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的人,要有多少資產才可以全身而退?

品多多VV


我今年剛滿50,關於這個問題,我可以答一下,因為我36歲時就有這個想法,現在說這事按當時的想法也實現了,但還是沒退休。2004,5年36歲左右時時我當時的想法是有300萬可以退休,第一個100萬買套房並裝修好,當時房價約5000不到,還是不錯的房子,補充說明一下,我在武漢。第二個100萬買套門面,年租金收入10%計10萬,當時門面還沒大漲,參照100--120個月回本計算,還偏保守。第三個100萬做個投資什麼的,收益也是按10%計算的。覺著有20萬每年的收入很不錯了,過日子養老能滿足。客觀的說,我在45歲也就是2014年左右都實現了,全部全款付清,還買了30萬左右的車。但為什麼退不了呢?通脹這幾年有點厲害,不敢退,雖然租金收入也達到了,理財收益也達到了,但過不了當時物價情況下的生活啊。大家要知道這幾年M2的增長速度是平均在8%左右,滾動計算一下大家就明白了。所以,問45歲退休可否,我是不贊成的。

另,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我是更不贊成,一個人,尤其是男人,大學畢業一般在22*3歲,到45歲左右雖然跳槽換工作是非常非常尷尬的年紀,很難很難,但不可否認,正是幹事的年級,孩子大了,經驗豐富,人情練達,資源有點的時期。個人建議可以做些顧問類輕鬆點的工作,繼續為社會做的貢獻比較好,也可以補充一下收入,過的更寬裕輕鬆點是不。但心態一定要好,多帶帶年輕人不然至少我覺得,人太閒不好,生命剛過半就歇這不合適。


我淡定924


76年,啃老族。老子年輕時能幹,弄了個不大不小的廠子。我35之後接手,全面的。資產看的是報表,這幾年起伏大,要看市場。確定資產根本說不清,只能說市值或者估值。反正現在是頭髮花白、鬍子都白了。穿的也越來越邋遢,經常性30多歲的人把我叫大叔。甚至中學生叫我爺爺的也常見。好的一面是再也沒人說我敗家了。反之現在都說身體重要。沒法說清每月的開銷,天天都不一樣還月月年年,開玩笑呢?全身而退對我而言就是一個夢,等兒子長大了吧,可我兒子才2歲。正在一天想著法折騰他爺爺奶奶呢。全身而退就像我給媳婦說的瞎話一樣,以後閒了我帶著你......


弗拉基米爾沒照司機


回顧我45年的傳奇人生,簡直是南柯一夢,16歲初中畢業,第一份工作是父親托熟人找了份修車的職業,第一天上班,可能是年輕氣盛,偷懶怕苦,在車行門口的彩票店,用中飯錢買了一注,上了一天班,晚上路過路邊攤瞄了下開獎公告,人生髮生了最大改變,中了當時特等獎500萬,從此開始了傳奇的一生...抱歉今天酒多了又沒有花生米


阿土70342348


我現在一年收入去掉我的各種消費,最少能剩80,不說收入,這個剩餘在一線城市也算老百姓裡的頂端了吧。

我個人認為,如果要體面的退休不能體面的生活不能看攢多少錢,要看有多少穩定的收入來源。對於老百姓,穩定的來源無外乎房租,股票,無風險理財這些東西。

拿我個人來說。我有二線城市兩個房子租金,我太太有三個房子租金,加一起1萬把,這個是我們的基本生活保證。夠活了。我一個月有5000的配資收入。夠我洗澡保健加喝酒了。我有住院的百分百報銷的商業保險夠看病了。我今年大概股票收益是一個月接近兩萬。夠我霍霍了(有人可能說,這股票不長久,我到覺得股票可以一直賺錢,就是多少的問題),在這些可持續收益的基礎上。我覺得再有個300萬就夠了吧。突發事件可以往出拿錢,兒子結婚如果想去北京可以賣個房子給他當首付。實在不行,我可以再工作啊。我好多的朋友都認可我的責任心和人品呢。

接著說退休和不退休的消費,現在我工作很多的時候是拿錢換時間,什麼都要最快,最好。將來退休了就沒這個需求了,這消費已經會相對降級的。我爸媽一個月7000退休金還能攢兩萬塊錢。他們還說自己在老家很不節約。我覺得,退休了最少比上班的消費降低一半。也就是你現在一個月花30000,那退休也就花15000。

現在好多的人都說什麼什麼在北上深需要有幾千萬才可以退休的人,我覺得你真是沒有好好思考過這個問題,我是深思熟慮過的。中國又多少退休了有幾千萬存款的人呢?你活了這麼多年,不算買房花了幾個1000萬呢?你還能活多少個這麼久呢?

