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不是歷史上最專業的盜墓者?

威史


我是日航君,為您解答。

在三國時代,天下大亂,各路軍閥為了補充軍費往往都盜墓來貼補自身軍費,曹操只是其中一份子。除了曹操之外,董卓、孫權等人也都有盜墓補充物資或者軍費的醜惡行為。曹操不一定是最專業的那一個,但是一定是名氣最高的那一個。為什麼呢?原因是陳琳給曹操的宣傳。

陳琳是袁紹手下的一個謀士,陳琳的特長並非是出謀劃策,而是舞文弄墨,陳琳曾經為袁紹寫了一篇檄文,檄文的內容就是揭露曹操的真實面目,揭露曹操的出道以來乾的一些壞事,然後這篇文章中就說到了曹操盜墓的事情,寫得那叫一個才華橫溢句句在理,我給大家摘錄一段:

“又梁孝王,先帝母弟,墳陵尊顯,松柏桑梓,而操率將校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略取金寶,至今聖朝流涕,士民傷懷。又署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墮突,無骸不露。”

陳琳在這篇檄文中說曹操這個人為了彌補軍費空白,居然盜掘了梁孝王的墓,而且盜墓不說,曹操還親自下墓去盜墓。除此之外,曹操還在軍隊之中設置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兩個官職,專門負責相關的盜墓事宜。讀過《鬼吹燈》的朋友應該對這兩個官職不陌生,在小說之中主人公胡八一三人組正是摸金校尉。

陳琳的這封檄文的殺傷力有多大呢?話說曹操此人有頭疼的毛病。那一天曹操頭疼,聽到了陳琳這篇檄文,便讓手下來讀一下。當手下讀完了這篇檄文之後,曹操滿頭大汗,居然頭疼好了。由此可見陳琳這篇檄文中的諸多細節應該是真的,而且是真真切切地戳到了曹操的痛點,因此才讓曹操滿頭大汗。

因此我們可以說,曹操是少有的將地下的盜墓之事弄到臺上來,而且弄得路人皆知的一位名人了。官方盜墓第一人,曹操恐怕配得上這個名號。最專業未必是曹操,但是最著名的一定是曹操。

文:日航通鑑 圖:來自網絡與站內,侵刪


日航通鑑


歷史上大規模的盜墓行為都摻雜有官方性質。但設專職,設“盜掘辦公室”,有明確記載的,最早應該是三國時期的曹操。史書中稱他在軍中設“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專門研究、執行盜墓,曹操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專業的盜墓者。曹操的底細大家都清楚,在民間傳說裡,他是一個典型的奸臣形象。

曹操最不光彩的地方,其實不在於他的奸,而是其盜墓行為。據說,在他打天下之初,為了籌集軍餉,曹操想到陪葬甚豐的王陵,遂打起了盜墓的主意。為保證盜墓的成功和收成,曹操獨出心裁,在軍中設“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職,有幾十個人專門負責,打到哪盜到哪,哪座陪葬多盜哪座。

曹操盜得的最著名陵墓是芒碭山王墓,這裡是漢梁孝王劉武和李王后的陵墓。此陵構建規模宏大,有北京“十三陵”的四倍大,人稱“天下石室第一陵”。劉武是劉邦的孫子,其父是漢文帝劉恆,哥哥是漢景帝劉啟。劉武正處“文景之治”、國富民豐的年代,可以想見劉武陪葬的豐厚程度。

(上圖是我在17年芒碭山王墓拍攝的玉俑,據說這個王墓的金銀珠寶裝了十幾船)

  順便說一下,可能是看到了厚葬的弊端和被人盜掘的險境,曹操生前提倡薄葬、秘葬。《三國志?魏書》中記載,公元218年曹操頒佈《終令》,即遺囑,表示陵址要選在“瘠薄之地”,平地深埋,“不封不樹”,陵內“無藏金玉珍寶”。不只如此,為防盜掘還做了好多疑冢。

成書於南宋時期的《輿地紀勝》稱,“曹操歿後恐人發其冢,乃設疑冢七十二”;同一時期羅大經著作《鶴林玉露》稱,“漳河上有七十二冢,相傳雲曹操冢也。”史又稱,曹操實際葬在高陵,又稱西陵,但高陵在哪,至今仍是讓考古界困惑的一個謎團。看來,曹操防盜墓與盜墓都很專業。


凹凸花開


曹操可以說得上是盜墓行業的祖師爺。

曹操當年刺殺董卓失敗後,逃離京城招兵買馬,揭竿而起,但人馬不是變出來的,沒有錢糧就沒有兵馬。所以曹操在起兵的初期就基本是靠盜墓來填充金庫的。為了高效的掘墓,曹操還專門成立了一支“摸金校尉”專門負責盜墓。

