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一碼通行”促進便企利民

目前,全國多地都將“健康碼”作為個人健康證明手段,通過大數據實現疫情精準防控的同時,方便企業復工和群眾通行。上週,張家口市也進一步明確了“健康碼”的使用要求,相關部門發佈通告稱,“省內、市內人員憑‘健康碼’綠碼通行,外省(除湖北外)憑外省‘健康碼’在張家口境內亮碼通行”。

但是,早前各地為便於區域內管理,紛紛使用不同名稱和申請平臺的健康碼,隨著社會生活秩序逐漸恢復,跨地區人員流動不斷增加,存在適用區域限制的健康碼則不免出現“一碼歸一碼、各碼互不相認”的情況。疫情防控工作初期,張家口市多個縣區也曾推廣使用健康碼,但適用範圍有限,這樣一來,市民往來市內不同縣區需要多次申請健康碼。而隨著檢疫關卡減少和人員流動增加,健康碼在防疫通行方面的作用愈發凸顯,為了避免出現地區間互不認碼甚至跨地區返工務工需要重新隔離的情況,有關部門應當及時推動健康碼“一碼通行”。

在如今電子政務和數據服務相對完善的環境下,實現本省乃至全國“一碼通行”其實並非難事。應該注意到,當前國內絕大多數地區已是低風險地區,各地健康碼的制定和數據採集也多有著相同或相近的標準,如果進一步統一標準, 提高數據精準度,積極推動數據共享,相信健康碼跨地區互通互認可以早日實現。 目前,我省“健康通行碼”推廣應用工作正在全速展開,通過對接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 實現健康碼全國跨省互認。張家口市相關工作也在加緊進行中,但還需要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大健康碼的宣傳推廣力度, 並有效拓展健康碼使用場景。

一碼雖小, 卻是惠及民生的重要體現。克服技術障礙在於表象,而打破各自為政的思想隔閡和只顧自身利益考量的梗阻, 則更應該引起相關地區和部門的高度重視。畢竟,堅持科學防控的同時, 推動地區高質量發展是一項長期課題,堅持為民利民,樹立系統思維,促進協調聯動,實現合作共贏,值得我們付諸更多積極行動。(王棣)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