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採煤塌陷區“蝶變”城市溼地公園

平頂山:採煤塌陷區“蝶變”城市溼地公園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建新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王冰珂

  4月1日,暮春時節的平頂山市白鷺洲國家城市溼地公園內,碧水盪漾,清風吹拂;極目遠望,滿目青翠,白鷺、野鴨、大雁等翩翩飛翔,宛若城市中的一顆“明珠”。

  幾年前,這裡還是一個汙水橫流、垃圾遍地的採煤塌陷區,每逢夏天,蚊蠅亂飛,臭氣撲鼻,周邊群眾頗有怨言。平頂山市利用這裡的地形地貌,開挖人工湖,涵養溼地,培植綠地,使這裡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平頂山:採煤塌陷區“蝶變”城市溼地公園

  據介紹,白鷺洲國家城市溼地公園佔地1350畝,有人工湖面積350畝,溼地面積150畝,環湖建設了3.5公里的彩色步道,園內栽種綠化植物100餘種,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景觀效果,先後被授予“河南人居環境範例獎”“礦區生態修復示範區”等多個榮譽稱號。

  白鷺洲國家城市溼地公園是平頂山生態轉型的典型代表和見證。因煤而立、因煤而興的平頂山,礦產資源為當地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但也因長期開採造成灰土紛飛、溝壑縱橫,對生態環境產生了一定的破壞。

平頂山:採煤塌陷區“蝶變”城市溼地公園

  平頂山市園林綠化中心黨委書記馮建東介紹,為了實現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協調發展,平頂山堅持“宜水則水、宜田則田、宜農則農、宜林則林”的原則,將採煤沉陷區、工礦廢棄地治理與生態修復相結合,創新治理模式,分類改造利用,使城市內外兼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