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中、本科、研究生哪個更辛苦?

zy880099


作為父母,對於孩子的關心是無時無刻的,從小學到高中階段,孩子都是在父母身邊,或者是在家附近不遠的學校就讀,然而到了大學,很多都是去到別的城市就讀,這個時候父母對於孩子的情況就變得不是很瞭解了。

針對題主提到的自己女兒就讀於一985高校,並且被保研本校,每次與女兒聯繫都說在實驗室,每天晚上十點之後才回寢室,感覺女兒很忙很累的樣子,想知道上高中、本科、研究生哪個更辛苦,作為一個過來人,我來談談我的看法。

01

從學習緊張度來考慮,高中最辛苦

很多人都讀過高中,對高中緊張的學習生活也是深有體會的,基本上從早上6點多就要起床,然後直到晚上10點左右下自習才回去,並且高中三年的學習任務也是相當繁重的。雖然只有六門功課,可是每一門奧想取得高分,都不是那麼容易的,需要做大量的題目,記憶很多的東西,需要持久的毅力,也需要健康的身體,而且基本上是很少有時間閒下來放鬆放鬆的,就連寒暑假也都需要在學習當中度過,所以從學習的緊張程度來看,高中是最辛苦的。

其次就是研究生階段了,研究生多需要做的就是對專業知識更加深入進行研究,而要想寫出高水平的論文,常常需要進行一定的實驗。很多研究生也是從早上7點多就去到實驗室,在實驗室一待就是一整天,也是到晚上十點左右才回宿舍。但是相較於高中而言,雖然研究生有實驗需要做,但是時間上並沒有高中那麼緊張,研究生如果導師管得不嚴或者是實驗進度達標了,就算出去放鬆幾天都是沒有關係的。

最不辛苦的當屬本科了,本科沒有像高考那樣重要的考試,也無需像研究生一樣需要在期刊上發表論文,所以他們在心理上是最輕鬆的。

02

每個階段的追求不同,辛苦程度也是不同的

要說高中、本科和研究生,每個階段可能追求會不一樣,追求的東西如果難度越大,當然就越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就越辛苦。

比如高中階段,孩子的水平是隻能夠考上三本,而她的目標就是三本院校,那麼也不會過得很辛苦,而如果是想考取清華、北大那樣的頂尖大學,那麼自然是很辛苦的。同樣地,如果本科時候有很高的考研目標,研究生階段如果想在學術上有很突出的表現,那麼也同樣是很辛苦的。相反地,如果目標都定得比較低,或者是混日子,也就不辛苦。

03

研究生還願意過得辛苦是好事,有付出就會有收穫

有人稱研究生為“菸酒生”,其實這不是空虛來風,確實存在一些研究生渾渾噩噩度日,整天在寢室、甚至是實驗室打遊戲,再或者是常常睡到大中午才起床,對自己的未來不負責任,只為混一個研究生文憑。

而願意在研究生階段還過得很辛苦,說明有著很強的上進心,有更大的追求,這是好事,因為有付出就會有收穫的,而這些收穫都會在找工作或者是繼續深造中得以體現。

結束語:對於高中、本科、研究生哪個階段最辛苦,單從學習緊張程度來看,高中是最辛苦的,其次研究生,再是本科,但是每個階段的追求不同,辛苦程度也是不同的,最後研究生階段還願意辛苦是好事,有付出就會有收穫的。

我是小劉老師說,歡迎關注、轉發和分享。


小劉老師說


我覺得越學到後面越幸苦,

第一,我們就拿本科和高中作比較,本人就讀於謀雙一流高校,高中就讀綿陽謀山實驗中學。高中考大學的時候雖然人幸苦點但是這是一天有人指導的路,每天按部就班的跟著學校規定的作息時間休息,每天煩心的事情只有學習,日子輕鬆愉快。到了大學以後你會發現雖然每天的課少了,由自己支配的時間多了可是你需要做的事情卻多了。為了將自己本專業學好你必須要花大量時間泡在圖書館學習。有時候你還需要做一些學院安排的事情,在高中沒有熬的夜大學全熬了,大學裡整個寢室複習到凌晨3-4點是常態,熬夜寫論文的事也常有。

