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 : 中國咽喉地位,撐起半部三國演義

有一座城市,恰好夾在秦嶺—淮河線中間,很多人還搞不清楚它到底是屬於南方還是北方?在地理位置上,它恰好位於秦嶺以南,又剛好在淮河以北;在生活習慣上,它既有以麵食為主的群體,也有以米飯為主的人群;在語言上看,它既有中原官話,也有西南官話……

它就是南陽,位於河南省西南部,與湖北省、陝西省毗臨,北靠伏牛山,東扶桐柏山,西依秦嶺,南臨漢水,是一箇中間開闊、南部開口的盆地。它是中國的咽喉,古人就曾這樣描述:“南陽,光武之所興,有高山峻嶺可以控扼,有寬城平野可以屯兵。西鄰關陝,可以召將士;東達江淮,可以運谷粟;南通荊湖、巴蜀,可以取財貨;北拒三都,可以遣救援。”

文 | 老布


南陽 : 中國咽喉地位,撐起半部三國演義

▲伏牛山

車從南陽姜營機場到市區,沿著光武東路,駛上橫跨白河之上的光武大橋,可以看到浩浩蕩蕩的白河水南下流向新野,河岸邊鬱鬱蔥蔥的白河溼地公園是這座城市的“綠肺”,為這夏日的尾巴輸送絲絲涼意。跨過橋就是臥龍區,平原特有的方塊狀道路是這個城市的毛細血管。特別的是,這些道路有很多以“人”命名,比如光武路、孔明路、仲景路、張衡路、信臣路,這些人名的背後是南陽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不禁讓人想起李白的《南都行》:“高樓對紫陌,甲第連青山。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

撐起半部三國演義

在出租車上,小原走馬觀花地看了這座自己生活了20多年的城市。幾乎每條道路都有拆遷和新的樓盤,一種陌生感襲來。汽車站對面的快捷酒店和小旅館正在拆除,塵土飛揚。破舊的南陽火車站正在改造,幾年後,這裡將變得整潔乾淨,成為南陽另一個崛起的商業中心。

這是兩年前小原從鄭州回到南陽時的感受。“這裡已經不是我小時候那個市區面積狹小閉塞的南陽,市區正以每年6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擴大,每年平均新增八萬城鎮人口,整個城市都在有序中膨脹。”小原說。

“人多”,幾乎是所有外地人到南陽後生發的第一聲感嘆,南陽是河南省18個省轄市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GDP排第三的城市。只是,相比省會鄭州、古城洛陽,南陽顯得異常低調,甚至沒什麼存在感。但這座城市在歷史上卻並不遜色於任何當時的大都市。

南陽 : 中國咽喉地位,撐起半部三國演義

▲南陽臥龍崗武侯祠

從秦始皇分三十六郡時就有了南陽郡,治所“宛”,就是現在的南陽市區。“宛”的意思是四方高,中間低的盆地形狀。造物者像造了一扇“任意門”,安放在這豫鄂陝的交界之地。東北方向,沿方城道順著山間低地便可直達許昌,正北方向沿三鴨道可到鄭州、洛陽,向西沿著丹江、漢江上溯,則分別可到達漢中、關中,向南則通向襄陽。在春秋戰國時期,南陽已經成為兵家必爭的咽喉之地。

秦末,劉邦、項羽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項羽在河北“破釜沉舟”,而劉邦則是先取南陽,再沿丹水取武關道進攻咸陽,先一步滅秦,冥冥之中奠定了楚漢相爭最後的結局。

西漢時,南陽郡太守召信臣等主持修建大量陂堰,使南襄盆地成為與成都平原(都江堰)、關中平原(鄭國渠)相提並論的灌區。在發達的農業基礎之上,南陽一躍成為與洛陽、邯鄲、臨淄、成都相提並論的大城市。

到了東漢時期,南陽簡直攀上了“人生巔峰”。因為漢光武帝劉秀是南陽郡人,也是在南陽郡起兵逐鹿中原,最終贏得天下。作為龍興之地,南陽的政治地位自然得到極大的提升,被稱為“南都”;經濟實力也處於穩定的發展過程中,而文化也隨之興盛起來。其綜合實力僅次於當時的都城洛陽,毫不遜色於長安。

