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家庭生態系統:你是榜樣,她就有控制自我人生的意識

自從娘娘的新劇《安家》開播以來,活活被房似錦的孃親氣死了幾十次。

為了讓女兒早點工作,賺錢養家,撕了房似錦的大學錄取通知書;

逼女兒給兒子買房子,張口就要100萬,不惜鬧到單位,讓女兒顏面掃地;

付了首付還不夠,還要求女兒連月供也包了。

甚至不讓女兒結婚,強迫女兒用盡一生來贍養全家。

“慈母”家庭生態系統:你是榜樣,她就有控制自我人生的意識

從《歡樂頌》的樊勝美,到《都挺好》的蘇明玉,再到《安家》的房似錦。

每當有這樣的角色出現,無一例外都會引起全社會範圍的討論,因為在中國,有太多的"女兒"為此而痛。

也許,《安家》最終還是會和《歡樂頌》、《都挺好》一樣,與家庭和解,大圓滿結局。

畢竟,這樣一個越深挖越痛,又找不到什麼解決方案的話題,用一個開心圓滿的結局來掩蓋發生過的一切,既處理得“巧妙”,又顯得很正能量。

至於那部分飽受原生家庭之痛的群體,又有多少人真的在意呢?

“慈母”家庭生態系統:你是榜樣,她就有控制自我人生的意識

如果你身邊真有這樣的朋友,你一定會發現,和解?太難了。

“慈母”家庭生態系統:你是榜樣,她就有控制自我人生的意識

父母對孩子的傷害,對他們的影響遠超想象。

這種傷害未必像影視劇裡那樣雞飛狗跳,更大的可能是無聲的,甚至是無意識的,但釀出的悲劇和苦果一點也不比影視劇裡的差。

電影《吉婭》取材於曾風靡全球的超模,吉婭.卡蘭芝的真實故事。她的一生,是一代名模萬眾矚目的風光無限,也是一生都在用極端的自我傷害來尋求愛的悲劇人生。

“慈母”家庭生態系統:你是榜樣,她就有控制自我人生的意識

吉婭的父母感情不好,後來母親離家而去。吉婭在孤獨中長大,18歲被模特經紀選中,憑藉獨特的個人風格,她迅速走紅,甚至風靡全球。

名望、財富,還有數不盡的傾慕者,但這些都未能癒合吉婭童年家庭破碎和被拋棄的傷痛。成名之後,她卻倍感空虛和孤獨。

“慈母”家庭生態系統:你是榜樣,她就有控制自我人生的意識

吉婭去世時年僅26歲。

生命盡頭,吉婭的最後一句話卻是:

“媽媽,你去哪兒?”

“慈母”家庭生態系統:你是榜樣,她就有控制自我人生的意識

吉婭的朋友朱迪.福斯特這樣回憶她:“吉婭很渴望被人愛,有時她半夜到我家,只是為了被人抱一抱 。”

吉婭拼盡全力,也沒能治癒童年。

歐文.亞隆在《媽媽及生命的意義》一書裡,有這樣一個場景: 一個瀕臨死亡的人,在夢境中重新走進了童年時期的遊樂園,他坐上了鬼屋的纜車,在最驚險刺激的關鍵時刻,他本能的喊出了:

“媽媽,我表現得怎麼樣?”

被原生家庭錯待的孩子成年以後,感情上總有一種衝突感,一面在拼命逃離,一面在逃離的時候又忍不住回頭望。

這是一種求而不得的無奈之恨,摻雜著心有不甘還想再試一次的本能衝動。

話至此處,我不禁開始思考:與其孩子一次次發生問題,再一次次去解決,更有效的方法其實是建立一個良性家庭生態循環。一旦進入良性循環,父母就輕鬆多了。

“慈母”家庭生態系統:你是榜樣,她就有控制自我人生的意識

我突然覺得自己之前好像誤解了“家教”,首先要接受教育的不應該是孩子,不應該是人,而是這個“家”。

教人先教家,家是造人的地方,家教就是家庭建設。家教的核心在於,建設一個強壯健康的父母系統。

中國自古就有著“嚴父慈母”的家教系統。

“慈母”家庭生態系統:你是榜樣,她就有控制自我人生的意識

“嚴”,是認真、鄭重,莊重、端莊的意思。繁體“嚴”——因為內有勇氣果敢而端莊嚴謹,不鬆垮。

“慈”,心上有“茲”,“茲”的意思是草木茂盛,“茲”與“心”合起來的意思是有幫助人茁壯起來之心,把你的生長樣貌置於心的中間。

把這樣的“慈”和“嚴” 建構起來的有機整體,便是一個家庭的父母系統。然後我們再去建設、完善這個系統。

“慈母”家庭生態系統:你是榜樣,她就有控制自我人生的意識

你是孃親,你可以成為她的榜樣

關於養育女孩兒,有一個事實是所有人都贊同的,那就是母親的核心作用,其中的道理非常簡單,母親是女兒的榜樣,從遠古時代開始,對95%的女孩兒來說,同性的影響力都是最大的。

作為我女兒的孃親,或者說一個媽媽要怎樣才能發揮“慈”的功能,幫助打造這個良性的家庭生態系統呢?

