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檢測試劑盒、呼吸機…搶救生命這些“硬核武器”功勞大

核酸檢測試劑盒、呼吸機…搶救生命這些“硬核武器”功勞大

“一診一斷,當思人命關天”,聖湘生物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為早診斷早治療做出了積極貢獻;在目前尚無有效抗病毒藥物的情況下,明康中錦馳援一線的醫用無創呼吸機及經鼻高流量氧療儀給患者送去了生的希望;幹細胞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已然成為一顆耀眼的明星,在這一技術的攻克上,湖南的貢獻十分顯著……在救治一線,科技產品成了戰勝病毒的重要武器。

核酸檢測試劑

3天研製成功,1個半月發貨400萬人份

在這場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如何精準、快速、簡便地檢出患者是否感染新冠病毒,一直是防控的關鍵一步。而作為目前確診“金標準”的核酸檢測一直被寄予眾望。

“那幾天做了上百個實驗,而且一做就做到了凌晨,整個園區就我們的燈還亮著。”3月18日,回憶起研製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的經歷,聖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小組一成員告訴記者,每天除了吃飯,大家幾乎就沒有踏出過實驗室。

2019年12月底,得知武漢發生疫情後,聖湘生物就高度關注疫情進展,併成立了應急技術攻關小組;今年1月10日,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公佈後,聖湘生物項目應急技術攻關小組第一時間獲取序列並開始分析和設計開發;1月14日,聖湘生物僅用72小時就成功研製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PCR-熒光探針法)。此後,便開啟了24小時不間斷的生產。截至2月29日,聖湘生物已發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近400萬人份(其中約54萬人份供往湖北,近10萬人份供往國際市場),試劑不僅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應急審批,還通過了歐盟CE認證。

聖湘生物旗下的湖南聖維爾醫學檢驗所是被省衛健委列為湖南首批可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第三方醫學實驗室。隨著復工復產,聖維爾醫學檢驗所為三一重工、格力空調、楚天科技、中聯重科、中國移動等500餘家企事業單位提供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服務。

呼吸機

湖南“救命機”源源不斷奔赴抗疫“火線”

武漢市中心醫院疼痛科主任蔡毅曾經在採訪中,反覆提到醫院急需呼吸機,他送走的第一位患者,家屬自費採購的呼吸機還在路上,人就已離去。

2月19日早上9點,湖南明康中錦醫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捐贈的一臺無創呼吸機從長沙運抵武漢市中心醫院。

核酸检测试剂盒、呼吸机…抢救生命这些“硬核武器”功劳大

(湖南明康中錦醫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正加緊生產呼吸機。)

根據國家衛健委辦公廳印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在尚無有效抗病毒藥物的情況下,高流量氧療和無創通氣可改善患者血氧飽和度、防止病情惡化,是絕大多數中輕度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主要呼吸支持手段。

明康中錦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同時具備生產無創呼吸機、經鼻高流量溼化氧療裝備的高新技術企業,其研發生產的幾款無創呼吸機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我們就是要讓患者避免去插管,避免變成重症上ECMO,讓他在中度或者輕度的時候就拉回來。”1月23日,農曆臘月二十九,明康中錦迅速成立抗擊疫情指揮小組,農曆正月初三緊急復工。10人供應鏈協調小組正月初四從長沙出發,奔赴深圳、東莞等關鍵零配件供應地,想方設法打通了供應鏈上的每一個環節。

一臺臺呼吸機源源不斷奔赴抗疫“火線”,進入火神山、雷神山等多家重點救治單位,用於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救治,甚至被稱為是“救命機”。疫情期間,公司向全國各地發送設備5000臺。

幹細胞

3月17日,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張新民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我國正在探索使用幹細胞等新技術、新方法治療新冠肺炎,臨床結果安全有效,且對於防止肺纖維化、改善患者遠期預後具有獨特的優勢。

“新冠肺炎會使患者體內產生因子風暴,這是一種過激的免疫反應,讓我們的肺、心臟等器官受損,甚至迅速壞死。”湖南源品細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執行總裁王健介紹,這也正是治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難點,而幹細胞不僅可抑制細胞因子風暴,還具有改善肺部細胞微環境、保護肺泡上皮細胞、改善肺功能的潛力。

疫情暴發後,源品生物向省科技廳申報的《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臨床示範》獲審批立項。公司迅速與多家醫院開展臨床研究。

核酸检测试剂盒、呼吸机…抢救生命这些“硬核武器”功劳大

(源品生物公司生產的細胞因子注射液。)

2月21日,南華大學附二醫院的2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開始注射幹細胞製劑,情況明顯好轉。

2月27日,幹細胞製劑火速馳援湖北黃岡,搶救羅田縣3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3月12日,第二批援助湖北的幹細胞製劑抵達武漢市第一醫院,又有2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接受臨床應用。這時,衡陽2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都已出院,羅田縣3名重症患者症狀均明顯好轉。

羅田縣一名35歲的重症患者,之前靠高頻給氧機搶救,病情危重,注射幹細胞製劑後,不僅開始改經鼻給氧,還可以坐起來,複查CT肺部炎症明顯吸收,食慾增加,“醫護人員都說是個奇蹟。”

鏈接】

科技攻關

立項批覆大大提速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湖南省科技廳聯合省財政廳迅速啟動疫情防控應急科技攻關,1月28日共同發佈了應急專項申報指南。截至2月7日,省科技廳共受理應急專項項目400項。2月24日,首批21個項目立項批覆,從啟動申報、評審、公示到立項批覆,僅用20余天,程序提前兩個月。

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學教授王耀南牽頭承擔的“面向重大疫情應急防控與救護智能機器人”項目,將解決潛在危險的接觸式場景中醫護人員對機器人無人作業設備的需求,降低醫護人員的感染風險。南華大學副校長雷小勇教授牽頭承擔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綜合防控體系研究”項目,將從多個維度構建新冠肺炎疫情綜合防控體系,提升我省突發傳染性公共衛生事件防控體系和防控能力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