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話說“春分有雨,甕裡有米”,春分和節氣,具體有何關聯?

自古以來,農業具有重要的地位,按照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最先被滿足的應該就是生存需求,而糧食產量和質量,則是保障基本屬性的關鍵。

無論是以前以農為本,還是現在注重多業發展,都將“三農”放在了重要位置。古代是士農工商,農業位於首位;現在中央一號文件已經連續17年聚焦“三農”,可見農業的重要性。不同於現在發達的農業技術,可以通過氣象衛星、大數據預測、物聯網技術,以前農民種植,只能依靠天象,根據歷史經驗來判斷。為了更好地把握種植時節以及農事安排,農村文化中產生了24節氣和各種農村俗語。這不春分節氣即將到來,有句俗語道:春分有雨,甕裡沒米,這個到底是何含義,科學的24節氣和民間流傳老俗話之間,到底有何關鍵性,今天 就給大家分析分析。

農村俗話說“春分有雨,甕裡有米”,春分和節氣,具體有何關聯?

24節氣是怎麼產生的?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24節氣,都是自古流傳下來的,對於節氣的計算方法和觀測點,都有科學的記載,這主要是古人對於天象的觀測和研究,以此製作出可以與天體運動相對應的二十四節氣。當然,這個過程並非簡單進行的,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節氣也不是一開始就有24個,也是不斷觀測、總結、研究的結果。最初的研究立足於太陽和月亮,所以所有的紀年法都是圍繞著日月展開的。

農村俗話說“春分有雨,甕裡有米”,春分和節氣,具體有何關聯?

春秋末年,左丘明在《國語·楚語》中說:擷項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更早之前,三皇五帝就已經命人研究天象,那個時候更多地與命理相關,由此產生了最初的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個節氣,之後又得到進一步的運用。

《尚書·虞書·堯典》中有關於此節氣的詳細記載:日中,星鳥,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虛,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當然,古人對於天體、氣象的研究,不僅僅侷限於此,從起初的一無所知,到探索天體運動的規律,節氣的確定數量也日益增加,後來到了周朝增加到8個,到了秦漢年間基本上確定了二十四節氣。之後,又經歷了不斷修正,對於天體的觀測進一步完善,到了公元前104年,鄧平編制的《太陽曆》,就將二十四節氣的紀年方法,以及所對應的天體位置,已經確定完整。這也是為什麼節氣時間以陽曆計算,與農曆的月亮盈缺紀年方法有明顯不同。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地球繞太陽公轉,所到達的不同位置,對應著季節、溫度的更替變化。作為對植物生長至關重要的光照,太陽曆的確定,可以科學指導何時農耕、何時播種、何時收穫,讓人類對自然界掌握更多的知識內容。這也是為什麼古代,都是依賴著節氣安排農事的原因,也是二十四節氣產生的最大價值。

農村俗話說“春分有雨,甕裡有米”,春分和節氣,具體有何關聯?

農村俗語為何而來?

自古以來,中國農業大國的屬性,從而改變過,很多經濟發展也都是圍繞著“農”展開來的,農業、農村、農民成為支撐、影響國民經濟的主要因素。上下五千年文明,有很多一部分都是在“農村”這片土地上產生的,農民的智慧也就發揮的淋漓盡致。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農村這片土地上,生活著我們的祖祖輩輩們,為了更好地將大家的價值觀傳遞下來,就形成了很多耳熟能詳的農村俗語。這些農村俗語,或是指導農事活動,或是表達農民看法,有些既無厘頭又覺得無法接受,有些卻蘊含深刻的道理。這麼多年過去了,即便是現在依賴科學的年代,很多農村俗語依然可以發揮價值,更加具備流傳的意義。

農村俗話說“春分有雨,甕裡有米”,春分和節氣,具體有何關聯?

農村俗語的產生,有些是長期經驗總結的結果,有些是德高望重者說出的話,這些話語在那個年代,可以說深得人心,也就流傳的非常的廣泛和迅速。就像現在的網絡語言一樣,產生的時候上了熱搜,被大家廣泛關注和討論,之後用的多了就成了“道理”。農村俗語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之下產生的,不斷總結、不斷檢驗、不斷修正、不斷豐富,經過多少次循環之後,產生了這些口耳相傳的俗語。

24節氣和俗語之間有何關聯?

在眾多的俗語之中,有很多都是圍繞著農事生產、安排進行的,結合流傳下來的二十四節氣活動,兩者更好地指導農事活動。如果將二十四節氣看成是科學家的成果,那麼農村俗語就可以看成是農民家的經驗,自古都有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麼說的意義就在於經歷更多、知識更多。雖然,不能說農村俗語的諸多知識,可以用科學的、準確的道理闡述,卻具有較為廣泛的傳播土壤。

二十四節氣歌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產生的,還有幾天就到了春分節氣,與此相關的俗語也有很多,到了這春暖花開的季節,春耕一刻也不能耽誤。為了更加準確地安排農事活動,將節氣和俗語相結合,用通俗易懂的、農民可以理解的俗語,可以預測未來的氣候變化。這也是農民的智慧,更是便於二十四節氣傳播的意義。

農村俗話說“春分有雨,甕裡有米”,春分和節氣,具體有何關聯?

春分有雨,甕裡沒米,到底是什麼意思?

今天,指尖想要和大家分享的,不僅是二十四節氣和農村俗語,它們各自背後的文化內涵,更要乘著這春分節氣到來之前,與大家一起探討春分,以及春分俗語的產生背景和價值。“春分有雨,甕裡沒米”,正是春分時節的一個農村俗語,主要是用來預測未來氣候和收成的。

除了這句俗語之外,與此相關的還有這麼幾句,“春分無雨是空年,農夫一年瞎種田”、“春分無雨劃耕田,春分有雨是豐年”,都是在說春分的時候下雨,今年一定是個豐收年,這裡面的根據主要在季節性植物需求以及歷史經驗的總結。都說春耕不容等,春耕的氣候條件,更是可以產生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春雨貴如油”就是這個道理。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俗語,主要是考慮到春分前後正是春耕的關鍵期,各種植物生長進入了旺季,像小麥已經進入快速拔節期,加之溫度適宜,草長鶯飛,有了雨水的補充可以更快速生長。而且,農村還有俗語“春分陰雨天,春季雨不歇”、“春分如若雨不歇,清明前後有好天”,春分下雨代表著春雨綿綿不斷,更是風調雨順的含義。

農村俗話說“春分有雨,甕裡有米”,春分和節氣,具體有何關聯?

總結

二十四節氣的產生,是傾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既是古人探索天體運動的知識成果,更是用來更好地適應自然、適應環境的結果。而農村俗語,則是農民理解生活、認知社會的經驗總結,節氣和俗語之間常常交錯在一起,形成深厚的影響力。關於農村俗語的“春分有雨,甕裡有米”,則是科學和經驗的碰撞,不能說百分之百準確,但是大概率有道理。

以上就是指尖的理解,關注我,帶你看清農業背後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