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之詩,為何後世認為是女人所寫?一首《春日》美得讓人心醉

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秦觀一首《滿庭歡》,讓大文豪蘇軾驚歎不已,直稱他“山抹微雲君”;而一首《鵲橋仙》“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一改七夕詩詞哀嘆聚少別多的感情基調,道出愛情真諦,令人耳目一新、振聾發聵。始知婉約派一代詞宗實不虛爾!

秦觀之詩,為何後世認為是女人所寫?一首《春日》美得讓人心醉

秦觀,字少遊,是蘇軾最為喜愛的弟子,也是蘇門最為出色的詞人之一。其一生仕途坎坷,所以文章多感懷身世,辭麗情深,在北宋文壇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後世喜歡秦觀,多是因為他的詞,但其實他的詩、文賦和書法也是極佳的。

秦觀詩有400餘首,其風格纖秀清麗,清麗悠遠,在兩宋詩壇自成一家,也正是因為這種風格,後世之人,往往誤認為秦觀的那些詩作是女人所寫。元好問《中州集》引王中立語,言其詩是“婦人語”,《遺山詩集·論詩》亦有“女郎詩”之評判。

秦觀之詩,為何後世認為是女人所寫?一首《春日》美得讓人心醉

說來說去,我認為就是秦觀的詩太美了,此從一首《春日》,便可見一斑:

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

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

此詩描繪的是雨後初晴的景象。雷聲霹靂轟鳴,在上古時期被視作天威,其聲勢浩大,常令膽小者戰慄,但秦觀加了一個“輕”字,讓雷聲柔和了不少,似乎是溫聲催促花草樹木快快發芽的吳儂軟語,在寂靜的春夜中,親切好聽,伴隨著淅瀝春雨,從屋簷滑落的滴答聲,連睡眠也格外的香甜。

秦觀之詩,為何後世認為是女人所寫?一首《春日》美得讓人心醉

在這一句中,又有一個數字的對比,“一”對比“萬”,突出了春雨如絲、迷濛繚繞的特點。另外“夕”是一個入聲字(上次分享錢鍾書一首詩時,很多朋友說錢詩不合格律,其實是因為對入聲字的辨別還不夠熟悉,當然我也記得不多,之後在賞析詩詞時,如果注意到了,我會提出來與大家一起學習加深印象)。

第二句是形容雨後陽光照在屋頂碧瓦上的樣子。琉璃瓦本就被春雨滋潤的如同溫玉,清透可人,當晴光通透氤氳在空中的水氣,照射到瓦上之後,便散發著迷人的光澤。

秦觀之詩,為何後世認為是女人所寫?一首《春日》美得讓人心醉

隨著瓦上小水珠慢慢的滾動,晴光也好像無法在琉璃瓦上停止一般,慢慢的流動起來,彷彿是浮在屋頂一般。李商隱有詩“池光不受月”,這裡的“不受”,與“浮”的姿態十分相似。而碧瓦參差,更是為春光增添了一份明豔的色彩。

後兩句從半空中的景色,轉到地面之上。百花在春雨的“無聲潤物”之下,更為鮮麗,隨著東風微擺,彷彿是一個個絕世美人,而那些沾染在花瓣上的雨珠,猶如美人的淚水一般。這淚水,是激動、是欣喜、是思戀……猶未可知,但我們知道,這芍藥美人,定然是有情有義的佳人,不然為何常含淚水呢?

秦觀之詩,為何後世認為是女人所寫?一首《春日》美得讓人心醉

而雨後的薔薇,更是如從華清池走出的楊貴妃,有一種“侍兒扶起嬌無力”的慵懶之美,千嬌百態的臥在曉枝之上,令來往行人為之駐足側目。

這兩句的擬人技法,並沒有看到那種刻意的去比擬,而是宛若天成,彷彿那些花兒,在秦觀的眼中,真的化為了一個個絕世佳人。其工整不失流暢的對仗,更增添了詩句的韻味,讀來令人回味無窮,彷如通過文字穿透了時光,至千百年前,與秦觀一起欣賞這份美麗的春景。

秦觀之詩,為何後世認為是女人所寫?一首《春日》美得讓人心醉


或許正是江南書生這種骨子裡透露的儒雅含蓄,才讓秦觀的筆墨如此動人,此詩,真美得讓人心醉啊,即便其詩文纖巧,但這並非是否定秦觀詩作的理由,何況,這首《春日》中的春景,誰人不能嚮往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