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減弱 政策預期強化:廣汽加快復工復產呈現向好勢頭

國內疫情“黑天鵝”在國內已經得到有效控制,復工復產、生產生活的正常化都呈現了向好的勢頭,大大提振了市場信心。

疫情期間,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提出了推遲“國六”標準實施的建議,以降低企業技術升級所帶來的成本壓力。與此同時,各地也紛紛出臺了限行取消、高速免費延期等汽車行業利好政策。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疫情影響的減弱、受抑需求的釋放及政策預期的強化,汽車行業的負面因素正在加速出清,二季度起行業供給及需求側將迎來明顯復甦,預計全年車市大盤將呈前低後高走勢,而廣汽集團也將在自主品牌改善、日系新產品拉動的情況下,追回“失去的兩個月”,銷量得到“報復性”增長。

自主銷量迎來反轉,支撐業績快速增長

2010年,廣汽首款自主品牌乘用車傳祺GA5的誕生,成為了中國自主汽車史上的一個標誌性事件。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曾用傳祺是“廣汽的第一個‘親生兒子’”來表達自己的喜悅,要知道,那是一箇中國汽車工業還處於主要靠合資重振的時期。

截至目前,廣汽傳祺已推出了覆蓋轎車、SUV和 MPV 三大領域的車型。在全球知名的市場研究與諮詢機構J.D. Power發佈的2019 年中國新車質量研(IQS)報告中,廣汽傳祺連續七年獲得自主品牌的榜首。

但隨著國內自主品牌緊湊型SUV競爭的不斷加劇,2018年起,推出時間已經三年的公司核心車型GS4進入到生命週期的後期,廣汽自主品牌2019年銷量出現下滑,全年實現批發銷量 38.48萬輛,同比下降 28.10%。

短暫的困難並沒有擊垮廣汽的信心,2019年年底,全新一代廣汽傳祺GS4正式上市,傳祺 GS4全新換代後,產品力和市場競爭力大幅提升。從銷量上來看,自2019年11月廣汽傳祺 GS4 全新換代後銷量開始逐漸向上爬坡,月銷量後續有望回升至1.5萬-2萬臺每月。再加上廣汽乘用車2019年主動去庫存基本完成,健康合理的渠道庫存水平將有利於廣汽乘用車穩定價格體系,維持較好的盈利能力。2020年1月,廣汽傳祺銷量達到35688臺,同比增長5.3%,實現逆勢突圍。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推動下,汽車產業正加速向智聯化、電動化、數字化、共享化方向發展,以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為代表的新動能正在發展壯大。

2017年,廣汽集團啟動了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項目的建設,該產業園位於廣州廣汽番禺汽車城西南部,總體規劃面積約7500畝,總投資超450億。2018年底,該產業園的首期工程——廣汽新能源智能生態工廠20萬產能項目竣工並於2019年5月正式投產。目前,這家新工廠已率先導入了L4級無人駕駛示範運行,並計劃每年至少推出兩款純電動新車。

預計到2025年,該產業園將計劃建成新能源汽車整車規劃產能40萬輛/年,並實現智能網聯汽車區域試點、示範運行。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佈局,為產業園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內涵,提供了人才、資金和技術的契機。目前該產業園建設進度已經超出預期,據統計,已批准投資項目達到285億元,十分值得期待。

今年1-2月,在補貼大幅降低、疫情衝擊明顯的不利影響下,廣汽集團新能源車的銷量卻一直保持增長態勢,與市場整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實現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6524輛,同比增長86%,其中廣汽新能源銷量為4621輛,同比增長66%。

日系車開啟超景氣週期,廣汽“兩田”將迎確定性增長

乘聯會數據顯示,2019年,日系車累計銷量約為453.58萬輛,同比增長3.4%。在車市整體疲軟的大背景之下,日系車逆勢而上,顯示了較強的抗週期能力。

日系產品力強勁、市佔率持續提升的原因在於高保值率、低故障率與低油耗等特點。根據J.D.Power 2019年中國車輛可靠性研究(VDS)的結果,一汽豐田、廣汽豐田、東風本田、一汽馬自達和廣汽本田等日系品牌可靠性處於行業前列。

2019年中國汽車市場持續下行,銷量整體下降約8%。而廣汽憑藉旗下強勢的日系品牌,全年實現銷量206.22萬輛,同比下滑約4%,表現優於行業。

其中,廣汽 “兩田”依舊保持著較強的增長勢頭,實現了銷量的逆勢上漲,廣汽本田銷量77.1萬輛,同比增長4%;暢銷車型中,第十代雅閣月均銷量接近2萬輛,淩派、繽智等車型年度銷量都超過了10萬輛;廣汽豐田全年銷量68.2萬輛,同比增長17.6%,遠高於行業平均;重磅車型雷淩、凱美瑞,CHR、漢蘭達均在各自細分市場熱賣。

全新車型上市疊加新建產能釋放,廣汽“兩田”同時迎來產品和產能的雙重週期,這將推動廣汽的收入和盈利穩健提升。

近期,光大證券在研報中表示,看好廣汽“兩田”旗下兩款全新SUV,同時疊加廣汽傳祺GS4換代驅動,分別上調廣汽A股的目標價及評級。在自主改善、日系新產品拉動的情況下,2020年,廣汽集團的業績將迎確定性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