這樣的大城市自然產生出一批名人,看那些生於斯或者長於斯的名單,其中最出名的,自然就是“躬耕於南陽”的諸葛亮。其他的名臣將相還有魏國的許攸、鄧艾,蜀國的黃忠、魏延、鄧芝……這樣的陣容幾乎可以撐起半部《三國演義》。

南陽 : 中國咽喉地位,撐起半部三國演義

▲南陽府衙


中原南北漕運黃金水道


歷史為南陽積累了文化的記憶,這些記憶被記錄在碩果僅存的少數遺址之中,比如南陽城西的臥龍崗,始建於魏晉的武侯祠就坐落在這臥龍崗上。這裡已規劃為文化旅遊產業聚集區,未來也許要像西安打造大明宮遺址一樣,進行改造和產業引進。又比如位於市中心的南陽府衙,至今仍存有明清建築100餘間,是國內保存最完整的府級官署衙門,如今已經發展成為南陽最繁華的休閒購物商業區。

還有一些歷史記憶藏在這座城市的地理基因之中,找到它們需要多花些時間。

小原的咖啡館開在南陽新晉地標360廣場22樓,從咖啡館窗外俯瞰,幾乎可以看到南陽市的全貌。白河將宛城和臥龍兩個市區分隔在東西兩側,高樓建築簇擁在河岸兩側,讓人看到這座擁有2000多年曆史的文化名城正在煥發新的活力。

老南陽人世代飲用的白河水,至今仍然是南陽城市最重要的飲用水源。過去南陽人有句口頭禪,說某個機會不垂青一個人,就說“你去白河裡洗洗臉去”。那雖然是句搶白人的話,但至少說明,白河水非常乾淨,乾淨到可以拿來洗臉。當然,白河作為南陽人從古自今的共同記憶,它的功能遠不止於飲用。

南陽 : 中國咽喉地位,撐起半部三國演義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鳥瞰圖

除了白河,流經南陽的河流還有丹江、唐河、淮河、湍河、刁河、灌河等等,用水網密佈來形容一座北方城市似乎有點奇怪,但用在南陽身上再適合不過了。這些河流分屬長江、淮河、黃河三大水系,在上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它們組成了中原地區南北漕運的黃金水道。

漢唐時期,長安、洛陽均為全國政治中心,江南地區糧物運往京師的最佳線路就是漢江,船隻到達襄陽後,進入豫西南有三條水路:其一,繼續沿漢江西北行,再沿丹江逆水而上,到達淅川縣西北部的荊紫關,然後用馬匹或人力馱運,過武關翻越秦嶺到達長安。其二,出漢江沿唐白河、白河北上,到達南陽北石橋鎮,陸地沿三鴉古道,翻越雲陽九里山經魯山、汝州到達洛陽;其三,出唐白河沿唐河東北行,經唐州北上可達源潭、賒店,然後登陸路,過方城經葉縣、寶豐而達洛陽。而無論哪一條路線都要經過南陽。

白河、唐河、丹江這些河流也許在中國版圖上並不起眼,但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河流流向,在今之前的千百年間,曾經形成了一條條重要的舟楫物流通道,興盛繁榮了沿河的多個集鎮,也留下了很多值得回味的美好傳說和故事。

商賈重鎮風頭無兩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文化給南陽留下的記憶是非常豐富的,有些甚至是獨一無二的。

史上能同時擁有九座城門的城市無一不是歷代名都,屈指可數,比如北京、西安、洛陽、南京等,可偏偏在很低調的豫西南卻也佇立著一個擁有九座城門的歷史重鎮:社旗。

從南陽市區向東驅車大約一小時就能到達社旗縣,在鬧市區中,一座八九層樓高的古建築顯得特別突兀,那壯觀的氣勢和中國古建築特有的飛動輕快的韻味,讓人情不自禁地遐想:如今並不怎麼出名的社旗縣,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座超“豪華”古建築?為何清朝時期此鎮每年財務稅收竟佔河南全省的二分之一?為什麼當時社旗的最高官員要比南陽知府高上三個品級?慈禧太后為何偏偏給這座會館親筆題字?這片土地到底承載過什麼樣的繁華?

