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開始禁堂食 新加坡上萬餐館迎戰“海嘯”

下週二起,食客只能外帶,不能堂食,新加坡1萬多家餐館生意恐跌剩不到30%。面對“海嘯”,業者紛紛採取措施,包括暫時關閉市區門市,讓員工輪流清假等等,只盼能順利撐過這幾個星期。

代表4000家餐館,相等三分之一市場份額的新加坡餐飲協會會長陳祖坤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餐館的核心業務是堂食聚餐。綜合好些會員的反映後,估計下來一個月的餐館生意會跌剩5%至30%。

他補充,還能維持三成生意的餐館一般有提供外賣服務,但送餐公司會抽取30%佣金,導致餐館利潤變薄。“如果業主還要收取100%的租金,生意實在很難維持。”

週二開始禁堂食 新加坡上萬餐館迎戰“海嘯”

新加坡餐飲業者擔心接下來一個月的餐館生意將因禁止堂食規定大跌。(法新社)

為阻斷冠狀病毒疾病在本土傳播,新加坡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前天(4月3日)宣佈,從下週二(7日)起至5月4日,所有餐館、小販中心、咖啡店、食閣和其他餐飲場所只接受送餐或打包訂單,不允許食客就坐用餐。

經營三巴旺白米粉的鄭友賢說,當局早前落實社交距離措施,要求食客之間要保持一米的距離後,生意已下滑了。不準堂食的規定下週一旦生效,營業額料再跌,“情況真的很糟糕”。

為減少損失,鄭友賢考慮暫時關閉新達新加坡和星耀樟宜的分行。他說:“我們正同業主商談此事……這兩個地點的生意主要靠上班族,但大家都在家辦公後,中央商業區基本上不會有人潮,也因此沒必要繼續營業。”

他說,倘若業主能減免這一兩個月的租金,將會大大幫助餐館的資金流動。“租金和員工薪水是我們的兩大開銷……平時,一間分行會有10名服務員,下來應該會減少到三四名,期間我們會鼓勵員工儘量清假。”

週二開始禁堂食 新加坡上萬餐館迎戰“海嘯”

有業者通過安排員工輪流休假以及關閉部分分店來削減開銷。圖為4月3日新加坡一間食閣內的攤位。(法新社)

鄭友賢同意,疫情暴發以來,外帶生意有增加趨勢,最高峰時期,其中一個分行的外帶生意佔了約四成。“我們雖然有和送餐公司合作,但是他們的送餐員也有限,一旦滿檔,食客就無法下單,這或多或少也會影響我們的營業額。”

另一家餐飲集團三盅兩件發言人也考慮暫時關閉中央商業區的分行降低開銷,並讓部分員工暫時充當送餐員,應付外賣需求。

詠春園老闆孫佩嬌則準備在明天聆聽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會宣佈哪些援助措施後,再決定是否讓餐館停業一個月。

由超過500家餐館組成的#savefnbsg社群昨天也向李顯龍總理提交請願書,希望政府拯救受重擊的餐飲業。請願書的內容包括建議給予餐飲業的薪金補貼從50%增加到75%;將免收外籍勞工稅的措施延長至6個月;由當局出面協商,降低送餐服務收取的佣金等等。

新規定不只影響餐館,新加坡的小販和咖啡店業者也同樣受打擊。

小販反映“很糟糕” 擔心未來生計

新加坡全國商聯總會小販組組長劉福記說,新措施出臺後,許多小販反映這會令情況“很糟糕”,也擔心未來生計。

他指出,小販平日的生意估計只有三成是打包的,而且大多數攤主都不擅上網宣傳和提供送餐服務。

劉福記也指出,新規定一生效,新加坡全島小販中心估計2000多名洗碗工和清潔工恐怕暫時失業。“小販自己收入都減少的情況下,恐怕都不肯支付高達千新元的清潔費給承包商。若停工一個月還好,再拖兩三個月呢?他們(清潔工)的處境值得當局關注。”

週二開始禁堂食 新加坡上萬餐館迎戰“海嘯”

小販中心是新加坡人日常光顧的餐飲場所,相關業者也對未來一個月的生意感到擔憂。(法新社)

在新加坡中部的實龍崗花園小販中心售賣水粿的攤主許春緣(56歲)說,生意下來一定會進一步受影響,因此她到時會根據顧客量調整每天須準備的食材,也打算提早一小時關店。

食客王美珊(38歲,會計師)平時下班後,都會在小販中心吃完晚餐才回家。她說:“攤主已經提醒我下個星期只可以打包,還說塑料盒缺貨,要我儘量自己帶盒子。雖然會麻煩,但也沒辦法,這時候大家就互相體諒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