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場企業自救“大考”:打不倒的終將更強大

一開始我認為我們抗疫醫療隊來到一線,屬於剛剛進入這場抗疫戰爭的末端,特別是當我們轉戰到長江新城康復驛站後,基本上也就是這場疫戰的下半場了,但是,後來我覺得自己錯了,錯的原因在於我發現它已經變成一個持久戰,並不是一兩個月就能快速結束,所以從武漢封城到現在,即便以武漢為主戰場的全國疫情傳播基本阻斷,都還只是上半場,下半場的號角才剛剛吹響。

而對咿呀口腔來說,我們的下半場是什麼呢?就是企業自救,這也是當下眾多企業主不得不面對的一場“大考”。作為咿呀來說,我們是一家大型口腔連鎖機構,分佈在湖北省的分店就有30多家,武漢就有8家,大家都知道口腔治療中有兩大特點:第一個是要跟牙科患者密切接觸,甚至是負接觸,雖然醫務人員是帶著手套為患者服務,但是還是需要器械和手的引導才能進入口腔內開展各種診療操作;第二個就是口腔診療操作中會使用到各種精密器械,特別是高速渦輪手機,每秒幾千轉的速度會產生高溫,所以在使用過程中需要噴水冷卻,這就會產生大量水霧噴濺和氣溶膠的擴散,這兩個方面加起來傳遞著一個信號:疫情特殊時期,口腔牙科醫生在工作中是非常危險的,存在感染的風險,所以一流的防護是非常有必要的。值得慶幸的是新冠肺炎病毒只要做好自身防護,是能夠控制好的,比如說雖然疫期剛開始的時候,第一批前線醫務人員倒下了很多,有些醫療機構幾乎淪陷或者崩潰,但是後來隨著大批援鄂醫療隊的紛紛加入,政府力度的加強,各項救援工作有序推進之後,醫務人員就很少有感染的了,即便是感染也都能找到原因,到底是操作不當還是麻痺大意造成的。


下半場企業自救“大考”:打不倒的終將更強大

其實,我在新冠肺炎蔓延的早期,我們還沒有成立抗疫醫療隊來到一線救援的時候,就意識到這場疫情對口腔行業可能帶來的衝擊,並且發佈了一封《致咿呀同仁們的一封信》,提出來要做到安全看牙,強調我們需要制定一套安全看牙的標準流程出來,且必須嚴格執行,但是在湖北部分地區相繼解封,我們的部分門診真正營業後,實戰執行的過程中,我們其實遇到很多的問題:

篩選患者。因為要安全看牙,首先是就要篩選患者,所以我們就在門口設立了預檢臺,增加了測量、詢問、查看等環節,發熱或者是沒有健康碼的人,我們是拒絕看牙的;

開展安全宣教的工作,但總有少部分老百姓意識還不夠強,甚至有極個別的人覺得我們這樣做防護過當、太麻煩,也可能會因此過濾掉部分顧客;

特設高級別級防護診室,比如說我們遇到一個口腔患者要洗牙,那就必須要使用高速手機,我們就要專門安排他進入單獨的防護診室就診,也叫霧化診室,這個診室必須進行嚴格的消毒,進入診室的醫生也要做好全套防護準備;

同時,我們還要求做到“六個一”的服務標準,即保證一醫、一患、一室,一牙椅、一器械、一消毒,通俗解釋就是對患者進行高規格診療,每個患者對應一套器械,安排一個獨立的診室,當然沒有疫情之前我們也是這樣做的,結束治療之後,診室要嚴格消毒,避免因為噴霧或者氣化的液體而產生交叉感染,還有就是嚴格執行一醫一護來服務一個患者,這樣我們才能把防護安全工作做好。感染防控是醫療質量控制至關重要的一部分,我們還升級了院感防控措施,在新冠病毒爆發之前,我們的各項院感規範也在嚴格執行,包括環境物表清潔工作、七步洗手法、無菌操作等等,防止交叉感染,但那時口腔醫生防護要求沒有現在這麼嚴格,只需佩戴普通的醫用外科口罩、穿一次性手術衣、橡膠手套就可以工作,而現在要全副武裝,穿防護服,佩戴N95口罩、面屏和護目鏡。


下半場企業自救“大考”:打不倒的終將更強大


如果這些防護都做到位的話,要求嚴格之後,我們粗略的算了下:第一、效率會降低至少1/4,就是說如果以前我們一個門診的醫務人員,一天可以看100個病人的話,那現在最多隻能看75個;第二、院感成本會增加68倍,沒有新冠病毒之前的院感成本和現在升級後的院感成本相差68倍,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據,防護用品屬於消耗品,每個醫護都要穿一套防護裝備,有的防護用品半天就要更換一次,還要不停的用酒精、84消毒進行消毒,所有的門診加起來,消耗量是非常之大的。

