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五批援鄂醫療隊:大愛詮釋“仁心”,更有“硬核”醫術

從1月25日青島第一位援鄂醫生、

青大附院院感科專家秦文奔赴武漢,

到3月31日264人的“大部隊”平安返青,

全市五批援鄂醫療隊在湖北前線

共參與救治新冠肺炎患者1082人,

其中重症危重症453人


在阻擊疫情第一線,

青島援鄂醫護人員用

高超的醫術、精細的護理、高效的管理,

交出了一份“學霸級”的完美答卷。


僅用20秒,完成微創氣管切開術的套管置入


在疫情一線,許多合併多種基礎疾病的高齡危重患者考驗著醫療隊的診療能力,青大附院援鄂醫療隊“藝高人膽大”,在武漢曾成功完成一例接管病區高齡患者微創氣管切開術。據瞭解,此次手術中所有有創操作僅用時1分30秒,而從停呼吸機、開放氣道到完成套管置入,僅用時20秒,患者的氧飽和度和生命體徵完全沒有受到影響。


接受手術的是一名87歲的高齡患者,他是轉入青大附院接管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病區的三位新冠肺炎(危重型)患者之一,合併腦梗死、高血壓病、冠心病、房顫等多種嚴重基礎疾病。同時該患者經口氣管插管已50天,病情複雜,短期難以達到脫機條件。為更好地管理氣道,控制肺炎,青大附院副院長、該院援鄂醫療隊隊長牛海濤與專家組成員討論後做出決定,為患者行氣管切開術。


據介紹,氣管切開時患者的氣道與外界直接相通,任何一個環節操作不慎就會產生大量氣溶膠和飛沫噴濺造成手術者感染,因此在操作過程中要求對病人進行深度鎮痛鎮靜,並在打開氣道時暫停呼吸機供氣。


“這些操作的風險巨大,對技術要求極高,因為一旦管路脫出或操作時間長,就會造成病人的嚴重缺氧甚至死亡。我們醫護人員穿戴著重重防護器具,手感和視覺都變得模糊,讓平時簡單的操作都變得極其困難,肯定增加了手術的難度。”牛海濤說,為了保證手術過程萬無一失,他牽頭成立微創氣管手術小組,前一天晚上反覆演練,推敲每一個細節,以保證手術順利。


青島五批援鄂醫療隊:大愛詮釋“仁心”,更有“硬核”醫術

青大附院援鄂醫療隊在對患者進行微創氣管切開術。


開始手術時,安靜的空氣中只能聽到正壓面罩噝噝的充氣聲,定位、切皮、穿刺、置管、進導絲一系列操作過程按部就班。“停呼吸機!”隨著指令,隊員高祀龍迅速按下待機鍵,大家緊張地屏住呼吸,隊員方巍擴張開氣道,牛海濤馬上延導絲放入氣管套管,退出內芯後,高祀龍迅速接上呼吸機管路,按下通氣鍵。“波形正常、氧飽和度穩定,成了!”


牛海濤說,經過52天的日夜奮戰,青大附院援鄂醫療隊累計救治新冠肺炎患者97人,其中重症80人、危重症17人、治癒出院82人,累計開展核酸檢測305人次。醫療隊5位麻醉科醫師參與院區氣管插管51例,佔光谷院區全院插管的77%


為患者量身定製治療方案,避免“萬不得已”


“沒有突然變化的病情,只有病情變化被突然發現。早一分鐘發現,就可以爭取更多的救治時間,降低治療手段給患者帶來的痛苦。以新冠肺炎救治為例,直到萬不得已我們才選擇為患者進行插管。而我們的工作,就是通過前期治療儘量避免這種萬不得已。”


青島第五批援鄂醫療隊二隊隊長李永春教授,在武漢戰鬥的50多天裡,就是帶領團隊不斷地跟病魔“鬥智鬥勇”,不斷地避免“萬不得已”


“我們病房累計收治病人數、收治病人重症率、治癒出院率都高於全院的平均水平。我們沒有竅門,只有一個制勝法寶——一人一策,精準管理,精準救治。”李永春說。


援戰武漢期間,青島二隊接診了104個病人,其中重症 84人,危重症12人,隊員感到壓力巨大。在這樣激烈複雜的局勢下,他們憑藉勇氣和智慧,創造了整個病區零病亡的奇蹟。


在青島二隊人手一本的交班手冊上,我們看到了起關鍵作用的李永春獨創的“三個三”院區管理法。手冊上記載了每位患者的三部分重要信息:一是基本病情:患者哪天進行的核酸檢查,檢查結果是陰性還是陽性,哪天做了肺吸氣檢查,檢查情況如何,患者的臨床分型等;二是病人的客觀表現:體溫、呼吸頻率、氧合數據等;三是治療方面:用的是什麼病毒藥物、抗菌藥物、有沒有用腎上腺糖皮質激素……


李永春作為隊長,帶領各科專家仔細審看患者入院後的交班手冊,不錯過每一次檢查結果,最終為患者量身定製了一套治療方案先抗感染、中藥輔助、氣管插管、機械通氣做準備……


正是這份推己及人的醫者仁心,使青島二隊在抗“疫”戰場上創造了“青島奇蹟”。


成立中醫專家小組,中藥使用率98%以上


在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青島市第五批援鄂醫療隊二隊中藥顆粒劑用量最多,使用率98%以上。海慈醫療集團援鄂醫療隊領隊、該醫療集團肺病診療中心副主任陸學超介紹,參與救治的各醫療隊很重視中西醫結合治療,重視發揮中醫藥作用。青島醫療隊成立了中醫藥專家小組,由他任組長。


陸學超發揮專業優勢,帶領專家組成員對患者進行詳細查房和信息採集,按照中醫辨證思路,分層制定中醫藥方案,3天到6天評估病情,調整方藥,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


“在中醫藥辨證論治基礎上,我們給予患者穴位按摩、耳穴壓豆等中醫特色療法,根據患者自身情況制定個性化中醫護理方案,主動向患者普及中醫護理的相關知識,對於患者入院、出院有針對性地進行全面的健康指導,幫助患者更多地瞭解自身康復情況。”


陸學超說,護理人員結合康復經驗,針對腦卒中後肢體功能障礙患者充分評估病情,制定個性化短期康復訓練計劃,增強患者康復信心,預防和減輕其後遺功能障礙程度,幫助患者恢復生活自理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