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歷史看大清》|一個票友眼中的中國史「皇太極卷」204


《翻開歷史看大清》|一個票友眼中的中國史「皇太極卷」204


通常來說,臨陣換將,乃兵家大忌。不過,皇太極管不了那麼多,直接把一干人等全部召回來。

回來以後,他連見面的機會也不給,直接派希福、范文程過去,讓多爾袞等人自己定罪(自議其罪)。除了心情不好,還因為那幫人忽視了一樣重要的東西,皇權。

從打自認為“德高三皇,功過五帝”的嬴政,沒叫“三五”,改稱“皇帝”開始,皇權就成為至高無尚的東西。但凡得到它的君主,都不容許任何人觸碰它。

皇太極也不例外。

為樹立絕對權威,他之前已經對幾位兄長進行了打壓。也正因為此,多爾袞才成為後起之秀。如今眼看自己親手培養的人,翅膀也硬了,他更不會姑息。

雖然多爾袞不能完全理解皇太極為何生這麼大的氣,但為了讓皇上息怒,他乾脆給自己議了個死罪。

豪格一看多爾袞一步到位,也沒含糊,同樣議了死罪。杜度、阿巴泰等自議為削職為民,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幾個主角都已認罪,接下就好辦了。議政王大臣對於涉事的其他三十多個將領,也給出了相應的處罰方案。

當然,多爾袞並不傻,也並不真的想死。把罪議得重點兒,無非是給皇帝一個展示寬宏大量的機會。

果然,皇太極的處理意見很快下來:多爾袞、豪格降為郡王,並處罰款。至於其他人,只有象徵性罰款,並無過重的懲罰。

看來所謂的“鐵帽子王”,實際也不鐵,如果皇帝不高興,不用等到世襲,就可能連“帽子”都收回去。

就拿豪格來說,作為皇太極的親兒子,親王的“帽子”已經上來下去好幾回了。

罵也罵了,罰也罰了,皇太極的氣還沒順過來。不僅不讓他們覲見,還不允許他們入署辦公。負責傳令的范文程也很為難,一面有皇命在身,不得不執行,另一面的親王、貝勒們也不能得罪。

不過,此時的范文程已經有了較高的政治智慧,一面安撫多爾袞等人,讓他們稍安勿躁,暫且回家休養;一面找到皇太極,勸他說:“現在國中貝勒,半皆獲罪……再這麼下去,很多大事都耽誤了……”

無論如何,範大學士的面子還要給的。更何況,他說的也在理。根據前方濟爾哈朗的彙報,洪承疇方面正不斷增兵。大戰在即,確實需要用人。

在范文程的運作下,多爾袞等人恢復工作,不久後,又被派往錦州,跟濟爾哈朗換防。

如此一來,皆大歡喜。

不得不說,范文程功不可沒。一個漢人,在滿人統治的朝廷,歷經三朝四位領導,最後還能善終,水平絕對不一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