰民安做出了突出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