生活不止是無止境的賺錢,要懂得享受生活。懂得感恩。懂得捨得。我本人還有4年零2.5個月。計劃進入退休狀態。我下一個工作可能是出國遊領隊,或者是一名水手。或者是可可西里護林員,或者是在日本開做個輕鬆不賺錢的工作。或者去非洲。我今年37歲。我已經走遍了祖國各地,兩年時間,我要走遍東南亞,在兩年我要去歐美看看。然後我想去日本和非洲生活一段時間。世界是一本書,如果你只在一個國家,那這本書你只看了一頁。


猛獁1982


我住在一個四線小城市,年滿四十五,已經退了,有幾百平米門面房,三套住宅房,一千多平的五層小樓。一輛雅閣轎車,老家也不遠還有幾畝地,種了果樹,還有幾處院子租給別人了,平時沒事去地裡管理下果樹,種點菜。不忙了就開車出去旅遊。


用戶9176212401097


45歲退休,開玩笑吧。我同事65歲了還要求回單位每週兩天班,在家待著無聊。當然看工作情況,一週38小時上班,無壓力,單位管吃管喝,我也上到65歲。經濟情況完全看個人,有能力的40歲就財務自由了,沒本事的除了中彩票,一輩子工作也不夠各種開銷。


zhuying148608971


45歲,擁有多少資產可以全身而退,不用再工作,坐享清福?有人說是100萬,有人說是300萬,或許也有人覺得500萬都不夠。

在浮雲君看來,在當前,每年貨幣貶值的幅度都維持在8-10%的高位,而風險可控、收益穩定的銀行三年期大額存單,利率也僅僅只能維持在4.2%左右的水準。

按照目前 68 歲的人均壽命來看,45歲從職場“退役”,還有長達 23 年的人生旅途,吃喝拉撒、人情世故、父母養老、子女教育、子女成家可都是不菲的開支,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儲備,貿然離開職場,或許晚年的生活會比較困頓。

那麼對於45歲的人而言,究竟需要多少資金才能退出職場,從此享受安逸人生呢?

我們一起來算筆賬。

1.生活開銷

普通家庭柴米油鹽、水電費、購物等等的日常開支差不多在4000-5000元一月,我們就湊個整,按照5000元一月計算,那麼一個家庭一整年的花銷水平就在6萬元。

2.子女人生大事

現在家裡不論是生兒生女,婚禮都是一筆不菲的開支。買房、買車、婚紗照、婚禮宴席、盛裝珠寶、蜜月旅行。。。看似幸福、甜蜜的背後都是大把大把鈔票燒出來的結果。

45歲,子女差不多已經讀到大學,或許再過5年左右的時間,就需要面臨終生大事的考驗,作為父母,看到子女為另一半如痴如醉,苦苦哀求我們幫忙買房,我們怎麼可能會冷漠得無動於衷?

在當下,不論是男方也好,女方也好,面對婚姻,付出的代價都不小,畢竟雙方都是普通人家,幾百萬的房子,幾十萬的汽車,能夠全部拿出的少之又少。

作為父母,我們不妨掂量掂量究竟需要花費多少錢?男方父母的話,即便是在小城市花費100萬也是大概率的,畢竟現在的彩禮錢水漲船高,房子價格的漲幅也遠遠超過收入增速,加上婚禮宴席,怎麼說也得上百萬。大城市中就更不用說了,不花個300萬,是不可能把一場婚禮搞下來的。

這筆開銷粗略估算成 150 萬吧。

3.人情世故的開支

作為長輩,逢年過節給晚輩發個紅包,朋友、老同學週年大壽送個禮,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偶爾閒來無事,約著朋友一起吃個飯,出去玩一玩,敘敘舊都是無法避免的。

我們的社會是關係社會,來往都是錢的事情。一年少說因此花個 2 萬 。

4.醫療保險開支

年紀一大,各種毛病就會多發,去醫院的次數也會顯著增多,醫療費用不可避免得會增多。

為了儘量不給子女增加負擔,我們往往需要給自己買幾份必要的意外醫療、重疾險。俗話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一旦真住進ICU,不出幾個月就能掏空一個家庭所有的積蓄。花點錢,買份保險,降低家庭財務風險還是很有必要的。

治病錢,買保險的錢,定期體檢的錢,每個人情況不同,花費差異也會很大。一般而言一年平均花費在2-3萬左右吧。

總結

這麼大致算一下,45歲想要離開職場,不再工作,起碼需要具備 350 萬左右的資金儲備才夠。而且這筆數目還沒有算上貨幣貶值的速度。。。

真正想要沒有一點的後顧之憂,或許500萬才足夠。

看看口袋裡少的可憐的積蓄,還是認清現實,好好努力工作吧。


浮雲財經觀


我今年40歲,省會城市,以前也想過要45歲退休,但是後來算了一下很難啊。

現在的情況是夫妻年工資70萬,其他理財收入50萬,房租10萬。3套房,自住一套,父母一套,出租一套。理財資金400萬。家庭年花費65萬左右

如果按照M2增速8%來計算通脹,國債投資收益率5%來計算,活到85歲,基本上每1809萬(用等比求和算出來的)能夠支撐家庭年消費12萬(通脹很嚇人的,近30年,貨幣貶值了60倍)。如果要支撐現在的家庭年花費,大概要9800萬現金。這對我來說,如果沒有飛來橫財,以現在的收入水平,不吃不喝還需要努力75年才能完成。

綜上所述,45歲退休是不可能了。目前計劃是等到50歲,夫妻倆一起辦理個提前退休,孩子也大學畢業不用管了,再降低點生活水平,然後開始安享晚年吧。


用戶6534968802


45歲的人,要多少資產才能夠徹底退休?

