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裡的長城汽車:品牌進階、全球化、軟著陸

​從2017年到2019年,長城汽車的單車均價始終高於9萬元/輛,不僅高於其他中國汽車品牌,甚至也超過了韓系。這樣的成績,離不開其一直以來堅持過度研發的理念,堅持創新和前瞻佈局。

3月31日,長城汽車發佈了2019年度業績公告:截至2019年12月31日,長城汽車營業總收入962.11億元,利潤總額51.01億元,淨利潤45.31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4.97億元。

財報裡的長城汽車:品牌進階、全球化、軟著陸

銷量方面,長城汽車2019年交付新車超106萬輛,逆勢同比增長1.43%,連續第四年實現年銷破百萬輛。

其中,哈弗品牌累計銷量近77萬輛,哈弗H6實現累計79個月中國SUV市場銷量冠軍。來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從2009年到2019年,哈弗品牌十年之間已經在全球累計銷售近580萬輛;

WEY品牌2019年銷量突破10萬輛大關,品牌誕生以來的累計銷量已超過32萬輛,是首個達成30萬銷量的中國豪華SUV品牌;

歐拉品牌銷量同比大漲184.85%,達38,865輛,歐拉R1已成為純電動車市場備受關注的“明星”;

長城皮卡共計銷售14.88萬輛。其中,高端皮卡長城炮上市三個月就銷售18,299輛,是國內10萬元級高端皮卡銷冠。截至2019年,長城皮卡已連續22年保持國內、出口銷量第一,佔國內皮卡市場銷量超35%。

2019年,長城汽車國際化戰略全面進階,海外業績表現強勁。另外在長期堅持過度研發,積極轉型和創新基礎上,其單車售價和利潤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現。

堅持高研發投入,單車均價連年“破9”

儘管在銷量方面落後于吉利,但長城汽車的營收表現絲毫不弱。

財報裡的長城汽車:品牌進階、全球化、軟著陸

2019年,吉利汽車銷量136萬輛,營收974億元。與之對比,長城汽車雖然銷量落後了30萬輛,但營收差距不足12億元。

由於零部件與其他收入不詳,我們通過不那麼嚴謹的估算得出,長城汽車(含哈弗、長城皮卡和WEY等)2019年單車均價為9.1萬元/輛,高於吉利(含吉利品牌和領克等)的7.2萬元/輛。

事實上,近三年來,長城汽車的單車售價一直處於中國品牌的高位——2018年的單車均價為9.4萬元/輛,和2017年大體相當,即使2019年受環境影響作出較多讓利而拉低了均價,但依然保持在9萬元/輛的水平線上。

它還超越了韓系車。2019年,北京現代全年銷量66.3萬臺,銷售收入10.2萬億韓元(約人民幣588.27億元),單車均價僅8.9萬元/輛。如果按照季度來算,長城汽車去年第四季度的單車售價甚至突破了10萬元/輛。

這樣的對比,大概將顛覆很多人對於這家保定民營車企的刻板認知。而能夠取得如此高的單車售價,離不開長城汽車對於高研發投入的長期堅持。

2019年,長城汽車的研發投入達27.16億元,同比增長55.8%。截至去年9月,長城研發團隊規模超7000人,佔總員工人數一成以上。

財報裡的長城汽車:品牌進階、全球化、軟著陸

過去一年裡,長城汽車取得了多項技術突破。比如六度斬獲“中國心”年度十佳發動機稱號,以及全球首款公開發布的9速溼式雙離合變速器和6001系列電驅動,實現了油耗、排放、動力等多項指標的全面優化。

新能源領域,長城汽車同步開展EV、HEV、PHEV三種技術架構的車型開發與FCV的策劃,並在2019年推出VV7 PHEV和VV7GT PHEV兩款插電混動車型,進一步完善了長城汽車新能源產品佈局。

智能網聯領域,2019年,長城汽車聯合華為、高通、百度等8家戰略伙伴,攜手打造基於5G+AI技術,共建全域智慧生態,開創出行機器人時代。

據長城汽車介紹,2019年,長城汽車10萬元以上車型銷量佔比超65%,新能源及高效燃油動力產品佔比達68.3%,正不斷向智能化、清潔化、高價值方向發展。

堅持全球化戰略,海外營收同比勁增66.61%

2019年,長城汽車在海外市場表現突出。

全年累計實現整車出口6.54萬輛,同比勁增44.93%。其中,皮卡車型出口1.75萬輛,同比增長34.66%;SUV車型出口4.38萬輛,同比增長57.62%。

營收方面,海外市場為長城汽車貢獻了55.22億元,同比勁增66.61%,其中,俄羅斯、南非、沙特市場營收分別達到了14.34億元、10.82億元、7.20億元,分別同比大漲260.24%、46.0%和752.80%。