第二:因為我還沒有讀研究生,只是剛考完研究生入學考試,我就說說考研與高考的區別吧。高考是一家子一起努力的考試,是任課老師和班主任一起和你奮鬥的考試,平時會有各種各樣的小測試幫你看看你最近複習有沒有到位,然而考研真的就是你一個人的事,甚至還有家長說考研多簡單嘛一考就上了,每次聽到這種說法我就覺得考研是給大家帶來了多大的誤解啊,我是從3月份就開始慢慢進入考研的,但是真真正正進入考研準備階段還是外6月底,學校放暑假了。這個時候周圍朋友都放假了只有你自己在學校奮鬥,自己的專業課也是隻有自己一點點的扣,沒有人為我講解某一個知識點怎麼學,只有在網上自己去找學習資源收集信息。到了考研後期了周圍的同學都崩潰了,也沒有班主任幫你心理輔導了。只有自己調整心態。而且天氣也越來越冷了,也只有靠自己的自覺能動性才能讓自己早起學習。沒有人會催促你早起學習,完全靠自己,

所以我覺得研究生的比本科幸苦,本科比高中幸苦。



陳陳個陳


說說我的研究生師姐的經歷吧!

師姐和我同一個學院的,是理工類研究生,植物類方向,研究工業大麻。

四五月的時候就要去播種(研究的材料要自己種),幾個地級市和縣都要去種,一種就是幾畝地那種。

每週兩三次去基地,各個基地,弄扦插的苗,種完之後每週定期澆水管理,如果苗死了沒活過來,還有重新弄扦插苗,再種。

等到苗長大了長高了要取樣,取回來做實驗。取樣和實驗往往是同時進行,既要安排實驗,也要安排取樣,很累。

一個處理有三個重複,一個基地有幾千幾百個處理,全部要做。

取樣在夏天,在溫室大棚裡的時候感覺自己是個包子,即將被蒸熟。

取完樣後期天天泡在實驗室裡做實驗,實驗特別忙的時候午飯都來不及吃,

師姐的導師要求她實驗過程、步驟都自己去查文獻,自己去摸索,做成功一個實驗之前,可能會失敗十幾次。

得到理想數據很難。

師姐現在研二,每天早上八點去實驗室,晚上十一點才離開,熬到凌晨兩三點也是常有的事。

最最辛苦的是播種,師姐五一期間播種三天,累得回來躺了兩天恢復過來。

我說是我看到的我們相關專業研究生的情況,僅供參考,但是大部分理科生應該都要總是泡實驗室的。


學霸哥


這個要看人,有的學生,高中很聰明,高中不好好學習,談不上辛苦,上了大學繼續玩,打遊戲,上了大四,突然醒悟,要考碩士研究生,大四很辛苦!研究生還要學好本領,做科研,還是很辛苦!這類人當然是研究生最辛苦!

還有一類人,高中努力學習,思想壓力很大,睡的很晚,起的很早,一天睡眠5個小時左右,上了大學終於可以鬆口氣,大一大二大三,肯定會輕鬆很多,不會太辛苦,大四如果想考公務員或研究生,當然會辛苦一點,但肯定沒有高中思想壓力大,沒有高中生辛苦!

還有一類人,很聰明,高中,大學都輕鬆讀完,沒感覺到辛苦,大學畢業工作幾年後,感覺還需要提升學歷,這時去上研究生,有家庭,還要上學,當然是研究生階段最辛苦!