如果是中產階級,45歲已經到了職業發展的瓶頸期了。在外企的話,很多40歲以上的中層管理人員甚至面臨裁員的威脅。基本上,到了40歲,就算自己不主動退休,公司也會請你退休。而此時自己上有老下有小,萬一妻子之前為了照顧家庭也沒有出去工作。此時如果失去工作的收入,將會陷入非常被動的局面。所以40歲的中產階級一定要早做打算,未雨綢繆。

我個人感覺退休時孩子多大以及自己打算為孩子提供一個怎樣的條件是影響“多少資產才能退休”的最大因素。

如果孩子生的晚,自己退休時孩子還在讀小學,那麼還需要為他準備讀完小學,中學,大學的學雜費以及生活費。前前後後十幾年且學雜費生活費每年都在增加。這時候就體現出讀公立學校的好處了,學費低,孩子不用因為家庭經濟狀況變化被迫轉學,對孩子影響小。如果當初是進入高大上的私立或者國際學校,每年光學費就要十幾二十萬,必須要準備夠這一大筆學費自己才能退休,否則,孩子可能會被迫轉學。而從國際學校自由寬鬆的氛圍轉入公立學校嚴謹刻苦以考試為目的的氛圍,是很難很難的,一步不慎會對孩子造成毀滅性打擊。

除了孩子,其他費用倒是可以預期,主要是以下幾項:

1,生活花費

這與在哪個城市生活沒太大關係。除了房價,每個城市的物價都差不多,小城市甚至還可能高一點。買菜水電煤牙刷牙膏等等,每月2000-3000左右,這是不得不花的費用。其他“可花可不花”的費用,包括買衣服下館子旅遊養車,可歸為一個大項,每月5000-10000左右就差不多了。這樣算起來生活花費每月就是7000-13000左右,就按中間值1萬算吧。

2,保險費用

一旦生場大病,醫療費用遠超社保範圍,只能靠保險來堵住這個缺口。不同保單每月保費也不同,暫時就按全家每月3000元來算吧。

3,住房費用

如果沒有買房,一直租房,這就比較被動了。每年租金都會加,自己得一直租房租到夫妻都去世。這是很大的開支,除非能保證手頭資產的年收益高於租房支出。但要理財收益長期穩定地跑贏房租是很難的。除非手頭有房,自己的房子出租,自己去租租金低一點的房子。手頭完全沒房的人,不一定能夠退的了休。

如果自己有買房且房貸已付清,則住房費用幾乎為零。如果有房但房貸尚未還清,則要看看手頭資產的理財收益能否支付房貸直至還清。如果不行的話,則可以把有房貸的房子賣掉,到手房款還清剩餘貸款後,餘款去買小一點差一點的房子。

綜上所述,在住房開支為零的情況下,退休每月的花費為1萬生活費+3千保險費+孩子學雜費生活費。如果在公立學校,孩子按每月七七八八加起來2千費用吧,那總共就是每月15000,每年是18萬。按4%理財收益計算,有450萬可產生收益且本金可隨通脹上升的資產即可退休。如果手頭資產本金無法可隨通脹上升,如銀行存款,那可以拿excel表格計算一下總共需要多少資產。假設80歲去世,每年通貨膨脹率8%,理財收益可一直維持4%,則在45歲時需要有1300萬本金不隨通脹上升的資產。

歡迎關注 ,理財就是要從身邊一點一滴小事做起!!





香港投資理財資訊


說一下我自己的想法,畢竟離45歲還有不到7年了。

座標: 北深港,因為工作和家庭原因,在北深有置業,家住在香港

當前家庭年收入:稅後200萬+

人生規劃:到了45歲,需要擁有1000萬美金的淨資產(其中包括至少2000萬人民幣的可投資資產)

2000萬人民幣的可投資資產,均勻分佈在基金、信託、銀行理財等渠道,按照6%的平均年化收益,120萬的年收益。

房產出租:北京和深圳的自有住房出租,年收入在30萬左右。

主動收入:夫妻二人通過持有公司股份收入每年可以維持在200萬人民幣左右。

花銷:

1. 四位老人的贍養費用,每年在60萬左右(養老院費用)

2. 子女上學費用:以一般國際學校為例,學費+日常花銷在30萬左右;

3. 房貸:充分利用槓桿,房貸一年需要60萬左右;

4. 日常開銷:生活費用+旅遊,以我們家當前的消費水平,30萬足矣

5. 汽車:目前沒有汽車,出門打車+滴滴專車。年消費在2萬左右。

進項:350萬-出項:182萬=168萬,還有結餘

目前進度已完成40%,為了全身而退的生活,繼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