財報裡的長城汽車:品牌進階、全球化、軟著陸

關於全球化,魏建軍有清晰的認識,他說:“中國經濟已經進入深化轉型期,中國品牌全球化是一個必然趨勢。我們看到大多數品牌仍然侷限在國內市場發展。現在,國內的競爭已經進入了紅海時期,走出去,成為一條必由之路。”

2019年是長城汽車的全球化戰略元年,旗下各品牌都制定了相應的“出海”計劃:

哈弗品牌將利用5年時間,實現單年銷量200萬輛,成為全球專業SUV第一品牌(“5-2-1”戰略);

長城皮卡在保持國內、出口銷量第一的同時,力爭於2020年實現年銷量突破20萬輛,2025年全球累計銷量突破300萬輛的目標(“1-2-3”戰略)。

WEY品牌方面,則以2020年為起點,爭取2021年進入歐洲市場,2023年進入北美市場,並在此之後向全球其他市場拓展。到2025年,WEY將挑戰年銷30萬輛,代表中國品牌與全球豪強同臺競技。

財報裡的長城汽車:品牌進階、全球化、軟著陸

2019年6月5日,長城汽車獨資興建的俄羅斯圖拉工廠正式建成投產,成為中國汽車企業在海外建立的首個涵蓋四大生產工藝的整車製造廠。同時,首款“全球車”哈弗F7在圖拉工廠下線並上市,這意味著長城汽車的全球化戰略正式進入了全新階段。

目前,長城汽車在俄羅斯的市場保有量已超過了12萬輛。哈弗F7上市後銷量一路走高,成為俄羅斯市場熱度最高的SUV車型之一。

財報裡的長城汽車:品牌進階、全球化、軟著陸

2020年初,長城汽車相繼收購了通用汽車位於印度的塔裡崗工廠和位於泰國的羅勇府工廠。至此,長城在海外已經擁有三大全工藝整車工廠,分別覆蓋俄羅斯和東歐、中亞市場、南亞次大陸和阿拉伯市場、泰國和東南亞市場。此外,還在厄瓜多爾、馬來西亞、突尼斯、保加利亞等國建立了5個海外KD組裝廠。

同時,長城汽車還先後在日本、美國、德國、印度、奧地利和韓國設立海外研發中心,構建了以保定為核心,涵蓋歐、亞、美 “七國十地” 的研發格局,並建立覆蓋俄羅斯、澳大利亞、南非、智利、沙特、阿根廷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總計500餘家優質經銷商網絡。

財報裡的長城汽車:品牌進階、全球化、軟著陸

疫情帶來不確定性,2020年“穩”字當頭

前不久,長城汽車下調了全年銷量與盈利預期。銷量目標從111萬輛下調至102萬輛,淨利潤從47億元下調至40.5億元,均低於2019年水平。

財報裡的長城汽車:品牌進階、全球化、軟著陸


這意味著,面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給車市帶來的諸多不確定性因素,長城汽車更希望實現“軟著陸”。

和吉利的堅定141萬輛目標不動搖相比,我們現階段無法斷定其決策的高低優劣。畢竟,任何目標都取決於企業自身的判斷和規劃,在保證企業和渠道都能健康發展的基礎上,任何決策都有其合理性。

但或許正是由於長城汽車一直以來高度重視渠道健康,而非單一的業績增長,才會有半個月前124家經銷商聯名致信長城汽車表達風雨同舟的“暖心”之舉。

近兩年來,國內汽車市場不斷走低,主機廠與經銷商之間的矛盾時有發生。而長城汽車與經銷商之間的良好互動,也給了其他友商一個良好的示範。

財報裡的長城汽車:品牌進階、全球化、軟著陸

不過,雖然調低了2020年的目標,但長城汽車表示,“此次疫情預計僅對公司2020年經營狀況造成影響,對公司2021年及2022年經營狀況沒有影響,因此公司對2021及2022年業績考核目標不做調整。”

公告顯示,長城汽車2021年的銷量目標為121萬輛,淨利潤50億元;2022年的銷量目標為135萬輛,淨利潤55億元。

鍾述

當低位車市疊加新冠疫情,2020年對於所有車企來說都是煎熬的一年。不過,經由過去多年積累,長城汽車已經擁有厚實的體系力與技術先進性,這讓它有更多的抵抗力去阻擋來自外部的嚴寒。

我們相信,過了眼前的這道坎,包括長城、吉利在內的所有優質的中國汽車製造商,都將迎來真正的春暖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