仔細想想,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學習的東西其實是非常複雜的,不僅僅是學騎自行車或者學畫畫、跳舞……我們所做的每件事都是需要學習的。

孩子就像小樹苗,光施肥沒用,土壤、空氣等生態系統好了,才能真正長得好。

如何有耐心,如何專注,如何提出問題,如何友好地爭論,如何讓別人明白自己真正的意思,如何在精疲力盡時用幽默振作精神,如何去愛……

這些可不是能從書上學來的。

“慈母”家庭生態系統:你是榜樣,她就有控制自我人生的意識

我們通過觀察周圍的人來學習如何做人,如果沒有榜樣,我們就會毫無頭緒,沒有好榜樣的人很容易身陷麻煩,生活將變得非常難熬。就像房似錦、樊勝美、蘇明玉還有吉婭······

孩子的大腦被設置為觀察和複製的模式,有一種叫作“鏡像神經元”特殊的神經網絡結構,連接著我們的眼睛和肌肉,因此我們會在不知不覺中將我們看到的他人的行為變成我們自己的做事方式。

你會注意到自己有一些與爸爸媽媽一樣的特殊的習慣。

所以,做好準備吧,你的女兒將會成為你,在成長過程中,她也從其他榜樣身上學到東西以及一些特殊的經驗,加上你對她的影響,她會逐漸成為“自己”

但她前行的過程中,你始終在她心裡,如果在做孃親的過程中你能成為最好的自己,那麼她就有了一個最好的開始,她將帶著你能給她的最好的東西走上成長的路。


“慈母”家庭生態系統:你是榜樣,她就有控制自我人生的意識

作為孃親,請清理你的行為

你在哪些方面如何發揮榜樣的作用,可能決定著你的女兒的起點,迅速看一眼你的生活:

你善於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感嗎?你知道如何交朋友和保持友誼嗎?你知道如何放鬆嗎?你知道如何信守承諾嗎?你和孩子爸爸是否相親相愛,是否有當著孩子面吵架?你懂得尊敬老人,關心老人嗎?你與鄰里和睦相處嗎?面對有困難的人,你是否會同情、關心和幫助?當前途漫長艱難,你知道如何繼續前進嗎?

“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撞上一些別的什麼,反彈回來,才會瞭解自己。

你的女兒會從你身上學到這些,此外我們還會無意間向女兒展示一些其他的日常瑣事,壓力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項。

“慈母”家庭生態系統:你是榜樣,她就有控制自我人生的意識

你的孩子不可能比你更放鬆,這是因為至少是在最初的幾年中,他們的壓力水平是隨著父母或者其他親近的人的壓力水平變化的,即使是新生兒都是如此。

每一天你都可以選擇讓自己的生活面臨多大的壓力,選擇讓你的女兒看到什麼?從你身上學到什麼?

女孩會觀察媽媽和爸爸對待他人的方式,他們是否對人友善,是否樂於助人……

有了孩子就意味著為我們的情緒增加了一個檢查員。他們常常會被無法解釋的激烈情緒嚇一大跳。我們需要剋制自己的情緒,因為孩子太小太脆弱,而我們很容易忘記這一點,我們可以有情緒,也可以表達情緒,但不能被情緒淹沒。

“慈母”家庭生態系統:你是榜樣,她就有控制自我人生的意識

據美國鮑維爾等三位學者在1967年的觀察報告,有13個年齡在3~11歲的孩子,個子都長得矮小,人們認為是患了發育激素不足的疾病。經調查他們家庭成員的關係後,才發現是不正常的家庭關係造成精神情緒上的障礙所導致的。

在這些家庭中,父母的惡劣情緒常發洩到孩子身上,使孩子的大腦皮層受到不正常的刺激,孩子的神經系統功能失調,導致內臟功能障礙,造成孩子發育異常。

另外,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孃親不要為女兒樹立一個自我犧牲的榜樣。自我犧牲指的是過少地考慮自己的需要,我們的女孩們,需要看到我們對自己的行為,自己的健康,自己的創業時間和自己的精神生活都投入適當的興趣,否則她們怎麼可能學會這樣做?

你是孃親,你更是你自己。

“慈母”家庭生態系統:你是榜樣,她就有控制自我人生的意識

將榜樣的力量最大化

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可以讓你將自己的榜樣作用最大化:解釋理由為什麼這麼做?

