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細節》—如何輕鬆影響他人

「書摘」《細節》—如何輕鬆影響他人

作者:[美] 羅伯特·西奧迪尼, [美] 史蒂夫·馬丁,[美] 諾瓦·戈爾茨坦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11月

互惠:人們感到有義務償還別人給予的恩惠;

權威:人們希望專家指點迷津;

稀缺:某樣東西越少,人們就越想要;

喜好:人們越喜歡某個人,就越容易答應他的請求;

保持一致:人們希望做出跟自己承諾和價值相符的行為,並始終如一;

社會認同:人們會參照他人的做法來指導自己的行為。

讓人們做出決定的並不是信息本身,而是這些信息呈現的背景或情景。

人們實在沒有精力去充分地思考每一條信息。

01 向“大眾”借力

社會認同的力量往往勝過理性認知,這一點讓人又恨又愛。

儘可能高效率做出正確決定、獲得他人的認同、用積極正面的角度看待自我。

如果你想讓目標客戶做某件事情,那就簡明而誠實地支出,大多數跟他們很類似的人已經在這樣做了。

把數據說的更具體一些。

你引導受眾去關注的那個行為,應該是被普遍接受、並且你希望他們去做的。

02 “小眾”的反作用力

把你要說的信息跟受眾群體的社會身份緊緊地關聯起來。

人們總是很願意與自己所屬的或想要進入的群體保持一致,同樣,他們也很希望與那種不願與之扯上關係的群體區別開。

03 非常態VS常態

一般來說,人們會更加在意違背(而不是順應)社會規範的代價和好處。

先考慮一下受眾對相關社會規範的認知狀況,然後再把某種特質與違反該規範的人關聯起來。

04 強大的環境暗示

當人們看到其他人違反了某條社會規範之後,他們不但更有可能親自去違反一下,而且還更有可能去違反另外一條相關的社會規範。

改變人們所處的環境往往比改變他們的想法容易得多,效果也要好得多。

最強有力的背景環境就是,要讓人們清楚地看到其他人都在遵守規範,讓人們置身於一個能夠看到他人遵守秩序的環境中。

05 改個名字,改變一切

任何說服策略中都有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那就是吸引對方的注意力。因此,清楚而多次的提到對方的名字是個很有道理的做法,或者最起碼,要讓你的請求或傳達的信息跟受眾的名字發生關聯。

06 如何化敵為友

人們最願意幫助自己的同類。

當你需要鼓勵大家聯手合作的時候,應該把重點房子他們共同的身份上。

以“喜歡的電視節目”為例,清單列得越長,團隊成員們就越有可能發現,原來其他同事也喜歡某個名氣不大或者收視率低的心愛節目。

提倡新團隊的成員積極地尋找“非比尋常的共同點”,儘管是一個很小的舉措,卻的確可以幫助團隊在合作和共事方面邁出很大的一步。

07 預測他人的喜好、渴望與需求

有證據顯示,我們認識某人的時間越長,就越不大可能猜準他們的喜好。

我們與他人之間絕大多數的瞭解與信息交換都放生在交往的初期,此時相互瞭解的熱情度相當高。

定期交換新資訊。

08 主動承諾的力量

社會影響的基本原理之一就是承諾和一致性的關係。這個原理說的是,咱們絕大多數人都有跟自己許下承諾保持一致的強烈願望,如果這個承諾是我們主動做出的、需要我們花力氣參與而且被公之於眾的,那就更是如此。