作為口腔連鎖機構的決策人和老闆,此時我也揹負著前所未有的壓力,接診效率降低的同時,院感成本又增加68倍,但各項診療項目價格又維持不變,那麼我們的利潤從哪裡來?此番逆境中又該如何去生存?當然,我也看到了很多兄弟口腔企業,可能是因為沒有像我們一樣參與到一線的抗疫中,或者是抱著一種僥倖的心理,並沒有做到像我們這麼高標準的防護或者說防護止於噱頭、流於形式。但沒有做到這麼高標準的防護要求,並不意味著這件事不危險,當然首先有一點必須要說明,我們認為在市場上活動的這些人,或者說能來我們門診看牙的患者,理論上應該都不是新冠病毒患者或疑似患者,應該也沒有無症狀感染者,但即便這些都沒有,那我們要不要做了?我思來想去還是覺得要做。萬一有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無症狀感染者或者密切接觸者,萬一有人得過新冠肺炎或者是正患有新冠肺炎,他就是想來看牙,但是他又隱瞞了病情呢?這樣的情況在河北邢臺也是有先例的,萬一有一個,我們該怎麼辦?

我們做這些事情是為了萬一,但是為了這個萬一,卻要付出非常大的成本,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做?說實話,很難決策!因為如果當下的疫情環境已經成為一種經營條件且長期存在,就意味著這件事會伴隨我們企業的方方面面,但是我的決定是一定要做,並且要不惜一切代價保護好員工和患者的安全。但是在執行層面又出現了問題:第一、我們醫生已經習慣了以前的工作模式,短時間需要調整過來,肯定會有極個別的人還是會麻痺大意;第二、一些掌舵的門診主任或者核心人員,可能並不一定會同意我這個決策,因為這些付出的成本雖然最後是公司出大頭,但有些也要算到他們的頭上,因為每個門診公司是按照貢獻的利潤來進行績效分配的。這樣就會導致在執行上面會出現花了這麼多功夫,但並沒有增加公司收入的局面,並且還會降低1/4的效率,增加68倍的院感成本,我們該怎麼辦?我們防護的決心要不要這麼堅定?僅僅為了這個萬一,我們需要付出這麼大的成本嗎?付出這種代價是不是值得?這些問題不斷拷問著我!


下半場企業自救“大考”:打不倒的終將更強大


雖然從目前階段看來,湖北乃至武漢的疫情都控制的比較好,但是這些無症狀的感染者,還有極個別的復陽新冠肺炎康復者,你不能說不讓他去看牙,他要來門診看牙,我們也不能說不做好防護。在短時間沒有出現疫苗和特效藥的情況下,新冠病毒可能很長的時間裡都會與人類共存,我們要做好準備,那這就是一個企業長期要揹負的包袱。在國家對行業監管並沒有那麼嚴格的形勢下,在其他很多兄弟品牌並沒有像我們一樣花如此大成本做這件事的時候,這個決定非常的艱難,但是如果做並且做好了,會顯得特別的牛。

我們咿呀抗疫醫療隊既然參與了這場疫戰上半場的一線戰鬥,並且和政府、其他兄弟抗疫醫療隊一起把疫情控制到現階段這個樣子,即便我們在這裡面所貢獻的力量是微乎其微,但是我們會珍惜這個成果,這個用很多血淚換回來的來之不易的成果,哪怕只有萬一的可能,也不願意為它添亂。所以我決定要擔起這個社會責任,哪怕要專門成立督查組花大力氣去監督這件事情,哪怕又要重新考核,重新定義各個部門老大的工作責任和任務,也一定要做到,這是對我們自己負責,也是對患者負責,所以對上面的問題我們的答案是7個字:一定要、需要、值得!

道路阻且長,但也有努力的方向:第一、我們會盡量降低防護採購成本,直接向廠家大批量購買防護服、口罩等物資,長期跟廠家籤框架協議,看能不能把成本降一點下來,但前提條件是還是要保證防護產品的質量,不能以次充好,要不然就會得不償失;第二、通過“硬核”的安全看牙防護,更加樹立公司品牌,讓安全看牙變成企業的一大特色,那在疫情防控特殊時期,有些想更安全、放心看牙的人就會選擇我們,轉危機為生機,重建一種信任聯繫,這樣企業是不是可能會有了新的機遇,當然,前提條件是我們的執行力有沒有那麼強,我們的決心有沒有那麼大,我們每個人能不能說到做到。

雪崩之下,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在這個過程中,各行各業的變革也會被推動,不光是我們,我相信在現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很多企業和老闆都在思考這個問題,是冒險前行還是負重前行?而負重前行是多麼需要勇氣,也是多麼的需要。恢復期一定會到來,可能在很多年後,我們回想這一年,春節是寂靜和恐懼的,但在恐懼中我們有了向死而生的勇氣,在危機時刻我們依舊選擇堅持,並且重新發現了新的可能性,就像尼采說的——那些沒有消滅我們的東西,將使我們變得更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