還有很多不同情況,我就不一一列舉,總之,這個問題要分情況而論,不是一句話能說清楚的。


管理探究


這個問題,乍一看好像太簡單直白了,有人可能會說:這還用問嗎?肯定是上高中最辛苦,然後是本科和研究生,越往後越輕鬆。

表面看起來答案好像是對的,但也不盡然。

高中

高中是高考的衝刺階段,學習強度和壓力最大。尤其是像重點高中的學生們,簡直到了分秒必爭、廢寢忘食的地步。

我孩子說,他們高三班上,曾經有一個女生,高考前一個月都沒有洗澡。

所以,高中最辛苦是大家的共識。


大學和研究生

形成分歧的地方應該是大學和研究生啦。

有人認為,大學比研究生辛苦。

理由是:大學生畢業不好找工作,所以必須要辛苦考研才行,而且住宿條件也沒有研究生好;而研究生畢業基本上都能有好的歸宿,除非過於求上進的學生,一般也就到頭了,什麼也不用考了,應該比較輕鬆。


有人認為,研究生比大學辛苦。

理由是:雖然大多數研究生可以不用再想著繼續深造,沒有了考試的壓力,也不用那麼辛苦了。

但是,研究生的主要壓力來源於發表文章和寫論文以及和導師的關係。因為導師掌握著研究生的命脈,想不讓你畢業,你就畢不了。最近幾天,南郵研究生因和導師間關係惡化,在實驗室把自己燒死。何等慘烈!

所以,研究生、尤其是理工科的研究生,不但要忙於實驗、論文,還要時時琢磨著怎樣和導師處好關係。所以,研究生是很辛苦的,不但身累,心裡也累。

對於大學生來說,只要稍微用些心,就可以畢業,能不能畢業,完全取決於自己的分數,不必受制於人。


結論

對於我來說,我還是比較認可研究生比大學生更辛苦的觀點。大家怎麼看?


心雨萌芽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涉足到高考,學生自從一進入高一年級開始,就被打上高考的烙印,學生必須在高一高二基礎年級做好全面的學科知識體系積累,做好知識點拓展與強化訓練,做好知識體系結構完善和構建,做好建立良好的學習品質和習慣;進入高三年級之後,必須以高考複習備考計劃為依託,緊跟科任教師的複習備考策略,建立良好的學習規劃,制定合理的複習備考計劃,全力以赴、刻苦努力拼搏學習,注重方法技巧的歸納總結,考點知識體系結構的完善和拓展訓練,逐步細化知識結構,完善考點知識體系,認真增強高考應試能力,才能夠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考取理想的高校。

考考生如果考取一所國家985、211及其雙一流著名高校,基本上都是一勞永逸的事情,這類高校的學科建設體系完備,學科設置合理,學科專業碩博授權點比較多,學術科研力量建設強大,校園各類學術氛圍濃郁,良好的社會影響力和專業體系建設促進學生各方面綜合發展,學生免試推薦保研人數比較多,學生整體考研讀博、出國留學深造的的學生人數比較多;學生一進入這類高校,就會被高校良好的文化氛圍和學術科研力量所感染,就會自然而然的萌發了刻苦努力拼搏甚至考研讀博的意願。

因此,這類國家985、211高校的大多數學生都比較勤奮,平時的課餘時間基本上都是在圖書館渡過。例如北大清華的學生本身就是擁有優秀的學習品質和學習能力,平時教師對於學生的課程體系要求比較嚴格,大多數學生在節假日不回家,在宿舍或者圖書館渡過;這類知名高校專設研究生院,擁有研究生在讀生人數比較多,

階段全國普通高校總數達2900多所,高校的辦學實力和層次各盡不同,但知名高校(國家985、211高校總數為116所)數量並不是十分多,國家頂尖高校數量還有限。對於一些普通層次的專科高職層次和二本層次的院校,由於當前全國高校畢業生嚴峻的就業形勢和學科科研水平的侷限性和一系列不利的綜合因素制約,這類院校在學生學業制度管理和其它各類管理制度建設方面還具有一定的侷限性。

總之,無論那個都有一定挑戰性加油吧少年未來可期




鄉村教育者


很多人在高中時或許聽過這樣一句話:高中使勁學,考上大學就能隨便玩了!無數學生們在這句話的激勵下,整個高中三年過得“生不如死”,使出吃奶的勁終於考上大學,卻悲催的發現,怎麼大學比高中還累呢?