請對方做出一個簡單的口頭承諾,來增大你的說服力度。

請收件人回覆一個簡單的“好的”,作為確認。

09 承諾要行動,要公開

第一步,確保最初的承諾是具體明確的

第二步,確保在實踐該承諾的環境中,防止一個“提示”,這個提示應該完全符合第一步中的具體承諾,並且能夠引發出另外一些榆次承諾相關的、符合你期望的行為。

徽章的作用:它既能提醒佩戴人遵守承諾,也是在向別人宣告,這個佩戴徽章的人許下了承諾。

10 “心安理得”效應

心安理得效應是指採取了一個積極地行為之後,人就會心安理得地鬆懈下來,不再去做另一個積極行為。

創造條件,讓改變做起來容易一點。

11 如何為員工鼓勁兒加油

如果有人能提醒員工,他們的工作是多麼重要,他們可能就會更有幹勁兒,進而變得更有生產力。

確保員工們不會忘記工作的意義。

12 如何避開決策陷阱

拍賣:兩個人不是要爭著獲勝,而是搶著別輸。贏得慾望沒那麼大了,不能輸的念頭佔了上風。

13 巧用“執行意向”

14 推遲一點兒會更好

“不遠的將來”和“遙遠的未來”在人們心目中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15 為了將來的自己

簡單地提醒人們與將來自我的聯繫,就能夠幫助他們抵制誘惑,做出長遠更有益的抉擇。

16 目標設的好,幹勁會更足

讓人們實現目標的重要因素有兩個:挑戰性與可實現性。目標應當讓人感到有充分地挑戰性,因為這會讓人產生成就感,但前提是他有實現的可能。

17損失規避原則

“默認選項”擁有強大的力量,可以利用它來影響我們的行為。

請人們主動做出選擇能夠帶來更大的成效。

兩步法:首先邁出一小步,構思兩個惡選擇,讓受眾從中主動挑一個。然後,再多往前邁一小步,把你想讓他們選的那個選項包裝一下,向他們指出,如果不這麼做的話就會損失什麼。

18 如何克服拖延症

19 如何留住顧客跟定你

客戶每多排一分鐘,他們留下來的動機可能就會增加一點,因為他們離目標更近了。

給拿著電話等的顧客找點簡單的事幹,讓他們分分心,就能顯著降低顧客提前掛機的比例。

20 把潛力變成現實

21 把會議開得更高效

人們在開會的時候,有相當多的時間都浪費在停別人講那些人人都知道的事情上。更讓人鬱悶的發現是,真的帶著新信息來的人(而且只有他們知道這些信息)往往無法提醒其餘的參會者去了解這些信息。

圓桌式的座位能夠喚起人們的歸屬感。參會者更容易重視小組的整體目標,也容易被強調全組利益的信息(而不是個別人的受益)和提議說服。

如果團隊領導者希望讓團隊成員為自己的行動負起責任,那麼正方形或長方形的桌型會更好。

22 服裝的影響力

23 亮出專家身份

一場溝通能讓受眾改變多少,並不在於溝通的內容,而在於受眾在接收到溝通信息之後,對他(她)自己說些什麼。

信息本身並不是導致行為改變的直接原因。直接的原因是另一個因素作用的結果:自我對話。

人們經常在看到專家的建議之後就不再進行批判性思考,反駁的力度也降低了。

如實地說出你的背景、經歷和技能,不要誇大。你要用這種方式來保護自己的專業性。

24 不確定的說服力

在顯然沒有明顯單一正確答案的情況下,表現出一點兒不確定非但不會損害你的說服力,反而還有極大的幫助。

25 中心位置的影響力

考中中心位置的人,都顯得比其他人更有影響力。

放在中心位置的產品之所以最搶手,主要是因為人們以為那個東西是被人故意放在那兒的—因為它最熱門。

26 如何激發創意

環境和情景會對我們的行為和決策產生巨大影響。例如吃自助餐時,如果人們的拿的盤子比較小,吃的就會少一點。

27 主場還是客場

主場優勢

下次談判的時候,如果對手邀請你到他們那兒談,那麼較為合理的做法是,你提議對方做個小調整,換到某個中立的地點去談。更好的是,請他們到你的辦公室來,因為這不但會幫助你取得更好的結果,你的同事們也有機會像主場球迷一樣,在聽到你勝利的消息之後為你高聲歡呼。

