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研發“馬拉松”有沒有捷徑?

看視頻,戳鏈接→

戰勝新冠病毒,關鍵要靠科學技術。快速研發或找到對抗新冠肺炎的特效藥,正是當下眾之所望。


藥物研發“馬拉松”有沒有捷徑?

  

但新藥研發是一項投入大、耗時長,而且對科研技術具有極大挑戰的工程,從研發到上市,一般要經過藥物發現、臨床前研究、臨床試驗和上市後應用研究四個階段。


藥物研發“馬拉松”有沒有捷徑?

藥物發現是新藥研發的開始,具有濃厚的科研探索性質。首先要明確藥物的作用靶點,有的放矢。接著要找到能夠對靶點起作用的武器,也就是候選化合物,試驗有效的,就會被製成候選藥物。之後還要在蛋白、細胞、組織等非生命體上進行一系列體外實驗。


藥物研發“馬拉松”有沒有捷徑?


藥物臨床前研究階段,試驗將轉到動物的體內進行,確定藥物的安全性,是最為複雜的環節,同時也是承上啟下的關鍵階段。

  

第三步,臨床試驗將在人體中進行,分為三期,主要評估藥物的安全性、藥效和給藥量等。Ⅰ期臨床試驗對象為健康志願者,觀察人體對於新藥的耐受程度和藥代動力學;Ⅱ期初步評價藥物對目標適應證患者的治療作用和安全性;Ⅲ期是治療作用確證階段,評價利益與風險關。


藥物研發“馬拉松”有沒有捷徑?

  

藥物經審批上市後,還需要做上市後應用研究,即第4期臨床試驗,考察在廣泛使用條件下藥物的療效和不良反應,改進給藥劑量等。


藥物研發“馬拉松”有沒有捷徑?

  

四個階段下來,新藥研發妥妥一場馬拉松。根據美國藥品研究和製造商協會的研究,實驗室發現5000~10000種候選藥物,只有250種可以進入臨床前研究階段,其中只有5種可以進入到後續的臨床試驗,最終只有1種能夠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

  

相比之下,“老藥新用”是當下相對快速的一種研發策略。老藥的安全性、耐受性等都已得到比較充分的研究,我們需要研究的主要是它們抗新冠肺炎的療效,所以大大縮短了研發週期。


藥物研發“馬拉松”有沒有捷徑?

  

當前,新冠肺炎的藥物研發,我國已經開啟了所有的綠色通道,各種各樣的行政環節全部在向治療救治病人開放,但正如周琪院士所言,科學的事情含糊不得,科學不能降低標準,無論是老藥還是新藥,確保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沒有捷徑可走。


來源 | 光明網

藥物研發“馬拉松”有沒有捷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