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堵點”,補上“斷點”!棗莊市薛城區以問題為導向“落小落細”

面對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考,棗莊市薛城區堅持兩手齊抓統籌推進,既精確預判、精準施策,又管小管細、常抓不懈。目前,全區66家規上工業企業全部復工;新引進過億元項目16個、總投資147.7億元;54個新建、續建重點項目中已開工建設29個。區委書記趙剛在全市大會上表態說:“我們將拿出更強的舉措、更大的幹勁,狠抓重點工作攻堅,努力把疫情造成的發展損失奪回來!”

項目建設“跑起來”搶時間

3月27日清晨,位於陶莊鎮的青啤(棗莊)項目正在進行場地平整,大型機械作業聲在空曠的場地迴響,挖掘機將殘磚碎瓦一股腦地剷起,倒在不斷開來的運輸車上……看到這個火熱的場景,區重點項目服務中心主任曹偉鬆了一口氣:“昨天傍晚時分颳風下雨,我們還擔心影響工程進度,不過今天的天氣很給力。”

打通“堵点”,补上“断点”!枣庄市薛城区以问题为导向“落小落细”

青啤(棗莊)項目是2020年棗莊市重點新舊動能轉化項目,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夜以繼日、加班加點”是項目開工以來的標尺。“企業早一天來進駐,早一天產生收益,趕進度是企業與地方實現雙贏的有力舉措。”曹偉說,按照和青啤集團的協議,由地方政府負責項目的基建和設施完善,1月27日,項目選址區內房屋的拆除清理工作啟動,僅40余天,就投入資金近2億元。“區裡成立項目專班,在專班統一指揮調度下,陶莊鎮還成立了附著物清理專班,下設六個工作小組,黨員幹部帶頭包片、包組。”陶莊鎮工作組成員張飛龍介紹,目前完成了園區10個小項目清理、地面清表等工作;正在實施供水、供電等管網敷設等工程。

一切圍繞項目轉,工作圍繞項目幹。因開工管制,年後一些工程無法按時開工,導致重點項目進展緩慢。薛城區對照項目節點目標,盡心盡責服務,抓好項目落地工作。充分依託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加強項目遠程審批服務工作。對於實行備案制的投資項目,推行“不見面審批”,建立涉及手續辦理職能部門和金融機構參加的項目聯席會審制度,由區領導牽頭,逐個項目分析研究,一事一議、特事特辦,壓減手續辦理時間。省級項目一日一調度,市、區重點項目三日一調度,集中收集疫情期間市重點項目存在的困難問題。成立區級領導牽頭的專班,著力破解項目開復工中遇到的困難、堵點。

僅用1天企業挪出“經營異常名錄”

3月24日,棗莊市創新廣告有限公司經理楊尚坡心急如焚地來到薛城區市場監管局,見到信用監管室主任程媛媛便說:“我去銀行諮詢貸款的事,由於去年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影響授信,這可如何是好?”楊尚坡說,由於會計的疏忽,未在2019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間報2018年企業年報,因此被列入名錄中。

3月10日復工後,公司便開始謀劃新一年的發展藍圖。但在經營異常名錄中,信用受損,影響貸款和參與競標等,阻礙公司正常發展。得知原委,程媛媛指導楊尚坡一次性報齊所有的材料,確認無誤後當即將企業移出經營異常名錄,前後僅用了一天。“辦事效率高,服務非常周到。”楊尚坡感激地說。

打通“堵点”,补上“断点”!枣庄市薛城区以问题为导向“落小落细”

楊尚坡的情況不是個例,由於年報未上報、填錯、隱瞞真實情況、登記住所無法聯絡等原因,企業會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薛城區市場監管局實施包容審慎政策,開展“電聯篩查”,主動了解企業復工情況,建立信用修復微信群,服務企業進行信用修復,截至目前已成功修復企業信用19起,並將個體工商戶的年報時間由原來的6月30日延期至12月底,助力企業健康發展。

受疫情影響,企業復工復產需要“扶上馬、送一程”,全區各職能部門主動靠上落小落細為企業復工復產助航。區復工復產專班聯合開發區管委會協調解決某企業外租廠房不允許租賃企業復工復產問題;商促局協調省商務廳解決棗莊市眾意機動車安全檢測有限公司口罩短缺問題;區工信局成立防控協調工作組,下設5個協調工作組,為企業協調口罩、消毒液等防控物資,幫助企業嚴格防疫,保障生產進度和員工安全……這一樁樁一件件於細枝末節處詮釋著盡職務實。

一條熱線解決2000名工人“行路難”

去年10月26日,薛城汽車站至鄒塢工業園的513路城鄉公交開通,它既是針對企業職工上下班服務的定製公交,又是方便沿線群眾的城鄉公交。疫情期間根據防疫要求停運,3月18日,該線路恢復運營,讓乘坐該公交上下班的企業員工欣喜不已。

“這下方便了,工廠一直持續生產中,我又不會開車,這段時間上下班只能找附近的工友拼車,很麻煩。”山東濰焦集團薛城能源有限公司的員工王懷仁告訴記者,他家住站前鑫苑小區,開車到鄒塢工業園也得用時五十分鐘左右。進入3月份,個別公交線路陸續恢復,但其中沒有513路,王懷仁情急之下撥通了薛城區復工復產服務電話反映問題。而從3月11日起,服務電話不斷接到來電,反映513路還未復運。

打通“堵点”,补上“断点”!枣庄市薛城区以问题为导向“落小落细”

群眾反映強烈,還牽涉企業用工,打通“堵點”迫在眉睫。薛城區復工復產專班在不明確責任單位的情況下,輾轉聯繫棗莊薛城兩級多個部門,最終找到主管客運經營的薛城區交通運輸局運輸管理所。副所長張朝仁解釋說,這條線路設置為一條主線、七條副線,6點15分左右陸續從薛城汽車站出發,奔赴不同的小區,乘車職工大約2000人左右。“我們從便民的角度一直急於開通,但是防疫壓力較大,缺少口罩、額溫槍等防疫物資。”張朝仁說,“復工復產專班並不是把問題轉達給部門就不管了,而是幫助我們協調購買防疫物資,最終促使513路快速恢復運營,做到了事事有迴音。”

企業復工缺“人”不可。薛城區開展“送工入企”,在該區2020年春季招才引智雲簽約活動上,現場簽約高層次人才3人,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了人才保障。組織12批次外出務工人員返崗復工,輸送專車16車次,通過互聯網、微信公眾號等媒體發佈崗位需求信息,努力滿足企業用工需求。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環澤 王德琬 通訊員 張生 李想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