“輝煌壯麗,天下第一”,這是著名古建築專家單士元面對這座山陝會館發出的讚歎。

山陝會館始建於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經嘉慶、道光、咸豐、同治至光緒十八年(1892年)竣工,共歷六帝136年,總面積13000平方米。現有山門、過樓、戲樓、左右夾樓、鐘鼓二樓、南北看樓、南北碑亭、正殿、關帝廟、財神殿、火神殿、春秋樓、望樓、遊廊等亭臺樓閣160多間。

會館所在的社旗縣原名賒店鎮,為南北九省的交通要道,全國有十三個省的商人在此經商,尤多秦晉鹽商大賈。僅各省商人建的同鄉會館就有山陝會館、湖北會館、江西會館、廣東會館、福建會館等二十餘處,其中山陝會館獨領風騷“天下第一”。賒店鎮也有天下第一鎮之稱號。

山陝會館是當年寓居此地的山西陝西二省商人集資興建的同鄉會館,據有關碑文記載,僅興建春秋樓及附屬建築就花費白銀7078440兩,興建大拜殿及附屬建築花費白銀887888兩。

如此龐大的資金來源,是各地商人為樹立本籍的商業形象,相互攀比的結果。寓居社旗的山陝兩省商賈財大勢眾,加之“蓋壓三江”的比富心理,此地又為茶馬古道的咽喉,水陸交通發達,互通南北,使社旗山陝會館建築之時得以“運巨材於楚北,訪名匠於天下”。其選材範圍之廣、材質之優,延聘工匠之多,為當時同期建築工程之冠。而歷年的維修費用均超過承德避暑山莊,各地的能工巧匠齊集於此,各展絕技,從而使社旗山陝會館的建築藝術達到了其時的巔峰狀態。

南陽 : 中國咽喉地位,撐起半部三國演義

▲社旗山陝會館


洗盡鉛華再造繁華


只是這樣的繁華,南陽人已經很久沒有看到了。

曾經山陝會館的熱鬧場面已經遠去,繁忙的白河水道成了市民休閒鍛鍊的溼地公園,而南陽也已經被歷史的喧囂所掩蓋,人均 GDP 在省內長期落後。

近代京漢鐵路開通以後,衰落了的河南重鎮開封和洛陽,也拉走了南陽南北交通要道的地位,隨著內地水運向鐵路陸運的轉移,南陽被置於豫西南一隅,成了交通閉塞之地。直到2004年寧西鐵路的修通,這一現狀才得到緩解。

地處南襄盆地的南陽,水資源、農副產品、油氣資源、旅遊資源豐富,但是如果沒有便利的現代立體交通網絡,這些資源都無法有效帶動城市經濟發展。

從南陽這幾年的規劃來看,“一河、兩岸、四組團”的規劃,參考了德國、英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著名城市規劃設計方案,充分考慮了南陽的歷史文化和工業交通需求,把南陽在豫西南的地位做了合理定位:豫鄂陝三省交界地區重要交通樞紐和區域中心城市。

交通方面,南陽姜營機場距離南陽市區僅10公里,其飛行區等級為國家4D級機場,為河南三大民用機場之一,通航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重慶等十多條航線,成為溝通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而即將建成的鄭萬高鐵也將拉近南陽與周邊城市的距離。

交通的改變,總是牽動成千上萬人的生活,也促成了一座城市完成自我蛻變。

近幾年的南陽一改過去的沉悶氣象,打破了混亂的格局,重新梳理城市規劃,把人文、經濟、宜居等多種因素綜合考慮,整座城市煥然一新。南陽也因此接連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月季之鄉、中國十大最具創新力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等榮譽稱號。

轉自今日頭條,作者老布,特向作者致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