28 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29 你所需的只是愛

30完美禮物哪裡找

送禮物的時候,應該想辦法摸清對方真正想要什麼,不要自己瞎猜。這個小小的改變是個雙贏的做法,人人都滿意。

從對方的清單上挑選,這個小小的改變,能讓對方的感激程度發生很大的變化。

31 為互助留出餘地

32 表達感激好處多

向提供幫助的人表達感激之情。

你是不是經常機械地說一句“謝謝”,卻沒有把感激的程度真誠的表達出來。

33 出乎意料與拋磚引玉

聰明的領導者明白,通過率先傾聽、提供幫助、主動找出那些需要幫助而不是能幫助自己的人,他們能夠提升日後影響行為的成功率。

在每一個社會中,都存在著給予、接受、償還的義務。

給予別人,就像你希望別人給予你那樣。

用出乎意料的方式,率先給出一份禮物、服務,甚至是信息也行,這會帶來巨大的收穫。

34 如何獲得幫助

答案是。。。。。。“儘管開口”。

提出幫助請求的人會把著眼點放在對方同意幫忙後所花的成本上(時間、精力、金錢),同事卻較少考慮對方要是拒絕幫助的話,會產生哪些社會成本(比如尷尬、抹不開面子、隱隱的內疚感)。

他們會錯誤的認為,既然沒人開口求助,就是人家不需要幫忙唄。

開口求助絕不像想象中那般尷尬。

35 先下手為強

談判中,先出招的效果要好得多。

比起遵照指令按兵不動的那些人,遵照指令先出招的往往會贏得更好的談判結果。

當談判中的一方先開價時,他們就把對方“錨定”在了這個數字上。

在你的談判中,哪個因素可以充當恰當的錨點,然後率先把它提出來,不要等著對手先說。

36 報價精確一點兒會更好

精確的開價不但能吸引人的注意力,還能在談判中具備強大的影響力。

想要取得更好的談判結果,除了率先開價之外,還應該把價格定成一個精確的數字。借調精確報價的一方,更加容易認為報價方必定花了時間和心思來準備談判,所以他們必定有充足的理由來支持這個精確數字。

為了得到更好的談判結果,你可以做的一個小改變是率先開價,並把這個開價數字改的精確點兒。

37 定價末尾數字有玄機

0.99的價格尾數意味著“合算”。這一點對年紀較輕的消費者,或是在購買決定比較容易做的情況下(比如買便宜東西的時候)格外適用。

一分錢的價格之差還意味著價格的頭一個數字不一樣了。

價格上一個小小的改動---只不過提高或降低一分錢,就能大幅度地影響消費者對這件東西的售價的印象,進而影響他們的購買決定。

比如9563步,而不是通常的10000步,更容易讓人堅持下來。

38 順序改一改,生意滾滾來

把摩托車印到菜單上,會讓他們覺得三明治顯得物美價廉。

人們的決定不是在真空環境中做的。

如果把酒單做個小小的改動,把一支更貴的紅酒,比如60美元一瓶,列在頭一個,那麼同是這瓶35美元的酒,價格看起來就合理的多。

當數字不容易算的時候,人們更喜歡產品數量在前,價格在後的順序。

當選項變得越來越複雜的時候,我們的注意力就會集中在先出現的信息上,無論它是產品數量、價格、時間長短,還是其他任何一種衡量單位。

受益在前,成本在後,選擇越是難以清算,這種效應就越明顯。

39 如何事半功倍

第一,你不必把資源浪費在增加沒有吸引力的額外優惠上,這就好比往熱水裡加溫水一樣,只會降低整體的溫度。

第二,通過為最重視的客戶提供量身定做的、有人的額外優惠,你出發了互惠原理。

40 化整為零

當你想說服對方答應一個較大的請求時,讓他們先想想這個請求中單個的、較小的個體,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舉動會對結果產生巨大的影響。

捐助者們往往意識不到需要幫助的人有多少。

41 鮮明生動的細節

42 指出機會成本

決策的機會成本指的是,當人們選擇了另一個方案時,可以獲得的直接收益。

在說服他人的時候,溝通者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他們會假定受眾(也就是他們想說服的人)會自動自發地考慮到決策機會成本。

