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成為自由職業者的“門檻”,快來看看你夠格嗎?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天4篇職場文章陪你成長哦。

4個成為自由職業者的“門檻”,快來看看你夠格嗎?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的疫情打亂了很多人的計劃,這其中就包括我們職場人。

很多人去年年底辭職,盼著在今年的“金三銀四”中,能夠成功跳槽尋覓一個合適的公司。

但因為疫情,招聘市場不僅不景氣,反而還有些蕭條,很多大公司宣佈裁員。

2月10日,新潮傳媒CEO張繼學復工的第一天就宣佈將裁員500人。

除了裁員,有的公司還沒有熬過疫情就宣佈倒閉,曾讓王思聰一夜花掉250萬的K歌之王2月9日宣佈與所有員工解除合同。

大公司如此,小公司的處境更難了,一些網友紛紛表示,本來盼望著復工的通知,最後等到的卻是被辭退的消息,心裡也是拔涼拔涼的。

職場危機說來就來,人們開始自謀出路,除了另尋工作,自由職業也成為了很多年輕人的首選。

4個成為自由職業者的“門檻”,快來看看你夠格嗎?

一、自由職業者“美好”的工作狀態

大多數職場人選擇自由職業是因為它“美好”的工作狀態: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再也不用早計劃晚彙報了;沒有領導訓斥,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不會有人給自己“穿小鞋”,說話也不用注意細節......

靜靜就是這樣的自由職業者,她從2018年開始從事自由撰稿的工作。

她的自媒體文章閱讀量很不錯,經常會與一些大牌合作,廣告收入比較穩定。

另外,靜靜曾是得到的簽約作者,寫作水平那是不用說,她利用自己的特長創辦了的寫作班,次次爆滿。

她每天的工作就是講課、修改學員作業、更新公眾號、寫視頻文案......

去年年底靜靜還開了抖音賬號,購買器材研究拍攝vlog,三個月收穫粉絲30萬,更多的合作機會找上門來......

靜靜儼然已經活成了理想中自由職業者羨慕的狀態:有相對穩定收入,喜歡的工作內容。

其實這不是個例,2019年人民論壇問卷調查中心對自由職業者進行過調查,有59.4%的人認為從事自由職業者後相較於此前的工作更規律,高達75.6%認為從事“自由職業者”後更自由了。

二、在工作量上,調查顯示,只有約4%的人感覺從事自由職業者後,工作量比以前多很多,其餘的受訪者都認為工作量比之前多一些、基本持平、甚至變少了。

4個成為自由職業者的“門檻”,快來看看你夠格嗎?

二、公眾對自由職業者的誤區

任何一份工作都有好壞兩面,你享受了他帶來的自由,勢必就要承受它不好的一面。

現在很多人對自由職業者還是有很多誤區的,比如認為他們一個是“躺贏”的群體,在家待著,錢就嘩嘩流進口袋。

但現實是“自由”可能只體現在時間支配上,工作和收入真的一點也不自由。

就像我上文提到的靜靜,她在北京租房住,剛開始的收入只有2-3k,僅僅勉強維持生活開銷,房租什麼的只能靠男朋友。

以至於粉絲詢問靜靜,如何成為一名自由職業者時,她開玩笑地說:“先找個男朋友吧。”

而且自由職業道路上的坑也非常多,她曾經花了很長時間去寫出版社約的書稿,但是上交書稿後,出版社就沒了下文,付出了時間和精力不說,約定的稿費也打了水漂。

收入不穩定,是自由職業者的痛點,人民論壇的調查顯示:“收入不穩定”“保障不穩定”“不能形成長期規劃”和“社會認同較低”是從事自由職業的主要弊端。

自由職業者光鮮的外表下,其實依然有著和上班族一樣的壓力和焦慮。

在看完自由職業者好與不好的兩面後,不知道你還是否願意加入這個的行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那你還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畢竟自由職業者也是有“門檻”的。

4個成為自由職業者的“門檻”,快來看看你夠格嗎?

三、成為自由職業者的門檻

1.充足的生活費

上文提到收入不穩定是自由職業者發展的主要弊端,如果你前期沒有穩定的收入渠道,那你要做好半年甚至更久時間沒有收入的打算。

這不是聳人聽聞,大部分人想成為自由職業者都是頭腦一熱,就入坑了。

後來發現,前期沒有收入,生活質量上更是一落千丈,信用卡都要刷爆了,於是不得不又踏上了找工作的征程。

所以,這裡建議想要成為自由職業者的小夥伴,儘量準備1-2年的生活備用金,比如你現在每月生活開支是5000元,那你最起碼要準備6-12萬。

這樣可以保證你在沒收入的日子裡不會那麼焦慮,影響心情和工作。

4個成為自由職業者的“門檻”,快來看看你夠格嗎?

2.能變現的技能

其實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做自由職業者的,自由職業者是需要技能的。

現在的自由職業者大部分從事的工作都是攝影、設計、撰稿、主持配音、插畫、剪輯後期等,可以不用為固定企業服務的工種。

如果你沒有這些技能,就想成為一名自由職業者,那你可能還需花費大量的時間摸索方向。

除了技能,穩定的收入渠道也很重要,比如靜靜的收入渠道有很多,雖然她損失了書稿費,但是她還有學費收入和廣告收入,如果你的收入渠道過於單一,那收入可能就極不穩定,壓力也會不小。

3.強大的自律力

很多上班族厭煩了996的生活,希望做自由職業後能夠擺脫這樣的作息,如果你這樣想的話可能要讓你失望了。

自由職業者的作息可能不止996,甚至是007—全天都在工作中度過。

畢竟沒有了工作單位後,你的每分每秒都要為自己的收入操心。

我認識的一位撰稿人叫凌晨四點半的阿波羅,他每天4:30就早起寫作從不間斷,好幾年如一日。

在公司你可能還有打卡軟件和領導同事的約束,所以你必須要努力工作,但離開了公司,真正能監督工作的人只有你自己。

如果沒有自律力可能連一份簡單的工作都完成不了,甚至是自暴自棄。

4個成為自由職業者的“門檻”,快來看看你夠格嗎?

4.強烈的驅動力

李笑來老師說:任何事情堅持是堅持不下去的。

堅持是痛苦的,終有一天你會撐不住,但如果你有極大的熱情和興趣就不一樣了,你能夠一直做下去,還不會覺得累。

自由職業者的工作狀態是很孤獨的,沒有同事的陪伴,你需要學會自己和自己相處。

林安也是一位自由職業者,她在做了幾個月自由工作之後發現自己情緒出現了一些問題,因為每天都是一個人導致她覺得不太會與外人溝通交流了。好在她最後通過自我調節,恢復了正常。

除了孤獨,自由職業者最大的困擾還有迷茫,和上班族不同的是,沒有人會為你制定kpi,規劃發展方向。

內心的焦慮還可以自己消化,但外界的偏見你又是否能抵抗得住。

社會上還有很多人認為自由職業是不務正業,找不到工作的人才會選擇的工作,倒是你又是否能平心靜氣地面對流言蜚語。

這一切都需要你擁有強烈的驅動力,不然你很快就會放棄。

所以在成為自由職業者之前,要找到自己的源動力,不能僅憑“三分鐘熱度”。

自由職業絕對不是逃避工作壓力的“避難所”,你在上班時面對的一切,自由職業工作者也一樣會遇到。

4個成為自由職業者的“門檻”,快來看看你夠格嗎?

在面對選擇時,要思考自己最終的目的地是哪裡,列出大致的規劃,如果真的需要從事自由職業,那再選擇也不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