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在書房修行

春日,在書房修行

書房,在給我提供閱讀空間的同時,給了我另一種寶貴的東西──那就是安寧,一種令心靈產生歡愉的安寧。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對書房有了一種難捨的情結。平素偶得閒暇,我喜歡一個人靜靜地呆在書房。安靜地坐在書房裡閱讀,其實只要從繁蕪中騰出一點時間,留給自己一小片空間,並不奢侈。

對於我而言,最佳的休閒,就是一天下來,將一切料理妥當,步入書房,沏上一壺綠茶,擰亮一盞小燈,慢慢地將自己浸潤其間。當閱讀的氛圍漸漸形成,感覺時間開始慢了下來,外面的世界逐漸離自己遠了,心彷彿被明礬過濾了一遍。

古人云:“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當遇到煩憂無人訴說、無法排解時分,我首先想到的是去書房,轉換空間,在片刻沉寂裡產出閱讀的慾望,然後開始忘掉自我,在書中找到打開心靈的那把鑰匙。當讀到大師的一句妙語,或一段至理哲言,會讓人豁然開朗,茅塞頓開。人生平和的心態,往往需要通過閱讀濡養而成。

閱讀,不但可以帶來安寧,還可以帶來快樂,書房於我,就如同牧場之於牛,桑葉之於蠶,溪流之於魚。最喜夜雨淅瀝,滴滴清韻入耳;尤愛月色皎潔,縷縷幽芒探窗。這般的讀書時分,讓人心空靈,令人陶醉。當讀書倦了,枕幾本書隨意小憩,那種感覺妙不可言。

特別是當一個人觀書忘我時分,時空淡寂裡,偶聞牆角蟲鳴,小池蛙叫,或數聲汽笛,一樹搖曳,更讓人心境清透,思緒飄渺。這樣的讀書時分,更令人陶陶然。興之所至,記下所思所想,妙手偶得,或潑墨揮毫,丹青寫意,酣暢淋漓,好不快哉。在書房閱讀,既陶冶了性靈,又愉悅了身心。當心情輕鬆了,精神養足了,加之腹中有了詩書,再走出去自然就有了浩然氣。

讀書人喜歡藏書,我也不例外。出門在外,在舊書攤、古籍店,我常會意外購得幾本好書,然後如獲至寶地拿回家一一收藏。春夜時分,偶爾翻到這些書,感覺好像與舊友重逢,歲月是那麼靜好,原來人生幸福其實很容易尋得。一間書房,簡直就是一座精神糧倉。

“天上浮雲如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世界變化太快,彷彿列車不停呼嘯前行。但不管怎樣,再快的列車,也有慢下來的時候,需要一方站臺停泊。在呼嘯的人生和疾馳的世界裡,人們有時需要適時停下來,靜思人生,了悟生命,反省自己,在寂寞裡產生安寧,在安寧裡獲得歡愉。

古人云:“春讀書,興味長,磨其硯,筆花香。讀書求學不宜懶,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語鶯歌希領悟,桃紅李白寫文章。寸陽分陰須愛惜,休負春色與時光。”春日讀書,是一年之中最好的時光;而在書房閱讀,對於人生而言,無疑是最好的修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