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夏:發展特色產業 助力脫貧攻堅

臨夏:發展特色產業 助力脫貧攻堅

我州以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為目標,創新扶貧工作模式,依託農牧產業“獎補”政策和東西協作扶貧車間建設,不斷壯大特色產業規模,拓寬貧困群眾增收渠道。

臨夏:發展特色產業 助力脫貧攻堅

東鄉縣大樹鄉南陽窪村建檔立卡戶馬一吉勒,通過牛羊產業發展達標提升項目,領到了6000元的獎勵補貼,今年剛一開春他就用這筆資金和貸款再次購買了40多隻羊,繼續擴大養殖規模。

東鄉縣大樹鄉南陽窪村村民 馬一吉勒:“我特別高興,現在羊養了100多隻,希望(通過)養羊我們全面脫貧,我不怕苦不怕累,多吃些苦,多發展,奔到小康我就滿足了。”

臨夏:發展特色產業 助力脫貧攻堅

東鄉縣實施的牛羊產業發展達標提升項目,通過以獎代補政策,向養羊、養牛達到一定標準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落實6000元獎補資金,非建檔立卡戶落實3萬元的貼息貸款。今年當地加大工作力度,提出對尚未脫貧的全縣13270戶貧困戶實施“155”,即:貧困戶與幫扶責任人簽訂種養業增收協議,每戶先期安排產業發展啟動資金1萬元,用於購買扶貧羊、扶貧牛等扶貧物資,當年脫貧後每戶獎補生產資金0.5萬元,第二年再補助持續穩定發展資金0.5萬元的到戶產業富民增收工程,落實產業獎補發展資金2.654億元,通過這一有力舉措,力爭讓所有建檔立卡貧困養殖戶實現當年全部脫貧。

臨夏:發展特色產業 助力脫貧攻堅

東鄉族自治縣東塬鄉滿三村福財農民專業合作社 負責人 馬哈三:“今年賣了30個羊羔,一個羊羔賣了1100元,非常好。”

臨夏:發展特色產業 助力脫貧攻堅

東鄉族自治縣東塬鄉滿三村包村工作組長 高隆強:“我們村現在有13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這種方式鼓勵群眾擴大養殖規模,帶動其他農戶往養殖方面發展,增加收入。”

臨夏:發展特色產業 助力脫貧攻堅

據統計,截止2020年3月,東鄉縣完成建檔立卡戶達標提升7247戶,落實獎補資金4348.2萬元,全縣4.4萬養羊農戶中戶均存欄20只以上的農戶達到1.7萬餘戶,戶均存欄5頭以上的農戶達到2860戶。羊飼養量達到154萬隻、牛飼養量達到6.76萬頭,群眾人均養殖收入達到1320元。

“扶貧車間”是推進就業扶貧和產業扶貧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我州共建成264家“扶貧車間”,提供就業崗位1萬多個,有效彌補了產業發展短板,加快了脫貧攻堅步伐。

家住東鄉縣城南社區移民花園的馬尕虎和妻子女兒一家三口都在家門口的扶貧車間就業,每天早上,一家人熱熱鬧鬧吃完早點,便像城市裡的企業工人一樣,換上工裝、出門上班。

臨夏:發展特色產業 助力脫貧攻堅

東鄉族自治縣東西協作美佳雨具有限公司 員工 馬尕虎:“在這個扶貧車間上班,這樣我們三個人一個月下來拿個6000-7000元錢,和以前種地相比,(打工)一年算下來,將近10年的莊稼(收入)呢,我們也特別高興。”

東鄉族自治縣東西協作美佳雨具有限公司 負責人 張華偉:“目前在場人員169人,建檔立卡戶134人,平均員工的工資水平達到2500元左右,這樣的話如果說易地搬遷的老百姓就業一年,脫貧絕對沒問題。”

臨夏:發展特色產業 助力脫貧攻堅

2020年是實現東鄉族自治縣整縣摘帽目標的決戰決勝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面對這一緊迫形勢任務,當地全面開展脫貧攻堅冬春百日大會戰、夏季衝刺總攻戰、秋季掃尾收官戰三場戰役,對貧困發生率高於10%的38個貧困村、貧困發生率5%-10%的18個村實行幹部包抓掛牌督戰,對全縣2584戶未脫貧戶、636戶脫貧監測戶、2098戶邊緣戶實行到戶掛牌督戰,通過繼續扶持特色產業發展,發放“產業貸”、全面提升縣域內扶貧車間管理運營水平和帶動能力等有效舉措,拓寬群眾就業渠道,增加群眾增收,如期實現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目標任務。

東鄉族自治縣扶貧辦黨組書記 主任 馬佔福:“我們扶貧部門,圍繞省上提出的產業發展總體思路,針對東鄉縣特色種養殖,產業需求,進一步的細化目標任務,全力落實好各項產業獎補資金,提升產業內生動力,為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資金和政策保障。”

臨夏:發展特色產業 助力脫貧攻堅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今年,我州還將因地制宜、因戶施策發展畜牧養殖、高原夏菜、經濟林果等富民產業,全面提升扶貧車間建設管理水平,積極推進光伏、電商等扶貧新業態,進一步拓寬群眾的增收路子,確保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記者:苟裕光 邊小磊 徐克榮 包凱元

監製:姬 平 總監製:劉永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