通俗地說,就是國家盜墓辦公室主任。古代指專門發掘墳墓盜取財物以充軍餉的人,後多指盜墓者。也就應該能夠理解考古界人士常稱的“漢墓十室九空”,因為基本都被曹操這大兄弟挖得差不多了。






鳴人不說暗話


曹操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專業的盜墓者。曹操別出心裁,在軍中設“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職,有幾十個人專門負責,打到哪盜到哪。

曹操盜得的最著名的陵墓是芒碭山王墓,這是漢梁孝王劉武和李王后的陵墓。《水經注疏》記載:“操發兵入碭,發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室數萬斤。”據說,曹操僅憑這一次盜掘所得的財寶,就養活了手下將士3年。

袁紹在攻伐曹操前,讓陳琳起草了一份討曹“檄文”:“梁孝王,先帝母弟,墳陵尊顯,松柏桑梓,猶宜恭肅。操率將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至今聖朝流涕,士民傷懷。又署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就是這份檄文,讓後世瞭解到了曹操盜墓的真相。看見曹操盜墓並非小說家言。

可能是看到了厚葬的弊端和被人盜掘的險境,曹操生前提倡薄葬、秘葬。《三國志魏書》中記載,公元218年曹操頒佈《終令》,即遺囑,表示陵址要選在“瘠薄之地”,平地深埋,“不封不樹”,陵內“無藏金玉珍寶”。

不只如此,曹操為了防盜掘還做了好多疑冢。成書於南宋時期的《輿地紀勝》稱,“曹操歿後恐人發其冢,乃設疑冢七十二”;同一時期羅大經著作《鶴林玉露》稱,“漳河上有七十二冢,相傳雲曹操冢也。”

曹操防盜墓與盜墓都很專業。

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公佈,高陵經考古發掘得到確認河南省安陽市安豐鄉西高穴村南,最終得到確實就是曹操墓。之後,國家文物局認定河南安陽東漢大墓墓主為曹操,至此,千百年來所有的猜測所有的爭論終於停止,千古謎團才得以解開。


瓊樓玉宇


在中國歷史上,歷來不缺盜墓的話題,小到民間盜墓賊,大到帝王將相都有幹過這種有損陰德的事。

盜墓的小毛賊多得數不清了,近代比較聞名的掘墓大盜,非民國時期的軍閥孫殿英莫屬。他動用大軍,以軍事演習做掩護,用武器炸藥暴力破開了清東陵慈禧的墓,盜取了數不盡的財寶。

清朝的乾隆皇帝也幹過盜墓的事,或許應該是盜陵。不過,他的手段相對比較文明,打著維修明永陵的幌子,藉機盜取了永陵的木料,自己用來修殿建陵。

要說盜墓這一行當,歷史太悠久了,但是,不管是發丘派還是摸金派,他們公認的祖師爺卻是三國時期的曹操。盜墓的人出門幹活之前,必須先擺上香燭,拜拜祖師爺曹操。

要說曹操在三國時期可是響噹噹的人物,為何卻成為這行的祖師爺呢?那正是因為他的名氣太大了,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曹操一介梟雄,但是在那個一切講究正統的年代,不管他是多麼能幹,還是被當時世人冠以“曹賊”的名號。然而,劉皇叔劉備卻完全沒有這樣的負面形象。

曹操雖然年少氣盛,又生性頑劣,但是曹操本性善良。

曹操最初當官的時候,曹操就曾不畏強權,拿那些紈絝不遜的人開刀。雖然說曹操年幼時走馬鬥狗的事情沒少幹,但從曹操擔任官職之後,看曹操的所作所為就能看出曹操並非是一個奸臣之輩,而是一心一意的想要救世安國的棟樑之才。曹操在不畏強權的同時並沒有把自己的身家和個人利益放在首位。


公子郝文書會


曹操最不光彩的地方,其實不在於他的奸,而是其盜墓行為。據說,在他打天下之初,為了籌集軍餉,曹操想到陪葬甚豐的王陵,遂打起了盜墓的主意。為保證盜墓的成功和收成,曹操獨出心裁,在軍中設“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職,有幾十個人專門負責,打到哪盜到哪,哪座陪葬多盜哪座。

  曹操盜得的最著名陵墓是芒碭山王墓,這裡是漢梁孝王劉武和李王后的陵墓。此陵構建規模宏大,有北京“十三陵”的四倍大,人稱“天下石室第一陵”。劉武是劉邦的孫子,其父是漢文帝劉恆,哥哥是漢景帝劉啟。劉武正處“文景之治”、國富民豐的年代,可以想見劉武陪葬的豐厚程度。


茅臺小穆哥


想必大家都知道曹操這個人物,所有人都知道他是一個奸雄,為了達目的不達手段,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文韜武略。那大家知道為什麼曹操被稱為最專業的盜墓賊嗎?歷史上當官的人盜墓這件事很正常,為什麼曹操被單獨列為最專業的盜墓賊呢?

