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工作,熱愛生活,更好發展少跳槽

疫情特殊時期,你每天是怎麼度過的?最近又個說法讓人深思,“你怎麼度過疫情的,你就怎麼度過一生”,你每天都有哪些計劃?實現了多少?你都學會了什麼?

我們的不少讀者朋友的留言很有意思,說自己終於明白不是工作離不開我們,是我們離不開工作,現在還開門營業、給員工發放工資的公司,都值得感謝。

我們獨家分享的,陸新之十多年來不斷增加的大佬王石的管理日誌中,對於個人和公司也有一個精彩、獨到的認知,保管你一聽就懂,明白之後更能清楚認知自己的工作,自己所處的位置,再步步高昇。

王石曾經在大學演講時候說:“選了一個企業,就要相信它、理解它,同時也要珍惜自己的選擇,堅持下去。”

其實王石三十年來,在多家大學演講的時候,都鼓勵同學們不要急著跳槽,而是要珍惜自己職業生涯的起步。在萬科集團內部,他也是這樣的態度忠告職員。與此對應的是,王石和萬科,也在積極地為職員創造更好的工作環境和氣氛。

萬科成立的時候,人才的流動還不是很順暢,主要靠國家調配。當時的萬科還是一個地處邊遠的小公司,能夠給員工提供的機會、資源、條件都還有限,通過國家的調控來滿足自己對人才的需求在當時還行不通。憑藉著“理性光芒”的指引,萬科開始了其匯聚人才的征程。

珍惜工作,熱愛生活,更好發展少跳槽

隨著萬科的日漸拓展,有一些以前未見的問題出現了。例如,房地產是個週期性非常強的行業。對有些公司來說,由於沒有科學的戰略規劃,形勢好時一年能招上千人、上萬人,倘若形勢一旦發生變化那又該如何呢?大批的裁員無論對員工還是對企業來說,傷害都太大了。而要“給員工提供可持續發展的機會和空間”,首先就要求公司保持穩健快速的發展;其次,只要員工具備了相應的能力,他就會獲得相應的機會;三是要求在機會降臨前,每一個員工都要做好相應的準備,要不斷地積累、學習、磨練;四是對所有員工而言,如果不思進取,跟不上公司發展的步伐,就有可能被淘汰。

寬鬆內部流動機制帶來新的刺激。年輕人怕的就是一直重複地做同樣的事,為了避免這種困擾,萬科引入了內部分析系統,比如確定未來三年的戰略目標——目標會體現得很細,其中每一年、每一個季度的目標都會有所體現,至於每個目標最終的分配,公司內部每個員工都可以自由報名爭取,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員工的內心驅動力。類似這樣的競聘萬科每年都有很多,從而給員工提供了充分的發展機會。

對員工來說,選擇了一個好公司,就應該堅持下去。而企業家要做的是,為員工打造一個好公司的氛圍。

擺正公司和個人之間的關係

王石在接受筆者陸新之採訪時還曾說:“萬科的人才理念,核心的表現是尊重人、尊重個性。具體而言,就是尊重人的選擇權和隱私權,擺正公司和個人之間的關係。”

這也是《萬科週刊》對萬科人才理念的歸納,並認為:“作為市場經濟的產物,萬科在觀念體系上體現出了市場經濟價值觀念的特色。”

對職員的去留,公司從來不設障礙。對新進的員工,公司著重瞭解他們的個性、能力和潛質,充分尊重職員自己的擇業意願。由於能夠把公司目標和職員個人的發展目標緊密結合起來,結果使公司和職員都得到了長遠發展的動力。

珍惜工作,熱愛生活,更好發展少跳槽

另一個擺正公司與個人關係的內容,就是尊重個人的隱私權,使職員的獨立人格得以健康發展。萬科的管理層意識到,沒有職員健全的獨立人格,就沒有充滿創造力和進取精神的群體活力。因此,萬科在公司內倡導一種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鼓勵職員做一個正直和有益於社會的人,但公司領導又不做“父母官”,不干涉職員的私生活,把公事和私事作了嚴格的區分。未經事先約定並獲得同意,公司領導不會隨意到職員家裡家訪,以避免對職員個人生活造成干擾。為了保證職員有相對獨立的生活天地,公司有意識地將員工宿舍適當分散,在市內多個不同的住宅區購買職員宿舍,使職員在居住空間上相對分隔。通過這些措施,使職員感到自己的權利和自由受到充分尊重,公司裡形成了一種新型的人際關係。

尊重職員的選擇權和隱私權,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企業家能夠在這個方面有所堅持,有所落實的話,對於企業、員工和老闆來說,將是多贏的選擇。

你和公司的關係是什麼樣的?你有哪些事業上的思考?王石領導下的萬科人才觀是不是也對你的很有啟發?轉發給身邊需要的朋友吧,也歡迎你給我們留言說出你想要的自我提升招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