如果你沒有主動採取一些簡單的行動,引導他們這樣想的話,你自以為最有競爭優勢的東西沒準根本就無足輕重。

給決策者一點小小的幫助,溫和的提醒他們,把機會成本的問題說的再清楚一點。

不要把機會成本描繪得誘人又重要,相反,要把它說的一點兒也不吸引人,或是微不足道。

43 如何激勵他人(還有你自己)完成任務

在任務剛開始的時候,與其把關注重點放在尚未完成的、比例較大的部分,不如把重點放在已經完成的、比例較小的部分,因為這樣會讓人幹勁十足。

當顧客的注意力焦點被引導到較小的數字上時,完成目標的積極性更高,無論這個較小的數字指的是已經取得的進展,還是剩下的任務。

一旦進程過半,當反饋聚焦到剩餘的少量任務上時,人們完成任務的積極性就會更高。

44 如何提高用戶的忠誠度

絕大多數人都喜歡規則更靈活些,沒有不必要的壁壘。

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儘管人們都說自己更喜歡靈活性,但嚴格的規定反而能再極大程度上幫你實現目標。

當某個目標包含若干個行動的時候,如果人們可以自行選擇這些行動的順序,那麼,與只能按照規定順序行事的人相比,前者追求目標的積極性更大,然而,一旦追求目標的過程開始,有靈活行動權的人完成目標的可能性反而不如麼米有靈活性的人大。

在當今這個信息過載的社會,人們喜歡稍作決策,而不是多做。

按照規定順序行事的人一般都感到,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限制選擇個數,會讓這個目標顯得更有可能實現,事情也會顯得更容易一點兒。

結構化的順序能幫助人們完成既定目標。

45 如何讓一加一大於二

把激勵手段或獎品分為不同的類別。

46 退後一步看問題

由於沒有切身的厲害關係,所以他們眼中的問題跟你看到的很不一樣。

有意識的與手頭的問題保持距離,對於解決問題是很有幫助的。

把人與選擇的實體距離拉大,可以顯著提高人做出購買決策的速度。換句話說,站遠一點看,複雜糾結的產品選擇的卻會變得容易一點兒。

47 從他人的錯誤中汲取教訓

不但要做一份屬於你自己的“愚蠢清單”,把他人犯過的商業錯誤記錄下來,你還應該在一碰到要做重要決策的時候,就去把它看一遍。

與正面信息相比,人們更容易注意到負面信息,也更有可能從中汲取經驗教訓霍運用這些信息。

能幫你在商界裡做對事的一個小舉措,就是列一張“別人做過的錯事”清單。

48 對錯誤進行管理

讓你的公司不再對犯錯進行懲罰,而是積極地管理錯誤和失敗。

每個人對“完美”的看法都不一樣。

在商界,零錯誤反倒不如及時改成錯誤好。

49 當天就點評

如果發表正面評論的人指出,這次體驗就是當天發生的事,那麼讀者就更有可能認為這條正面評論是發自內心得,而不是出自其他緣由。

當評論中沒有時間線索時,讀著們會認為負面評論比正面評論更有用。

50 給郵件加點料,讓談判更順暢

笑聲是人與人之間最短的距離。

給你的郵件裡填上幾分人情味,也是很重要的。

你不僅要考慮要用的素材有多幽默,還要想想它跟你們要討論的主題或事件是否契合。

51 碰觸的魔力

只需要請顧客在頭腦裡想想一下摸到它的感覺,就足以強化擁有感,從而提升它的價值。

只有當你的產品摸起來比較舒服或不讓人感覺難受的時候,才能讓顧客去摸。

52 把最好的留到最後

關住門在體驗結束時的感受。

預期把重點放在“有問題的產品浪費了您許多時間”上,不如去強調他給客戶帶來的不便和痛苦有多麼嚴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