女孩們在還不會說話的時候就在聽我們講話,通過解釋我們的選擇和行為,會讓她們獲得一張內心的地圖,瞭解人們行為方式背後的原因。

人們行為不妥當的原因往往是沒有思考,一切全憑感情用事,而行為良好的人往往能總結出一些生活的指導原則,幫助自己作出選擇。

讓你的孩子瞭解你的價值觀,比如要照顧好自己,也要照顧好別人,要信守承諾,在多數境況中稍微妥協就能解決問題,從長遠來看誠實很重要······

你需要問問自己,你賴以生存的核心信念是什麼,並確保讓你的女兒也瞭解這些。

你可以“活”給她看,慢慢“老”給她看,伺候長者“孝”給她看,然後有一天,“死”給她看······到那時,她已經是一個修完生死課程學分的人了。

“慈母”家庭生態系統:你是榜樣,她就有控制自我人生的意識

孃親是“慈母”避風港

如果一切順利,母親和女兒會成為一輩子的朋友,但是在她青少年末期時,如果你希望她能夠成長,能夠做自己,那麼就要跟她保持一定的距離,她們的人生還需要其他的榜樣。

我從那些傑出的父母身上學到了一些非常值得分享的東西:

要學會觀察你家裡的整體氣氛,也就是你作為父親或者母親為家裡每個人營造的情感環境。

我們需要一個平靜安全的家,特別是對女孩來說,她們會根據周圍人的感覺來調整自己的感覺。

“慈母”家庭生態系統:你是榜樣,她就有控制自我人生的意識

你們會歡迎孩子們回家給她們一些吃的喝的,鼓勵她們放鬆,還是會匆匆忙忙提一大堆要求?

規律的有節奏的生活能幫助孩子平靜下來,她們知道什麼時候會做什麼,而不必隨時保持高度警覺。

我們可以在固定的時間一起吃飯,全家一起圍坐在餐桌旁吃飯,不開電視,這種做法非常有好處。

固定睡覺的時間,並且留出準備睡覺的時間,可以做一些幫助進入睡眠狀態的事,比如洗澡、睡前故事,或者睡前閱讀,這樣大家在睡覺前都有一段放鬆的時間。

好好慶祝生日吧,不需要過多花費,但是要付出很多時間和關注,努力安排一些孩子們能真正記住的活動和禮物。

“慈母”家庭生態系統:你是榜樣,她就有控制自我人生的意識

要有一對一的時間只和爸爸在一起,或者和媽媽一起。找個週末,就你們兩個一起出去單獨做飯、聊天,或者住在外面,沒有其他人打擾,這樣孩子能真切的感受到你100%的關心,並且把這段經歷永久保留。

對不需要的衣物、書籍和玩具進行一年一次的大清理,可以選擇新學期開始之前這樣做,讓孩子的房間可以多一些空間,顯得乾淨,還可以把不需要的東西捐贈給需要的人。

“慈母”家庭生態系統:你是榜樣,她就有控制自我人生的意識

養育女兒,是一件妙不可言的事。

做媽媽的過程,本身就帶有一些無法迴避的哀傷,孩子的目標是走向外面的世界,你把她養育得越出色,她就走得越遠。

但是不考慮實際的距離,得到愛的滋養的孩子越長大就會與他們的媽媽越親密,你在他們心中的位置會永遠像是你就陪伴在他們身邊一樣。

有一部很棒的關於母親的電影:《西班牙女傭》,主演是亞當.桑德勒和帕茲.維嘉。

這是一部關於一對墨西哥母女與一個富有的美國家庭一起生活的故事。

“慈母”家庭生態系統:你是榜樣,她就有控制自我人生的意識

兩種不同的文化和價值觀尖銳的碰撞,一方是用佔有,用時髦的東西和購物來表達愛,因此給所有人都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而另一方則認為最重要的是忠誠、努力和真實面對自己的內心。

在電影裡,美國媽媽給女兒買了小一號的新衣服,以“激勵”她減肥。

女兒由看到衣服的激動轉為巨大的失望的場景,我到現在都忘不了。

“慈母”家庭生態系統:你是榜樣,她就有控制自我人生的意識

墨西哥女兒和美國女兒的掙扎與成長非常感人,不同文化中女兒成長情況的對比也很有啟發。

多年以後,墨西哥女孩兒回望自己的童年。

她當時正在填寫大學的入學申請表格,表格上的一個問題是:“你是誰?”

她說:“如果我被這所大學接收,我會非常感激,但這並不能決定我是誰,我對自己的認知是愉快和充滿力量的,它來自這樣一個簡單的事實,我是我媽媽的女兒。

“慈母”家庭生態系統:你是榜樣,她就有控制自我人生的意識

想象一下:當你的女兒成長為一個女人,成熟、獨立、強大,她是否也會有同樣的答案。

養育一個這樣的女兒需要怎麼做?養育一個這樣的女兒是否值得投入很多的時間和關愛?養育一個這樣的女兒,難道不是一件妙不可言的事情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