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糾紛調解插上“信用”的翅膀!

2019年11月1日,威海市文登區社會信用中心根據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完善誠信建設長效機制,健全覆蓋全社會的徵信體系,加強失信懲戒的要求,結合文登實際,深入研究、廣泛調研,聯合文登區工商聯、司法局成立了山東省首家企業信用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

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 企業糾紛調解插上“信用”的翅膀!

信調委的成立為企業糾紛調解插上了“信用”的翅膀,趟出一條“信用建設+人民調解”的新路,充分利用信用告知、信用公示、信用懲戒等信用功能,通過“信易調”“信易收”等信用產品和專業的第三方介入,以不傷和氣、手段靈活的方式,充分發揮信用警示、聯合懲戒作用,倒逼企業守信踐諾,化解企業之間經濟糾紛,推動社會治理向更深層次邁進,引導企業講誠信、守合同、提效率、降費用,為企業糾紛化解打開了新的思路,成立5個月已經為企業挽回損失近200萬元。

信用懲戒

讓拖欠貸款老賴“沒處躲”

“沒想到信調委的調解工作這麼管用,客戶拖欠了我們3年的貨款,不到三天就支付給我們了。”談及收回這筆貨款的經歷,文登區某工程企業負責人齊飛感慨地說,並再次對文登區信調委的調解員表達了謝意。

三年前,齊飛的公司給一家房地產企業做防火捲簾門,當時收到了30%的工程預付款,工程完工後,尾款一直沒有消息,一拖就是三年。聽說文登成立了信調委,齊飛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登門求助,沒想到拖了三年的貨款,不到三天就拿到手了。

文登區信調委主任劉化廷介紹,收到這起案件的申請後,他們按照第一時間對具體情況進行了深入調查,與拖欠貨款的房地產企業多次聯繫調解,擺明信用在企業發展中的影響,明確其中利害關係,雙方很快達成協議,並且企業雙方握手言和,相互承諾今後將繼續保持友好合作。

被拖欠貨款是企業經營過程中面臨的最嚴峻的考驗,也是企業糾紛中最常見的現象,也是最難調解的。劉化廷說,信調委成立後,他們通過信用懲戒,從源頭上給拖欠貨款的企業戴上“緊箍咒”,讓拖欠貨款的老賴不再有恃無恐,最終達到被拖欠的貨款能夠及時得到支付的目的,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被拖欠貨款企業的司法成本。

山東東海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被拖欠貨款的困擾他們也感同身受,在做工程的時候經常會有一部分尾款和貨款收受比較困難,之前只能簡單粗暴地通過司法訴訟途徑來解決,不僅時間跨度長而且還會增加跟企業之間的矛盾,通過信調委解決這類糾紛,不僅能為公司減少大量的人力財力和司法訴訟費用,還不會因此與服務單位鬧翻,對企業今後的發展也有很大的幫助。

當事人申請,糾紛受理,調查,調解,簽訂協議,拒不履行調解協議,推送徵信系統……翻開文登區信調委的工作流程圖,推送徵信系統專門描紅強調。被列入黑名單的失信主體,文登區社會信用中心將聯合相關行政部門對失信企業發起信用聯合懲戒,這也是信調委信用懲戒的殺手鐧。

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 企業糾紛調解插上“信用”的翅膀!

信用倒逼

讓企業不用再做“冤大頭”

信守承諾,不僅是企業的責任,更是每個人處世安身之本,在文登的企業糾紛調解中,文登區信調委通過信用倒逼,有效保護了企業的合法權益,讓企業不用再做“冤大頭”。

小區業主金某購買了一套別墅房產,但並未居住,物業公司多次催收物業費無果,向文登區信調委發出調解申請。調解員調查後多次致電對金某進行勸說,並詳細解釋長期拖欠物業費會被納入失信名單,以及列入失信名單會對其生活帶來的不利影響,在信調委的調解下,金某最終向物業公司繳納了三年所欠物業費及違約金近10萬元。5個多月來,文登區信調委處理的類似物業糾紛案例就有12起,調解物業費共計74424.4元,違約金11964.7元,物業公司和業主全部達成和解協議。

無獨有偶,文登一家餐飲企業和員工之間的糾紛也讓企業叫苦不迭,員工因為企業沒有足額支付其應得的酬勞,一怒之下私自將自己經手的價值12000餘元的貨品低價處理,並截留了這筆貨款。雙方劍拔弩張,即將對簿公堂,但是經過文登區信調委的調解,這名員工同意以貨物成本價對酒店進行賠償,企業也同意在貨款內扣除拖欠員工的3600餘元酬勞,沒有對簿公堂,沒有產生任何訴訟費用,問題獲得解決,雙方皆大歡喜。

劉化廷說,在企業與個人的糾紛中,很多時候企業可能充當著“弱勢”群體的角色,有各種條條框框制約,而對立方的個人則無事一身輕,很難對其進行制約,這也催生了很多企業充當“冤大頭”的案件,在這種情況下,通過信用倒逼,結合正在實施的《文登區社會成員信用積分和信用評價管理辦法》《文登區農村居民信用積分評價辦法》,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也為企業贏得了更多的權益。

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 企業糾紛調解插上“信用”的翅膀!

信用加持

讓擔保承諾必須“守規矩”

信則立,不信則廢!

借款人無錢還債,由擔保人償還,這是近年來發生在民間借貸糾紛中較常見的現象,在企業與企業之間,這種情況也屢見不鮮,由於借款企業玩失蹤或喪失償還能力,擔保企業必須承擔償還義務,有了信用加持,在文登,企業在履約踐諾方面也越來越“守規矩”。

孫先生和劉先生的企業都是長期合作關係,只要對方有需要都會想盡辦法滿足,互相之間作擔保、借款、籌款的事兒都是常有的,一直相安無事,然而,最近的一次卻讓孫先生有苦說不出,孫先生以公司的名義為劉先生的公司作擔保,向郭先生借款10萬元,約定還款期限屆滿後,劉先生先以各種理由推脫,後來直接玩起了失蹤。無奈之下,郭先生向文登區信調委提出調解申請,接到申請後,協調員馬上展開調查,調查後發現劉先生的公司因為經營不善已經倒閉,根本無力償還這項債務,並且根本無法與其取得聯繫,找到擔保人孫先生的公司,向孫先生講解法律義務、信用影響等,經多方溝通調解,三方達成了還款協議,孫先生的公司先行支付郭先生的借款10萬元。

當前,文登區正處於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企業在生產經營管理、勞資關係、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矛盾糾紛多發。面對這種窘境,企業自身的化解能力又相對薄弱。文登區信調委可以充分發揮自身便捷、專業、中立等職能優勢,有效調解涉及企業與企業間的各類民間糾紛。在調解過程中,通過制定個性化的調解方案,將信用公示、聯合懲戒融入糾紛調解全過程,及時高效化解社會矛盾,提升營商環境和社會治理水平。

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 企業糾紛調解插上“信用”的翅膀!

文登區社會信用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信調委將人民調解職能與社會信用建設相結合,對積極履行人民調解協議的企業幫助其修復企業信用,促使“失信”企業迴歸理性經營,增強履行協議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從而達到降低司法業務開展的時間成本與人力成本,提升司法公信的執法力度。

信用+調解,案結事了,文登區的企業糾紛調解已經插上了“信用”的翅膀,正展翅翱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