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孢蘑菇優質高產栽培技術簡介


雙孢蘑菇優質高產栽培技術簡介


技術概述:

雙孢蘑菇栽培易上規模,市場前景廣闊,經濟效益好,深受種植者的喜愛。雙孢蘑菇優質高產栽培技術有效地解決了雙孢蘑菇生產中溫度難以管理、病蟲害較多等難題,為確保其持續穩定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

技術要點:

雙孢蘑菇栽培宜選擇造價低廉、保溫保溼性強、通風良好、便於遮蔭的設施。西北地區以日光溫室和半地下室簡易菇棚為最佳栽培設施,以秋栽較好。每年7月下旬至8月下旬堆制培養料,8月下旬至9月下旬播種,10月至次年4月出菇。栽培品種可選擇產量高、抗病性強、適應性廣、商品性好的雙7、雙13和As2796。栽培原料每100平方米用幹麥草1500公斤、幹禽糞1500公斤、過磷酸鈣60公斤、石膏粉60公斤、石灰40公斤、尿素30公斤、油渣40公斤,水適量。栽培前首先對原料進行堆積發酵,28天后進料播種,保持室溫20℃左右,空氣相對溼度85%以上,暗光、通風的環境條件,促使菌絲萌發並健壯生長,約20天菌絲長滿培養料的2/3以上時及時覆土,覆土厚度約3.5釐米。覆土後按少量多次的原則向土面噴霧狀水,保持覆土溼潤,含水量18~20%,並維持空氣相對溼度在80~95%,溫度20~24℃,空氣新鮮,暗光照射,約15天后菌絲開始爬上土表時加大菇房通風量,用小耙將表土輕輕搔動一次(搔菌),同時將溫度降到20℃以下,促使出菇。出菇時溫度和水份管理是關鍵,同時還要解決好通風和保溫、保溼的矛盾。出菇後每天向空中噴霧狀水,保持室內空氣相對溼度80~95%,溫度10~22℃(最好14~16℃),弱光或暗光及新鮮的空氣,促使菇蕾生長。一般在現蕾後的5~7天,當菇長到八成熟,菇蓋大小3~4cm左右,尚未開傘前及時採收。採收後及時清理殘茬,不留後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