主要還是因為摸金校尉的設立,在古代的時候,其他皇帝盜墓並沒有設立專門的部門,而是將自己的士兵統一拉盜墓穴之後進行挖掘。而曹操就跟他們有很大的差距,他先設立了摸金校尉這些人負責專門盜墓,在軍中還有發丘中郎將,這都是由曹操設立的,他們行軍打仗打到哪裡就盜墓盜到哪裡?並且專門挑陪葬最多的墓葬道。曹操甚至還到過漢梁孝王劉武王候的墓陵,這個墓的規模十分龐大,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劉武是誰,劉武就是劉邦的孫子。

在曹操早年期間,他並不願意熱衷於盜墓,但是三國時期十分煩亂,不論哪裡都會有戰爭發生,人民幣沒有安居樂業,國家也沒有那麼多的錢,但是還要行軍打仗,曹操只能採用盜墓這種方法來湊齊自己行軍打仗的錢。

當曹操也看到了這些厚葬的弊端和被人盜掘的險境,所以在曹操死的時候,他就提倡薄葬秘葬。並且他表示,他的靈芝要選在瘠薄之地,並且只能在平地掩埋,也不用種樹,並且在他的墓陵內不需要任何金玉珍寶。


唯一的知新



王傑利1


現如今,很多網絡小說中有出現過摸金校尉以及發丘中郎將這樣的稱謂,而這個兩個稱呼的發起者就是曹操,不過盜墓行業的鼻祖並不是他。

在三國時期,連年戰亂,百姓流離失所,很多人都想在亂世中佔據一塊屬於自己的地盤,所以才有了各路諸侯割據的場景,曹操就是其中的一位。

曹操無疑是這亂世之中最有頭腦也最有心計的一個人,他挾天子以令諸侯,被稱為治世能臣亂世奸雄,但是他想養活幾十萬的軍隊又談何容易,於是他把心思放在了地底

他依靠墓裡來的金銀財物養活自己的軍隊,為了盜墓這一行業他還專門設立了摸金校尉和發丘中郎將這兩個正式的官職,可以說是非常專業了。

曹操盜的最著名也是最得意的一次墓葬就是芒碭山墓,這是漢梁孝王劉武和李王后的陵墓,單憑這一次的收穫,他就養活了三年的軍隊。

但是曹操並不是這一行業的開創人,在西周時期已經出現了盜墓這一活動,這一行業有著非常久遠的歷史,曹操只是把這行業正式化了,也可以稱作是官方盜墓。

傳說曹操手下的摸金校尉盜墓時非常有講究,他們每一個人身上都佩戴著穿山甲的利爪做護身符,也就是我們在小說或者是影視劇中看到的摸金符。



鋒在起時


在中國歷史上,歷來不缺盜墓的話題,小到民間盜墓賊,大到帝王將相都有幹過這種有損陰德的事。

盜墓的小毛賊多得數不清了,近代比較聞名的掘墓大盜,非民國時期的軍閥孫殿英莫屬。他動用大軍,以軍事演習做掩護,用武器炸藥暴力破開了清東陵慈禧的墓,盜取了數不盡的財寶。

清朝的乾隆皇帝也幹過盜墓的事,或許應該是盜陵。不過,他的手段相對比較文明,打著維修明永陵的幌子,藉機盜取了永陵的木料,自己用來修殿建陵。

要說盜墓這一行當,歷史太悠久了,但是,不管是發丘派還是摸金派,他們公認的祖師爺卻是三國時期的曹操。盜墓的人出門幹活之前,必須先擺上香燭,拜拜祖師爺曹操。

要說曹操在三國時期可是響噹噹的人物,為何卻成為這行的祖師爺呢?那正是因為他的名氣太大了,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曹操一介梟雄,但是在那個一切講究正統的年代,不管他是多麼能幹,還是被當時世人冠以“曹賊”的名號。然而,劉皇叔劉備卻完全沒有這樣的負面形象。

正是當時的這種價值觀,使得曹操的任何負面都會被放大,像“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之類的,而曹操能成為盜墓祖師爺,一方面是因為他盜掘的大墓實在是非同一般,另一方面是和陳琳的強力宣傳有關。

200年,官渡之戰前,陳琳為袁紹討伐曹操而寫的檄文裡面說:“又梁孝王,先帝母昆。而操率將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略取金寶。所過隳突,無骸不露。”