其實,就在幾年之前,我國很多大學的學生管理其實並不嚴格,那時的大學生過得非常愜意,學生掛科之後還有補考機會,補考再不過清考機會,畢業時的論文隨便拼拼湊湊也能混個及格,只要大學幾年不出現嚴重的錯誤,一般都能拿到畢業證,因此大學生在大學裡渾渾噩噩混畢業證的現象非常普遍!


用戶56229661022


毋庸置疑,高中最辛苦。你看每年的高考大軍和新聞報道就知道了,因為高中需要高考,高考決定本科,只有高考成績好了才可以上好的大學,甚至研究生,高中基礎是後面所有的基礎,也是學習中最耗時間,最用功,競爭壓力最大的一個段。本科和研究生基本專業性很強,但是不是太慢,按照修學分考核,所以,高中最辛苦。





趙習朋


通常來講,也就是大多數情況下,高中是最累、最辛苦的!不過,也不全是這樣就看每個人如何對待這段的學習經歷。如果想要好好學習,無論是上高中、本科、研究生哪個都比較辛苦。

985高校學習氛圍較濃,如果自己嚴格要求的話,每天晚上十點後才回寢室這種現象很正常。何況人機交互、界面設計方向是個前景不錯的方向,實驗內容較多,也很忙,學好了也不易!

努力吧!


LaoHuang188


個人認為只要是認真讀書,認真規劃學業要將學習搞好,都是非常不容易的。無論是那個階段的學習工過程,都是一項不斷知識體系探究和積累工程,需要學生學習態度端正,治學精神嚴謹,刻苦努力拼搏。

高中階段,涉足到高考,學生自從一進入高一年級開始,就被打上高考的烙印,學生必須在高一高二基礎年級做好全面的學科知識體系積累,做好知識點拓展與強化訓練,做好知識體系結構完善和構建,做好建立良好的學習品質和習慣;進入高三年級之後,必須以高考複習備考計劃為依託,緊跟科任教師的複習備考策略,建立良好的學習規劃,制定合理的複習備考計劃,全力以赴、刻苦努力拼搏學習,注重方法技巧的歸納總結,考點知識體系結構的完善和拓展訓練,逐步細化知識結構,完善考點知識體系,認真增強高考應試能力,才能夠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考取理想的高校。


高考考生如果考取一所國家985、211及其雙一流著名高校,基本上都是一勞永逸的事情,這類高校的學科建設體系完備,學科設置合理,學科專業碩博授權點比較多,學術科研力量建設強大,校園各類學術氛圍濃郁,良好的社會影響力和專業體系建設促進學生各方面綜合發展,學生免試推薦保研人數比較多,學生整體考研讀博、出國留學深造的的學生人數比較多;學生一進入這類高校,就會被高校良好的文化氛圍和學術科研力量所感染,就會自然而然的萌發了刻苦努力拼搏甚至考研讀博的意願。

因此,這類國家985、211高校的大多數學生都比較勤奮,平時的課餘時間基本上都是在圖書館渡過。例如北大清華的學生本身就是擁有優秀的學習品質和學習能力,平時教師對於學生的課程體系要求比較嚴格,大多數學生在節假日不回家,在宿舍或者圖書館渡過;這類知名高校專設研究生院,擁有研究生在讀生人數比較多,部分研究生利用各種時間進行全面的科研實驗,提升專業綜合應用能力,提升科研水平,為論文科研數據統計做準備。


現階段全國普通高校總數達2900多所,高校的辦學實力和層次各盡不同,但知名高校(國家985、211高校總數為116所)數量並不是十分多,國家頂尖高校數量還有限。對於一些普通層次的專科高職層次和二本層次的院校,由於當前全國高校畢業生嚴峻的就業形勢和學科科研水平的侷限性和一系列不利的綜合因素制約,這類院校在學生學業制度管理和其它各類管理制度建設方面還具有一定的侷限性。

總之,無論那個階段的學習,如果要將所學知識體系弄懂弄通,學生必須要精準定位,刻苦努力拼搏,以嚴謹的學習精神,以高度的責任心和具備自我約束管理能力,全力以赴、全身心投入,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