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幻想“普漲”,值得買的城市就那麼幾個了

【1】

最近,全球的政經體系都在承受巨大的壓力測試與重構,真可謂是史無前例。

所以,最近大家都很關心哪些城市房價要開始跌了。

我們不得不承認的一點是:不管是人還是城市,都在經歷劇烈的洗牌、分化。

5G、人工智能、大數據、機器人...這些新興產業,我們當中的大多數人,都不懂。

不同於傳統的餐飲、旅遊、零售、交通,它有太高的科技門檻和理解難度,這個社會的規則在重構,產業在重構,社會也在重構,財富在重構。

別再幻想“普漲”,值得買的城市就那麼幾個了

在劇烈的城市分化中,好城市就那麼幾個,好城市房產還有很長的雪坡,而那些差的城市,大概率就是要跌的。

在劇烈的社會分化中,社會階級的流動性減低,總是會有人買不起大城市的房子,要麼選擇一直租房,要麼退回小城市。

別再幻想“普漲”,值得買的城市就那麼幾個:一線城市、10多個二線城市和長三角珠三角的個別城市。

多年以後,我們回顧今天,會發現“房子”正在對中國階層進行財富大淘洗。

【2】

以前的東北是一點點沒落的,而未來的城市分化,可能是一下子就被踩在腳下了。

我們看這幾年崛起的好城市,大多都是因為在前5年、10年做對了什麼,把握住了城運。

別再幻想“普漲”,值得買的城市就那麼幾個了

東莞——松山湖產業升級的成功,形成了以華為為核心的產業鏈,才有了底氣敢明目張膽地從深圳搶產業。

杭州——良好的營商環境,培育出托起整個杭州的阿里巴巴,互聯網、民營企業,讓杭州踩對了風口。

蘇州——城市規劃的成功,不會像其他城市一樣飽受大城市病的困擾,不用修修補補,留白增綠,有彈性,讓城市可持續發展

上海——平臺型城市的準確定位,發揮綜合優勢,補救自己曾缺失的互聯網機遇。

【3】

城市把握住了城運,向上發展,城市的房價才能有足夠的溢價。而什麼決定了城市房價在熊市中更能抗跌,在牛市中更有上漲動能?

我認為是——城市的購買力。

同樣是引入企業,城市引入的企業是扎堆月入不足5000元的廠妹?還是連辦公室裡的新人,都能上下班自駕奔馳寶馬奧迪的產品經理、研發、業務、管理人員?

這兩者的購買力差異,也會是未來的城市房價差異。

別再幻想“普漲”,值得買的城市就那麼幾個了

紮根在這個城市的的人的富裕程度,這個城市正在推動的產業、已經落地的產業、未來要做的產業,能孵化出足夠多的富人,這才是真正的購買力,才是讓這個城市上漲的核心推力。

只有一個牛逼企業,只有一個牛逼的產業,都不能決定性的影響一個城市的房價,一個騰訊、阿里、華為這樣巨無霸的分公司,更是不可能影響一個城市的房價。

但一旦他們綜合在一起,通過發酵,通過不斷疊加的購買力,強大購買力帶動的消費力,便可以影響一個城市的房價,這是一個聚少成多和財富膨脹的過程和效應。

而且,強大購買力推動、拉控市場,越是在存量房市場,問題越是明顯。

無限的有潛力的二三線城市,在樓市大局中飄搖不定,房價不堪一擊。

所以,別再幻想“普漲”,值得買的城市就那麼幾個。

【4】

城市競爭如此激烈,而很多人可能身在其中,卻一無所知。

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意識到城市分化如此嚴重的呢?

2018年9月,我和顧言去東莞調研,那天,當我從東莞虎門鎮的一小開發商售樓部走出來外面正在修路,泥頭車穿梭在車流中,沙塵滾滾。而項目旁邊是紡織廠、電力機械廠、五金廠,成片的廠房和城中村,周圍髒亂差、城市界面亂,外面正在修路,泥頭車穿梭在車流中,沙塵滾滾,堵車堵到懷疑人生。

而這樣的項目,賣3.5萬/㎡。

那一刻,我在風沙中凌亂。

東莞3.5萬/㎡的房子,竟然是這個樣子。

而在我的潮汕老家,大開發商,城市一線江景房,精裝修交付,單價不過8000元。

房子都一樣,都是鋼筋磚頭水泥沙子建成的。但真正貴的不是房子,而是對好城市稀缺資源的佔據,土地所附著的教育醫療交通商業資源。

買房不就是買城市未來的預期嗎?

【5】

順著時代的洪流,個體命運也在發生急劇變化。

而個人無法與時代的洪流相抗爭,我們只能是和這個社會和解、妥協。

買不起勞斯萊斯,你可以買吉利;買不起深圳豪宅,你可以買單間、一房一廳、兩房一廳買不起市區,可以買龍崗。

你可能會說:我幹嘛要買單間?幹嘛要買龍崗?

龍崗那麼遠啊,走南坪快速轉北環,上班高峰期,需要50分鐘。我揹負那麼大的房貸壓力,還要買到龍崗去,不值啊。

可是我想說:深圳房子那麼貴,很多人就是憑著單間、憑著郊區的房子一步步換過來的。

當然,你得挑個有前景的郊區,才能幫助你未來置換回市區。

別再幻想“普漲”,值得買的城市就那麼幾個了

人人都喜歡豪宅豪車,但是你賺的錢,是不是能匹配得上你膨脹的慾望。

這個時候,你只能是讓自己更值錢,全方位地提高你賺錢的能力,你該慶幸的你在深圳,在一座最能依靠個人努力去打破階層上升通道的窗口。

像前陣子的,千萬豪宅招商太子灣秒光,是大多數深漂沒有關係的。更進一步說,這個社會總有人是買不起房子的。

學會自我接納,不要直接追求認可,腳踏實地的努力更重要。

如果連自己都接受不了,還談何改變呢?關注你能改變的,接受你改變不了的,這就是所謂的踏實。

【6】

世界那麼大,風就從來沒停過。

在如此膨脹劇烈的城市和社會變革分化中,錢越來越毛。

別再幻想“普漲”,值得買的城市就那麼幾個。

我們普通人所能做的,無非是:有房的儘量往高能級城市置換,沒房的儘量墊墊腳買套房。

總之,就是不要讓自己的財富增長速度和社會財富增長速度脫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