陳琳的檄文意思就是說曹操親自上陣,指揮士兵挖了漢朝梁孝王的陵墓,把棺材撬開,屍體給拽出來,金銀財寶全部被洗劫一空。只要是他盜過的墓,棺木全都被撬,無一倖免。

這個梁孝王的身份地位可了不得,他是漢高祖劉邦的孫子劉武。創造漢朝鼎盛“文景之治”的漢文帝劉恆是他老爹,漢景帝劉啟是他同父同母的親哥哥。

不但如此,他還深得母后竇太后的寵愛,漢景帝對他這個弟弟也是好的不得了,將他封到最為富庶的梁國(河南商丘一帶),給他的賞賜更是數不勝數,甚至說過死後傳位於他的話。

梁王也比較爭氣,戰功卓著,劉啟給他的封賞超過任何人。佔據富饒的梁國,又有不計其數的封賞,梁王富可敵國,據史書記載他的珠寶玉器比景帝都還多。

他死後,所有的金銀財寶全部都跟他一起被埋到墓裡了,結果便宜了曹操。據記載,曹操從梁孝王墓中盜得的金銀財寶就有十萬斤,靠這些財寶養了幾十萬士兵好幾年。

陳琳這人可了不得,是被稱為“建安七子”之一的大文豪。文筆相當的厲害,將曹操盜墓的情形刻畫的栩栩如生、聲情並茂,讓人看了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簡直是口誅筆伐,據說當時嚇得曹操頭疼病都不疼了。

在古代,這些有名的文人的影響力可是非常大的,他們的話能起到後世的媒體一樣的作用。因此,他們往往也是各方勢力爭取的對象,而陳琳就是袁紹的宣傳部長。袁紹和曹操又是死對頭,先不說曹操是否真的盜過樑孝王的墓,即使沒有,陳琳這一紙檄文一出,曹操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就像美國想打敘利亞就拿化學武器說事一樣,實際上,只是為戰爭找一個藉口而已。陳琳誇大宣傳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

那曹操到底有沒有如陳琳檄文中所說的盜了梁孝王劉武的墓呢?估計這事也不是空穴來風,可能還真幹過。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曹操遇到了和軍閥時期孫殿英一樣的窘境,就是沒錢了。

董卓在進京之後,廢了漢少帝而立漢獻帝,完全把持朝政,開始倒行逆施。身為典軍校尉的曹操看透董卓,逃到陳留後得孝廉衛茲贊助招了幾千兵馬,而他自己的錢財也全花光了。

公元190年,十八路諸侯起兵聯合討伐董卓,但是各諸侯都畏懼不前,只駐軍不進攻。曹操看不下去,自己帶兵和董卓手下大將徐榮幹了一仗,結果敗得挺慘,士兵損失殆盡,連他自己也差點掛了。後來,曹操又跑到揚州招了些新兵,這時的曹操差不多上山窮水盡了。

在其後的幾年裡,曹操又東征西討,戰黃巾、伐袁術、黑衫軍、陶謙、鬥呂布、張繡等,打仗就是打錢,這麼多士兵連年的征戰,糧餉從哪來?論人力、物力、財力曹操和袁紹是完全沒法比的,哭又哭不過劉備。曹操要想彎道超車,只能玩點兒歪門邪道了。

梁孝王墓如今已經被找到,它就是位於河南永城的芒碭山王墓。此墓雖然規模宏大,據說有北京“十三陵”的四倍大,但是裡面卻空空如也,只剩下些瓶瓶罐罐了,確實已經被洗劫一空。

至於到底是不是曹操所為,這個不好說,因為在他之前董卓曾經指使呂布把都城洛陽附近的陵墓給掃了個遍。雖然有陳琳的檄文,但是並不能作為曹操盜掘梁孝王墓的十足證據。

不過,即使曹操沒有盜梁孝王的墓,估計也是盜了其他人的墓,陳琳雖然有可能迫於袁紹的壓力有誇大的可能性,但是怎麼沒聽說劉備盜墓呢?

其實,三國裡面除了董卓(呂布)、曹操盜墓以外,孫權也幹過這種事,而且是在他稱帝以後,陣仗更大。據說,為了尋找第一代南越王趙佗的墓,孫權派出5000兵,千里迢迢跑到廣州,到處挖掘。雖然沒有找到趙佗的墓,但是卻成功的盜掘了第三代南越王趙嬰齊的墓。另外,長沙王吳芮是高祖劉邦奪取天下後封的七個異姓王之一,孫權也派人把他的墓給挖了。

為啥曹操卻最出名呢?看來陳琳的宣傳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