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社會才知道,學歷到底有多重要

踏入社會才知道,學歷到底有多重要

學歷裡,藏著一個人讀過的書,歷經的事,結識的人。


“以前,我們天真的認為,學習好的都是書呆子,除了學習什麼都不會。可是,後來我們發現自己錯了。

大部分學習好的同學不但不呆,其他方面也表現的很突出,他們把學習力運用到了各個方面。”

白巖松的這段話,表達了一個很現實的道理:

學習好,學歷高的人,不僅在學習上優於常人,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也佔有優勢。

不可否認,學歷高的人,並不一定會站在頂峰,但至少不會跌入低谷。

很多人認為讀書用處不大,學歷也無關緊要,但踏入社會的人才明白,學歷到底有多重要。


01、學歷藏著一個人讀過的書

看到一個故事,網友@河森堡有次在圖書館看書。

翻看西方典籍時,看到年份:“公元457年”,很想知道當時中國處於哪個朝代,便一邊撓頭,一邊嘀咕:公元457年哪個朝代來著?

這時,一位前輩說:“宋朝”,網友心想,公元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才建立宋朝,於是一臉不屑。

前輩淡定自若地扶了下眼鏡,說:“也有可能是大明。”說罷,便走了。

網友忍不住“切”了一聲,心想:“這麼愛裝啊,公元1368年朱元璋稱帝才建立明朝,跟457年差得遠了。”

後來一直惦記這件事,查了工具書發現,自己被有學識的人吊打了,而全然不知。

踏入社會才知道,學歷到底有多重要

由此看來,讀書真沒用嗎,不說對古文化的研究,最起碼可以知道,中國歷史上有兩個明朝,兩個宋朝。

學歷高低影響著一個人的學識水平,而學識是認知程度的外在表現,學識淵博的人,也更有獨到的觀點和思維,利用知識改變著自己的命運。

有個大學生畢業後回家種西瓜,承包了一塊地,沒有先施肥,而是買了一車鵝卵石撒在地裡,灌溉也不讓地表有積水,村民們都疑惑他的做法,甚至覺得他搞壞了農田。

然而西瓜上市時,他種植的西瓜又甜又香,銷量最好。

原來,在西瓜地裡鋪鵝卵石,可以增加晝夜溫差,少灑水是為了減小比熱容,更利於西瓜的糖分積累。

而這只是來自他大學課堂裡,最簡單的一個知識,但這也是村民們無法知道的。

很多人熟知北大畢業,去賣豬肉的陸步軒,這個被恥笑的高學歷者,現在已經靠賣豬肉發家,而他成功的原因,離不開在北大學習的知識。

相同經歷的還有秦玥飛,耶魯畢業去做村官,世人都以為,留洋的海歸,不過如此,然而秦玥飛利用金融和營銷知識,發展村裡的商務產業,帶領村民致富。

高學歷者經常自嘲上學無用,因為他們深知學歷越高學識水平越高,而有學識的人更懂得利用知識,去追求更好的生活。

上大學甚至更高深造有利無害,即使不能功成名就,至少可以擁有選擇的權利,獲得滿意的工作。

財富中國2017年數據表明:名校畢業生就業率遠高於普通大學,而這一現象在學位等級上表現更為明顯。

當學歷成為入職敲門磚時,有人是金磚,有人是鐵磚,有人是空氣磚。

不同磚種的薪資水平也不同,學歷高低是很多公司制定薪水的一個重要標準。

踏入社會才知道,學歷到底有多重要

這是一份學歷與收入的關係表,遞增關係不言而喻,圖表看出,在影響收入的因素裡,學歷佔主要部分。

趙家人再願意輕賤讀書人,阿Q們再願意自欺欺人,也要面對一個事實:

學歷是一個人學識水平的體現,而學識則是改變一個人命運的充分條件。


02、學歷越高的人眼界越高

知乎上有人問,學歷到底能決定什麼?

高贊回答說:

專科看事情看表面,普本找原因,重本找痛點,碩士找痛點產生的原因。

這段話雖隱晦,但不難理解:

學歷越高的人,越擁有深度思考能力,越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

在學歷不斷提升,知識不斷深造的過程中,一個人的三觀在發生著改變,看待事物、解決問題的方式也發生著改變。

看到過一個真實故事,一位網友的母親得了肌無力,一次病情突然加重,聽說上海有個醫生治療特別有經驗。

於是全家人奔赴上海,但是到醫院後根本掛不上號,在網上查了很多信息也沒用,而母親的病又急需治療。

此時,身為博士的網友想到,既然是名醫,肯定會發表文獻,於是在web of science搜醫生的名字,終於在排查了幾百篇文獻之後,找到了醫生的郵箱。

發郵件幾分鐘後,就收到了一條回覆:週一上午來加號,就說給我郵件的。

就這樣,原本擠破頭皮也掛不上號的問題,得到了解決,母親也及時得到了就醫。

對於這種操作,有人驚呼:知識拯救母親!

連他自己也感慨,平時讀博士論文,沒有白讀。

網友以為是讀論文的習慣派上了用場,其實並非如此,派上用場的是他高學歷造就的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眼光。

倘若他沒有讀博,怎會有讀文獻的習慣,怎會想到去web of science找醫生的聯繫方式,若他只是一個普通人,又怎麼可能知道web of science這個網站,更不知道醫生會發表文獻。

顯然,學歷越高的人,眼界也會越高。

讀書越多,越能擁更高的眼界,做事也更能分的清楚利弊緩急,能更容易的找到解決方法。

在不斷深造的過程中,會用辯證的眼光看待問題,把格局放大,也更有容易將事情成功。

《國際金融報》調查顯示:中國500名上市公司的高管,84%擁有高學歷,48%畢業於985學校。

踏入社會才知道,學歷到底有多重要

在家庭教育上,高學歷者也更懂得用長遠的眼光教育孩子。

高學歷父母懂得階層、競爭這些字眼,孩子一出生,就給予好的教育。

而調查發現,農村80%的兒童沒上過輔導班,這不得不歸因於他們只考慮當下,不考慮未來的父母。

諺語說:再大的烙餅也大不過烙它的鍋。

學歷就像是鍋,而一個人的視野格局就是餅,只有大鍋,才有可能烙出大餅,只有在高等學府裡,才容易幫助提高一個人的視野和格局。

學歷提升眼界,眼界決定格局,而格局影響人一生,甚至子女的一生。


03、學歷的人脈附加值

非要說能力決定人生的上限,學歷則保障了人生的下限。

高學歷的人,在擁有豐富的知識,開闊的視野的同時,還會因為學歷效應,積累很多資源、圈子和人脈,而這,正是人生下限的保障。

學歷效應包含著兩個方面,內部效應和外部效應。

內部效應是指在校園時期,結識的同學、學長、以及校友,或在任學生職務時,結識的老師,導員,以及院系領導,這些都構成一個人的人脈。

在名校或者高等學府裡,任何一個人脈,都是無比重要的資源。

認識一個朋友,名校研究生,畢業時,所有人都前赴後繼的撲向職場,她卻選擇畢業旅行。

玩兒了半年回來,一週內便入了職,並且工作條件非常好。

追究了才知道,她研究生期間結識很多校友和導師,還認識很多成功人士,畢業前工作就已有了著落,哪怕旅行回來有變故,依靠手裡的人脈,依然可以順利入職。

校園時期的人脈資源,是一生中積累最快的時期,也是職業生涯中最寶貴財富。

提到人脈,不得不說耶魯大學的“骷髏會”,這個集結了耶魯所有優等生的組織,前後出過3位總統、2位大法官,以及無數議員和內閣高官。

踏入社會才知道,學歷到底有多重要

內部成員相互提攜薦舉,只要加入這個組織,混的再差也會是一個政客,這就是圈子和人脈的力量。

一個擁有高學歷的人,在交際時,會自帶磁性,主動吸引對方來結識,儘管並非校友或熟人,但也可以構成一個圈子,這就是學歷的外部效應。

烏鎮飯局的照片廣泛流傳,人們只看到boss們一起吃飯,看到了他們背後代表的公司,卻忽視了他們的學歷,以及畢業的學校。

踏入社會才知道,學歷到底有多重要

可以想象,一個學歷高的人,誰不願意結識呢?而一群學歷高的人相互結識,就構成了一個圈子,一個人脈作用極強的圈子。

圈子作用不言而喻,任何一個圈內好友,都有可能會在順境時助推自己,在逆境時拉自己一把。

除了交際圈,學歷還提供了好的婚戀圈。

《中國家庭發展報告2016》顯示,1980年後,人們更願意與學歷水平相同的人結婚。

好的學歷影響到的不僅僅是所處的圈子,還決定著你的伴侶是誰,一個學歷高的人,其愛人的學歷也不會低到哪兒去。

在內部效應和外部效應共同作用下,一個高學歷者的人脈圈,已經相當成熟,再配以與自己學歷相同的伴侶,整個交際圈幾乎都是精英。

在這樣的圈子裡,即使能力平平上限不高,也足矣保障下限不低。

踏入社會才知道,學歷到底有多重要

04、請逼迫自己優秀

學歷代表一個人有進取心,不言放棄和高度自律的精神,參加過高考和考研的人都明白,那是一場殘酷的自我挑戰。

我的同學徐勝和很多人一樣,大學四年渾渾噩噩。最後痛下決心考研,而這個決定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考上研究生不說,備考期間練就的學習精神、自律精神、拼搏精神、思考方式、飲食規律、堅持運動和早起,畢業後全都保留在了他身上,影響了一生。

文憑裡,藏著一個人讀過的書,歷經的事,結識的人。

有很多人不安於現狀,參加成人高考、專升本、考研,甚至一邊工作一邊修學歷。

這樣做是因為他們都明白,教育的本質,終究是一場優勝略汰。

說學歷很重要,重要的不是蓋有鋼印的學位證,而是學位證裡,一個學識淵博、眼界開闊、格局遠大、人脈寬廣、不言放棄的人的品質。

接受教育的過程,收穫的不只是一紙文憑,更是對學識、眼界和思維的磨鍊。

如果有可能,請一定要讓自己和自己的孩子擁有高學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